当你有一口炒锅(不如送我一口铁锅吧)

当你有一口炒锅(不如送我一口铁锅吧)(1)

文/怀左

昨晚睡前,二胖说:“哥哥,看你最近挺辛苦的,我送你一个礼物吧。你看看想要什么,我来准备。”我想了半天,从书到鞋子到电子产品最后到生活用品,感觉自己什么都不缺,然后和她说:“你省省钱吧,我什么都不需要。”

她坚持要送:“不行,你一定要说一个礼物,我想送你东西了。”于是,我认真了起来,拿起手机,上淘宝逛了几分钟,但还是没能想出来缺点什么,最后实在没办法了:“这样吧,如果你实在想送东西,那你就送我一口铁锅吧,买回来我还能给你做饭。”

同时我提了一个建议:“我其实幸福感挺强的,生活也很满足,所以以后送我东西不要乱送,就送点实用的吧。这样一来我们现在不要乱花钱,二来实用的东西,我们可以一直用。”

她什么也没说,哈哈大笑了起来。

可能我有收集癖,也或者说我一旦对什么东西感兴趣起来,精力就全在上面了。在上一篇文章《成长到该自己做饭的年龄了》中,我写到了最近在学做饭,一边刷网上的视频和攻略,同时我也看了很多关于厨具的文章。一不留神,我也买了几个不同的锅:不粘锅、蒸锅、砂锅、电饭锅、小奶锅、小电锅,虽然还不是很够用,但基本的样子已经有了。

东西齐全的时候,会让人有一种满足和幸福的感觉。记得小时候爷爷给我买了一个复读机,玩了几天后我便很快占有了家中的一个抽屉,清除了之前的杂物,然后开始一心一意地收集磁带。

我还记得第一盒磁带是李玟的专辑,来自于我爸的车中,所以也算是他的赞助吧。后来我又陆续收藏了张学友、刘德华、周杰伦、蔡依林、伍佰、潘玮柏等人的专辑,满满当当,排了一抽屉。

在鲁迅的《孔乙己》中,有一次孔乙己排出了九文大钱,也许他当时的那种自豪感,就和我打开满满当当的抽屉时差不多。头是昂着的,心里是乐呵的,动作也装得有意无意,其实全是刻意为之的小骄傲。

我也收集过小当家干脆面里的水浒英雄卡。那会我家还在村里开着小卖部,夏天天热,偶尔我妈会安排我在家看店,最无聊甚至快要睡着的时候,我会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浒卡,左手一张右手一张,在想象中安排他们打架。

“哇,小李广花荣的箭法高超,一箭射中了鼓上蚤时迁的大腿,不过时迁轻功高强,沿着白菜帮子爬走了。”

“美髯公朱仝一刀砍向了霹雳火秦明,秦明用狼牙棒接住,然后奋起蛮力,使劲甩了回去。”

因为家里有小卖铺,所以我收集卡片就有了天时地利之便。

当时村里的小伙伴都在玩,但大家手里的卡片,地煞居多,天罡偏少,所以当我第一次找出排第二的玉麒麟卢俊义时,直接高兴了一晚上,当天晚上便安排那张卡片与我同床共枕。但人怕出名猪怕壮,第二天这个“惊天”的消息便被传了出去,晚上我同学的哥哥拿着五张卡片来到了我家,和我说:“我用五张换你一张,可以吗?”

“你的五张都是小辣鸡。”我心里是这么想的,但面对陌生人,没好意思说出口。

最后我的话变成了这样:“你的卡片都很好,而且五张卡也花了你不少钱,所以你还是好好留着吧。”多么客气又有礼貌的话,但对方直接表示了拒绝,眼睛有点红,鼻涕也顺着鼻孔流了下来,大有请我吃他鼻涕的架势。

“我真的很需要你的这张卡,你要是不给我换,我今晚就在你家不走了。”他的话里,带着土匪的气息,一边说,他一边把鼻涕抹在了袖子上,用手指来回两下磨平,最后袖子闪闪发光。

我刚吃下去的晚饭差一点就翻了起来,看了一眼正在卖货的我妈,感觉她也没空救我,想了想,自己年龄也不小了,这点事情还是别让家里人操心为好。假装思考几分钟后,我难为情地和对方说:“我也可以给你,但我的卡排名第二,你的这些我都不认识,这怎么办呢?”

最后他又摸出了五张卡,我确定卡片比较卫生,并没有沾着鼻涕后,将我的玉麒麟卢俊义交给了他,并叮嘱要好生照顾,千万莫要亏待。这算一个仪式,或者属于武侠剧中不打不相识的桥段吧。此后我们再相见时都会自然地和对方打个招呼,然后问问卡片的下落,是否在对方手里过得开心。

这些事情过去都快二十年了,换我卡片的小哥我听人说好像去杭州做烧烤去了,但现在再想起时,还觉得有趣至极。就像我们现在再去读沈复的《浮生六记》,他一个人在家里瞎鼓捣,溜蚊子玩蛤蟆的情节,实在有趣得很。

想来沈复打小就是一个有趣的人,如果按这个标准来算的话,我应该也属于这样的人。

叶圣陶在讲起写随笔的诀窍时,他说其实首先最关键的是写随笔的人。如果写的人自己对生活不感兴趣,那写出来,也绝不会使读者感兴趣。好的随笔所着眼的常是一向被自己或一般人所忽略的方面。平凡的生活中不知蕴藏着多少新鲜的东西,等待我们去挖掘。

他说得很对,尤其是在我们现在这样的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当中,如果自己不去找点乐子的话,那生活剩下的,就只能是机械般的日复一日了。

读研究生的时候,我认真读的第一本理论书竟然是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现在再看这个书名时,突然感觉很应景,打眼望去,我们所处的时代,原原本本就是一个机械复制时代,既机械,又充满了无数复制品。所以再去谈艺术品时,要么就是找以前的真艺术品,要么就是在平凡生活中挖一点不一样的艺术的感觉出来。

转回到锅这个话题上,我能感觉到就锅这个物件,其实是有大学问的。不过我现在连门还没有入,所以就不敢谈太多见解,说多了会被人笑话,还不如聊聊自己的感受和回忆。东拉西扯,天马行空,可能这就是我平时和人聊天时候的风格,放在文章里,也算一种风格吧。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自己的生活和感悟,之前我完全看不懂他的感悟,只感觉这好像是一个每天瞎溜达种种地在湖边转转圈的人。

当时我完全是懵的,就这样的人也能写一本书,而且这本书还能变成名著?我的脑子里真想打一百个问号,然后摆个黑人脸。不过现在我再读这本书,直感当时的我是多么的直白和肤浅,同时也在暗暗思考,也许哪天我也能出本书,就叫《锅碗瓢盆》。

真不敢说,也许哪一天,梦想就实现了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