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亚听从上帝的话造了一只方舟 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

@冬日生活打卡季

挪亚方舟是《圣经·创世记》里面的一个故事,它和中国的神话故事性质基本相同,大多是不可信的。可是由于近年来《圣经》中记载的好几个故事被证实确有其事,于是人们也开始怀疑挪亚方舟是真实存在的,并开始了寻找方舟之旅。

传说中的方舟

挪亚方舟虽然源自神话故事,但由于西方媒体、电影以及书籍的影响力,挪亚方舟的救世观念已经深入到全世界人民的心里。真作假时真亦假,假作真时假亦真,不管它是否真实存在,既然全世界都认为它能救世,那么就必须去正视和关注它。

《圣经》里的很多故事已被广为传播,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就是挪亚打造方舟,然后拯救人和飞禽走兽躲过劫难。话说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触怒上帝,被赶出了伊甸园。两人于是在人间繁衍子孙,生了很多的子女,这些子女们长大后,都自力更生,各自去过各自的生活,久而久之,他们的子孙越来越多,遍布整个地球。然而人越多,这世界就越复杂,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之事更是屡见不鲜,这下又把上帝惹怒了,他甚至后悔自己创造了人类,于是他要将人类以及地球上所有的生灵全部消灭。

在所有人中,只有挪亚得到上帝垂青,上帝认为他严守本分,从没犯过错,其三个儿子在他的教育下,也并没有随波逐流,败坏道德。于是上帝就告诉他,地球将有一场大洪水,所有人类都会在这场灾难中丧生,念你一家心地善良,快去建造一艘方舟,可作逃生之用。

事关生死,挪亚当然不敢怠慢,于是就日夜赶工,花了120年时间,打造了一艘巨大的方舟。据记载,方舟是用歌斐木做的,长300肘(1肘相当于0.44米),宽50肘,高30肘,分上中下三层。它的造型按照《圣经》上说,是方形的,像箱子一样,排量相当于4.3万吨的船只。方舟上面乘坐的除了挪亚及其妻子、三个儿子、儿媳之外,还有上帝特许的七对纯洁畜类、一对不纯洁的畜类,以及七对飞鸟。

挪亚听从上帝的话造了一只方舟 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1)

美国画家查尔斯·威尔逊·皮尔作品《挪亚和他的方舟》

一切就绪之后,海底的泉眼和天上的水闸尽数裂开,天地变色,电闪雷鸣,巨大的水柱从天上地下喷射而出,人世间变成一片汪洋,凡是靠肺呼吸的生物顷刻间灰飞烟灭。方舟载着人类的希望,在风雨之中航行,40天后大雨停止了,挪亚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到处都是水,没有陆地,他们只能向前继续航行,等待大水消退。220天后,方舟到了亚拉腊山(又称亚拉拉特山、阿勒山,坐落于土耳其厄德尔省的东北边界附近)附近,由于这座山海拔有5000多米,挪亚决定在此停下。又40天后,洪水渐渐退去,亚拉腊山终于露出了山头,挪亚操控方舟,在这座山上停泊。在山上停留了40天后,挪亚放出一只乌鸦,叫它去查看地面的洪水有没有退去,不曾想这只乌鸦出去后,就再也没有飞回来。挪亚只好再次把鸽子放出去,没去多时,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还衔了根橄榄枝,挪亚看到后知道地面上的洪水已经退了,便放出方舟里的人畜,回到地面,重建家园。这时候,上帝来警示他们说,这次的灾难是个警告,你们要好生地繁衍生息,不能再生恶念了。

这就是《圣经·创世记》里关于挪亚方舟的传说,如果《圣经》的传说真有其事,那么方舟就应该在亚拉腊山。但是传说毕竟是传说,即便其真的存在,与事实也会有所偏离。以号称史实题材的影视剧为例,尽管它们声称与历史相符,但是偏差之处也不胜枚举。事实上神话传说比影视剧更加不靠谱,但依然有众多方舟迷们乐此不疲,孜孜不倦地寻找传说中的挪亚方舟。

探寻方舟之谜

人们最早“见到”方舟照片是在1919年,那张照片是俄国飞行员罗斯科维斯基拍摄的,在照片中隐约可以看到一个嵌在冰川里面的暗色斑点,很小很模糊,支持挪亚方舟理论的人表示,那就是挪亚方舟。实际上,这种莫名其妙的说法是相当迷信的,其性质跟在夜色中见到一个影子就说看到了鬼一样恶劣。

在2000年的时候,香港的基督教学术演讲者梁燕城在经过一系列考证后,对外发表声明说,他断定方舟就在阿勒山的山脚下。后来中国香港和土耳其专门成立了探险队,经过几度探索,到了2006年,在山上发现了一块木头,这块木头随即被送往香港做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其为木化石结构,很有可能是挪亚方舟的残骸。到了2010年,该探险队又有了新的发现,他们在土耳其阿勒山附近找到了挪亚方舟的船身残骸,经检测后发现,这些残骸的年代可以追溯至4800年前,与《圣经》中记载的时间基本相符。

这支探险队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把传说中的挪亚方舟挖了出来,但是这个花了十年的探索结果真的可信吗?他们所说的阿勒山是亚拉腊山的别称,确实与传说一样,可是按此说法,在4800年前发生过一次大洪水,人类是被挪亚方舟拯救的,那么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怎么没有湮灭?

很显然,探索如果被神话传说的情节牵着鼻子走,本身就是一件极为可笑的事情,科学的研究只能依据科学数据才可以令大众信服。为此,在查看了大量的资料后,我们发现了一项较为可信的研究报告。

据该研究报告称,我们的地球在8740年到8160年前,曾发生过一次大洪水,原因是北美劳伦太德冰盖融化,使海平面迅速上升,导致当时还是一个淡水湖的黑海被海水淹没,造成生活在黑海一带的居民大范围迁徙。据说当时迁徙的人口有14.5万之多,洪水最严重的时候有7.27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被淹没,有科学家指出,这一事件代代相传,而且是口口相传,越传越神,到后来就被说成了是世界末日,这可能就是挪亚方舟拯救人类传说的起源。

这种说法是比较可信的,不管是神话传说还是民间传说,都有一个共性,即口头相传,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相传,一代又一代的人便会根据时代的需求改编创新,到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或听到的传说,与母本往往相差甚远,以至于要追本溯源也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弄清楚,挪亚方舟的传说大概也是如此。那么说了这么多,挪亚方舟是否真的存在呢?

在有据可查的资料里面,我们发现在1829年,一个叫弗里德里希·帕罗特的德国医生,是首次登上亚拉腊山去探险的人,他并没有在那里发现挪亚方舟的踪迹。但是,他在埃奇米阿津修道院中发现了一个十字架,这个十字架在当地十分神圣,据说是用挪亚方舟的木头制作的。可惜的是,那个十字架毁于1840年亚拉腊山的一次火山爆发,再也无从证实它是否真的是方舟的木料制作的。

法国探险家、考古学家约翰·佛尔兰·那扑拿曾三次登上亚拉腊山,前两次都毫无结果,最后一次是带着儿子一起去的,发现了线索。那是1955年的夏天,父子俩在冰河里发现了一截木头,挖出来后两人兴奋不已,认为可能是方舟上的木块。后来这一截木头分别被送往巴黎大学,法兰西研究院,西班牙、埃及等的最高学府和考古机构鉴定,专家们用碳-14及一些先进的设备测定后表示,这是一块歌斐木,距今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木头上面有凹凸的楔齿,应该是大型建筑物上面的,有可能是挪亚方舟的一部分。不过也有专家反驳这一观点。

挪亚听从上帝的话造了一只方舟 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2)

《被大水淹没的世界》法国著名版画家古斯塔夫·多雷作品《被大水淹没的世界》,展现了大洪水来临时的情况。

既然在山上找不到方舟,是否有可能在海里?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亚拉腊山面向黑海,有科学家推论,地球的最近一次冰河时期大约是在1.2万年前,那时候的黑海只是个淡水湖,与地中海隔着一个博斯普鲁斯海峡,两者互不相通。随着冰雪消融,全球海平面不断升高,地中海与黑海的落差越来越大,最后导致博斯普鲁斯海峡垮掉,海水疾速灌入黑海。如果海水暴涨,原本泊在山上的方舟很有可能沉入海底。

今天的黑海与地中海是相通的,这也造成了黑海是个双层海的奇观,即上层是淡水下层为海水,而黑海的下层虽与地中海相通,但这个区域与一般的海洋不同,而是处于停滞状态的,是一个特殊的无氧区。如果挪亚方舟沉入黑海的海底,最终落在无氧区,理论上不会腐化,也就是说,如果挪亚方舟真的存在,并且真的在黑海,它至今很可能依然完整。这个说法被著名的探险家罗伯特·巴拉德得悉后,他十分兴奋,决定组成一支探险队,深入黑海海底去一探虚实。

罗伯特·巴拉德因在1985年发现“泰坦尼克”号残骸而闻名于世,后来他还发现了沉没的战舰“俾斯麦”号以及消失在太平洋的美国潜艇,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海底探险家。毫无疑问,巴拉德在海底探险的经验是极其丰富的,果然在一周之后,他们就有了重大发现,在海平面300英尺(1英尺=0.3048米)以下的地方,发现了一块长方形地基,规模很大。巴拉德说,这个地基在被洪水吞噬之前,很可能是个建筑作坊,相当于现在的船厂。发现了地基之后,探险队继续深入探索,随后在海底发现了一些木质横梁和石器散落在淤泥里,后经测定,这些东西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尽管如此,巴拉德还是没有直接将此与挪亚方舟联系起来,他认为,目前发现的这些东西,远远不足以证明就是方舟上的,但是他还会继续探索下去,即便这些东西与方舟毫无瓜葛,也有可能是其他重要的历史资源。

我们不得不说,巴拉德的探索态度是严谨而科学的,他并不是挪亚方舟真实存在观点的支持者,但是他支持史前曾发生过大洪水,他相信,在海底深藏的、不为人知的历史,还有很多很多。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今天这个时代,尚且发生过印尼海啸、卡特里娜飓风,摧毁了大量的房屋和农田,那么在几千年前我们不知道的那个历史领域,肯定也发生过类似的灾难,这是毋庸置疑的。也许我们永远也找不到挪亚方舟,因为它根本不存在;也许在如罗伯特·巴拉德这样优秀而严谨的探险家的不断努力下,挪亚方舟会浮出水面。但说到底,挪亚方舟究竟是否存在,真的没有必要刻意去深究。

沉没在海底的辉煌 大西国

尽管我们不知道它是否真的存在,但是亚特兰蒂斯的名字却闻名于世,图书、影视、绘画等众多文艺作品中都出现了它的身影,它的魅力令全世界着迷。它是一个在一万多年前出现的具有高度文明的帝国,它在科技、文化领域甚至盖过了现代文明。它是柏拉图式的幻想,还是真的存在?为了揭开这个遗失文明的谜团,千百年来无数人甘愿去冒险,去探索。

柏拉图的“幻想”

“地中海西方遥远的大西洋上,有一个令人惊奇的大陆。它被无数黄金与白银装饰着,出产一种闪闪发光的金属——山铜。它有设备完善的港埠及船只,还有能够载人飞翔的物体。它的势力远及非洲大陆,但在一次大地震后,它沉落海底,随后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它的名字叫作亚特兰蒂斯,亦称大西国或大西洲。

这是柏拉图晚年在其著作《克利特阿斯》中描述的一个理想的王国,它富饶而美丽,繁荣而强盛,城墙都用黄金白银包裹着,出门可以坐磁能场驱动的飞行器,拥有庞大的码头,以及120万兵力的强大的军队……但这个被誉为超文明的理想之国却在一夜之间消失了,它是否真的存在?我们的地球是否存在过这样的史前文明?如果柏拉图的故事是真实的,那么又将是北纬30°线上的另一大奇迹,为此,许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和追寻着。

挪亚听从上帝的话造了一只方舟 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3)

西班牙画家胡塞佩·德·里贝拉笔下的柏拉图

大约在距今12000年前,海神波塞冬在大西洋的一块陆地上创造了一个王国,在那个岛上,有位父母双亡的少女,长得聪明又美丽,波塞冬认为她贤惠且能干,于是就娶她为妻,并生了五对双胞胎,而且都是儿子。波塞冬十分高兴,于是把国家版图分为十份,分给十个儿子掌管,大儿子是最高统治者,因他的名字叫亚特兰蒂,所以这个帝国的名字就叫作亚特兰蒂斯。

十位国王分别拥有管理所辖区域的最高权力,各自发展,互不干涉。但是每过五到六年都要在波塞冬神殿举行一次例会,讨论彼此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合作事宜。由于兄弟间通力合作,十分团结,国家发展得很好,百姓生活也越来越富足。

据柏拉图记载,亚特兰蒂斯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它的城市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呈同心圆柱状,中央内圈是最重要的庙宇和首府海神市,在城市的中心,也就是最繁华的地方,到处可以看到用金子装饰的建筑。

亚特兰蒂斯帝国最伟大的发明是利用了地球能源,能源来自磁欧石,那是一种透明的玻璃状物质,呈圆柱状,六面体,能吸收太阳光,并将其转化成能源使用,这种高科技到今天人类都没有掌握。能源被集中在海神市的太阳宫里面,像一个大型的供电站,可以向全世界传输能源。人们的代步工具,如一些小型的飞行器、汽车等,都不需要汽油,用这种能源即可运行。据说这种能源除了能转化为动力之外,还有使人返老还童的功效。

但是,任何事情有其利亦必有其弊,据说这个超文明帝国后来突然消失,这种能源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亚特兰蒂斯帝国最繁荣的时候,足以睥睨天下,埃及、叙利亚等地中海国家每年都要来朝贡。当然也有不服气的,如雅典人,曾与亚特兰蒂斯发生过激战,只不过这场战争无疾而终,原因是亚特兰蒂斯帝国突然灭亡了。

在国家大踏步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出现了腐败,而且这种腐败越来越严重:官员中饱私囊;科学家为图名利改变宇宙元素,颠倒气候;老百姓只图享乐,不思进取……终于有一天,由于地壳变动,超强的地震、巨大的海啸接踵而至,火山大量爆发,太阳宫内的能源也被释放出来,并发生爆炸,巨大的大陆板块向海底沉没,拥有超文明的强大帝国在一夜之间消失,永远地消失在世人的视线中。

有人认为,这是柏拉图虚构的一个故事。如果说亚特兰蒂斯真的是柏拉图虚构的,那么我们也没有必要再说下去了,理应到此为止,可是偏偏有人在海底发现了端倪。

寻找大西国

当柏拉图写完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注定了要引起后世的争论。关于亚特兰蒂斯的地理位置之争,百年来几乎没有中断过。让我们暂且撇开各种说法,从柏拉图的故事出发,那么这个帝国应该在大西洋的直布罗陀海峡。假设那一带在一万多年前是陆地,从地理位置上说,它本身就与这个强大的帝国相符。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也是地中海与大西洋唯一的通道,是为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这个绝佳的地理位置,亚特兰蒂斯帝国才能顺利地将势力触及欧洲、非洲和美洲等地。有科学家认为,大西国可能就在这个海峡。法国普罗旺斯大学地理学教授雅克和探险家保罗领头组建了一支名叫“深地中海一号”的探险队,深入海底1000米进行考察。可惜的是,考察队没有任何发现。

不过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很多人在波涛滚滚的大西洋下面发现了奇迹。

大西洋底下到底埋藏着多少秘密,我们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是从目前已经发现的迹象来看,可以肯定的是,众多的文明遗迹被海水覆盖着。1967年,美国一位飞行员低空飞行时,发现一个长方形的黑色物体,即后来著名的比米尼大墙,虽还没有人推测出它源自哪个文明时代,但是有人认为它可能是亚特兰蒂斯的遗迹;1968年,美国的一支考察队在安德罗斯岛附近的海底发现了一座寺庙遗址。此外,还有一些科学家在同一地区发现了道路、大型的石头建筑、码头等,跟亚特兰蒂斯十分相近。可惜的是,虽发现众多,却无人可以断定其确切的年代,虽怀疑那可能是消失的大西国文明,但苦于没有翔实的科学依据,因此,大西国是否存在,依然成谜。

挪亚听从上帝的话造了一只方舟 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4)

法国画家吉尔内作品,展现的是风暴来临时,惊慌的人们四处躲避的情形。也许大西国沉没的时候亦是如此吧

还有人提出,亚特兰蒂斯其实在现今的南极或北极。

在土耳其君士坦丁堡的亚历山大图书馆里,藏着一张古代世界地图,上面绘制了整个美洲和南极洲。这本身不稀奇,所有世界地图上都有,稀奇的是地图上面标注的一行字,上面是这样写的:参照古代地图原本,绘制于14世纪。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在1492年,在此之前,世人不知道美洲,而美洲人也不知道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14世纪的人居然把世界大陆和海洋画出来了,不是咄咄怪事吗?最奇特的是它是“参照古代地图”所作,也就是说是有人在14世纪发现了一张古代地图,然后才仿制了它。由此看来,哥伦布并不是第一个发现新大陆的人,毫无疑问,在我们这个文明之前,还有另外一个文明存在。

细细看这张古地图,又发现了神奇的地方。其绘制的美洲大陆跟现在的地图基本一致,没多大的差别,但是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区别很大。难道当时的人知道美洲却不知道南极洲吗?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一直到卫星拍摄到南极冰层下面的景象时,才真相大白,原来这地图上的南极洲与南极冰川下的大陆是一致的!难道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最初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吗?

是的,在几百万年以前,南极是一片温暖的土地,这里也曾鸟语花香,有森林和良田,还有大量的人和动物在这里生存。

难道在南极生存的人类就是亚特兰蒂斯人?从已知的史前人类文明来看,那时候也的确只能是大西国的人了,但是住在大西洋彼岸的人怎么到南极去了呢?要想说明这个问题,还得从地球地质的演变说起。

在南极发现人类生存的遗迹之后,北极也发现了类似的情景。19世纪初期,在接近北极圈的西伯利亚和跨越北极圈的新西伯利亚半岛上,发现了大量哺乳动物的遗骸,而且越靠近北极圈数量越多,这些遗骸就像被存放在大型冰库里一样,保存完好,科学家切开它们的胃之后,还发现了没来得及消化的草。按常识推断,一般吃下去的食物半小时后基本就消化了,这些动物还没消化食物就被集体冰封,只能说明当时温度是疾速下降的,而且是毫无征兆的。那么为什么突然之间气候会有这种极端的变化?这个时候有个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说法,叫作“地壳滑转”,他就是美国人哈普古德。

现在很多人认为哈普古德是地质学家,其实他既非地质学专家,也不是考古学家,他生前是在美国一所学校教西方科学史的教授,但是他提出的理论十分大胆,他将地球比作一个橘子,橘皮相当于地壳,橘瓤是地球内部,橘皮和橘瓤分开后,橘皮就可以独立转动。如果把这个比喻套到地球上之后,可怕而神奇的事就发生了。

当南北两极不对称的时候,随着冰山越来越大,离心力也会越来越不平衡,这种不均衡的离心力就会拉动地球外壳,而且是离心力越大,外壳移动就会越快。大约在一万多年前,离心力拉动了岩浆上的地壳,把原来的南北两极甩出了极地圈,而欧亚大陆的北端,即西伯利亚和新西伯利亚半岛冲入了北极圈,原本温湿之地的温度在瞬间下降了60℃,猛犸、犀牛等动物当时可能正在美美地吃着草,突然被带入零下40℃的酷寒之中,迅速冰封。与此同时,地球的另一端——南极,也遭遇了相同的情况。原来位于南半球温暖地带的亚特兰蒂斯,一下被推入了南极圈,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瞬间被冰雪覆盖。

另外,原来位于两极的冰山则移动到了温热地带,冰雪迅速融化,造成海平面大幅上升,大片陆地被淹没,人类文明也在这场浩劫中毁于一旦。

这个说法听起来比好莱坞的《2012》还要大胆,但是哈普古德的这一学说并非纯粹的科学幻想,而且还得到了爱因斯坦的支持,他亲自写信给哈普古德,表示赞赏,并说“我觉得你是对的”。

当然,截至目前,这一学说还仅止于理论,要想证实这种观点,除非刨开南极冰山去一探究竟。或许真的有那么一天能够解开南极文明之谜,抑或当我们打开南极冰山后会发现,那不是亚特兰蒂斯帝国,而是另外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毕竟我们对几万年前的事情所知甚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