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写登飞来峰的心声是什么(王安石登飞来峰)

王安石是一位我们熟悉的文学家、政治家。文学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推动古文运动;在政治上,他是一代名相,他推行变法,力行改革。他最为人熟悉的是主持变法,在变法过程中,遭到了守旧派的阻扰,以及制度改革出现了弊端,导致变法失败,最后王安石两度罢相,退居江宁。

这是王安石的后半生,而他的前半生也是很励志的。王安石自小就爱读书,下笔成文,之后跟随父亲游历,体验民生疾苦。王安石后来进士及第,授淮南节度判官,任满后,他放弃了进京的入馆阁的机会,调为鄞县知县,王安石因为自幼就到处游历,知道百姓的疾苦,因此上任后就励精图治,他兴修水利,扩大学校,造福百姓。之后调任舒州通判,他勤政爱民,治理有功,连当时的宰相都想破格提拔他,不过被他拒绝了。

王安石写登飞来峰的心声是什么(王安石登飞来峰)(1)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安石任鄞县知县,路过越州时曾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那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这首《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峰上有座高耸的宝塔,鸡鸣时分可以看见太阳升起。不怕浮云遮挡住视线,因为我就站在飞来峰上最高的地方,一切都一览无遗。

诗的第一句写自己立于飞来峰上的宝塔之上,立于最高点。第二句是虚写,写在塔上,鸡鸣时分可以看到旭日东升。两句诗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非常壮阔的画面,旭日东升,非常的辉煌灿烂,可见王安石当时也是壮志凌云,胸怀大志。

王安石写登飞来峰的心声是什么(王安石登飞来峰)(2)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安石早期的游历经验,让他看到了是宋初制度的弊端,导致了现在国家积贫积困,百姓也困苦不堪。他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之后进京,他上书《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变法主张。此时王安石在飞来峰上,早已立志要改革,让国家富强,百姓富裕,他也深知这样做会触怒守旧派,会得到奸佞小人的疯狂报复,但他不怕,“不怕浮云遮望眼”,浮云就好比是奸邪小人,因为他就站在“最高处”,他这份“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是那些小人永远达不到的。

这首诗常常会拿来和苏轼的《题西林壁》相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两首诗的表现手法很相似,且都具有哲理性。王安石的诗是说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的诗是说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

王安石写登飞来峰的心声是什么(王安石登飞来峰)(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越州时,王安石还有另一首诗也很出名,那就是《若耶溪归兴》:

若耶溪上踏莓苔,兴罢张帆载酒回。

汀草岸花浑不见,青山无数逐人来。

若耶溪传说是西施浣纱的那条溪,王安石游玩若耶溪后归来,非常高兴,于是写了这首诗。“青山无数逐人来”一句很好,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青山以人的感情,王安石乘舟而回,青山竟追逐而来,表明写青山依恋人,其实是王安石自己眷恋青山,不愿离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