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悟透人生(品读历史春花秋月无情)
前情回顾:漫谈春秋(一)
你方唱罢我登场
——漫谈春秋(二)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死了,齐国又乱了。公子昭逃到宋国去了。
宋国是商朝纣王的哥哥微子启的封地,在现在河南商丘一带。
公子昭为什么要往宋国跑呢?
因为齐桓公在世的时候,曾有一次会盟诸侯,就是“葵丘之会”。当时正是齐桓公霸业的顶峰。当时,齐桓公曾拉着宋襄公的手说:“将来齐国有事,公子昭我就托付给你了。”宋襄公满口应承。
当时,很可能是一句客气话,但宋襄公很在意。
如今公子昭落难,也想到了这件往事,于是投奔宋襄公。宋襄公很守诺言,极力帮助公子昭。他联合了几路诸侯,护送公子昭回齐国。齐国就把无亏和竖刁杀了,赶走了易牙,迎接公子昭继位,这就是齐孝公。
宋襄公觉得自己了不起了,平定了齐乱,拥立了齐孝公。齐国原来是霸主哇,那现在我是不是应该接替霸主地位呢?
因此,宋襄公以霸主自居,也学着齐桓公会盟诸侯,结果来的没几个,而且都是小国的诸侯。大国只来了两个。齐国来了,因为他对齐孝公有恩吗。楚国也来了,想探探中原的虚实。
宋襄公以盟主自居,反而得罪了齐、楚两国。
齐国原来是霸主,齐桓公死了,你就要抢这个位置,齐国当然不满,但碍于宋襄公有拥立之恩,不好发作而已。
楚国呢,压根就没把宋国放在眼里。
宋襄公的庶兄子鱼是劝过宋襄公不要会盟的,说小国争霸是不明智的,可是宋襄公不听。结果这次会盟不欢而散。
宋襄公不死心,他又搞了一次会盟,即“盂之会”。“盂”是地方。而且他还学人家齐桓公,要搞“衣裳之会”,也就是“乘车之会”,纯粹的外交会晤,不带兵。
子鱼劝他:“不行,得带兵去。别的诸侯国不说,楚国是蛮夷,不讲信义,不可不防。” 宋襄公就是个傻子,根本不听。结果楚国是让成得臣带着军队来的。
会盟时,宋襄公又以霸主自居,把楚王惹急了。你想想,春秋时诸侯都是称“公”,没人敢称“王”,只有周天子才叫“王”,不像战国,战国都是王了。春秋时,只有楚国“不服周”,自立为王,想跟周天子平起平坐。周天子他都没放在眼里,何况你宋襄公呢?
楚王一发脾气,就把宋襄公抓起来了。人家带兵了,宋襄公傻了吧叽地让人抓起来带回楚国囚禁。后来在鲁国的调解下,才放他回到宋国。
按理说,宋襄公也该清醒了,就别琢磨争霸的事了。不行,他还不死心。这时,正好郑国倒向了楚国一边。他来气了,本来就跟楚国运着气呢,一看郑国和楚国结盟,势力更大,不行。为了削弱楚国的势力,所以他决定攻打郑国。
大司马公孙固,司马子鱼都劝他,说这场战争不能打,“天下弃商久矣”——宋国是商朝的后代。他不听,非要攻打郑国。
郑国一看,马上给楚国写信说:“我跟你好,宋襄公不让我跟你好,他要打我,咋办呀?”
楚王马上回信:“没事,不用怕,我削他。不服就干!”
楚国出兵救郑,爆发了泓水之战。
宋国的军队和楚国的军队在泓水开战。一开始,形势对宋军是有利的。“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宋军已经列成了阵势,楚国的军队还没有完全过河。这是多么有利的战机呀!子鱼就请求进攻,趁敌人正在过河,处于危险的半渡状态进攻,胜算很高的。可是宋襄公却不同意。说:“让他们过河。”
楚军过了河,还没有列成阵势——“既济而未成列”。子鱼又请求进攻,这是最后一次有利战机了。因为楚军没有列成军阵,战斗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如果这时进攻,还有一丝胜算。可是宋襄公还是不同意。说:“让他们列阵。”
等到楚军列完了军阵,宋襄公才下令击鼓进攻,相当于高呼:“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去死吧!”——这个二货!
结果宋军大败。“公伤股,门官歼焉”,宋襄公的大腿被箭射伤了,保护他的卫兵都战死了。
这个霸主多窝囊!
战败之后的宋襄公,居然假仁假义地跟子鱼讨论这场战争。他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宋襄公的迂腐、狂妄、固执、愚蠢可见一斑了。
这个霸主的确不够资格,“春秋五霸”把他拿掉是没有问题的。
下一个称霸的是晋文公。从此,晋国始终保持着霸主的地位,直到“三家分晋”,历史也就进入战国了。
那么秦穆公为什么也被移除“五霸”之列了呢?我认为主要是秦穆公是称霸西戎,并没有东进成功,入主中原。他始终无法突破晋国的防线,所以只能向西发展了。
那么,为什么“五霸”保留了楚庄王呢?因为他“问鼎中原”了。晋楚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楚国打败了中原的霸主晋国,楚庄王“饮马黄河”了。但实际上,晋国的实力还在,晋楚之间是势均力敌,分庭抗礼的关系。
吴越争霸则是春秋的尾声了。那么,为什么吴、越能列入现行教材中的“五霸”呢?我觉得和它代表的地区有关。
齐桓公、晋文公的势力主要在黄河流域——中原文明。
楚庄王的势力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楚文化。主要是指洞庭湖以北的湖北和以南的湖南的文化。当时被称为“蛮”,并不是中原文明。
吴王阖闾和越王句践的势力主要在江浙地区——吴文化。主要是指长江和浙江之间的钱塘江流域的文化,也不是中原文明。
对于中原文明和楚文化,人们都是很了解的。那么吴文化是怎么回事呢?事情还得追溯到商代末期。
商汤革命推翻了夏桀。定都于现在河南商丘一带。到了盘庚执政时期,迁都于殷,就是现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所以商朝又称为“殷”。《史记》中《夏本纪》之后就是《殷本纪》,其实记载的是整个殷商的历史。
殷商末期,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但是在周原,就是现在陕西宝鸡一带,周部落逐渐强盛起来。他们的领袖叫古公亶父。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泰伯、仲雍、季历。
古公亶父年纪大了,泰伯应当是继承人。
那时黄河流域的部落的传承制度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首先是父死子继——嫡长子继承制。古代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只有一个,妻生的孩子叫“嫡出”;而那些妾生的叫“庶出”。如果是庶出,就算是长子,也没有继承爵位的权利。如果妻没有儿子,才可能从庶子中过继一个给妻,算是妻的儿子才行。如果妻妾都没有生养,才会“兄终弟及”,总不能把咱家的江山给外姓人。
泰伯是嫡长子,理所当然的继承人,可是古公亶父喜欢小儿子季历。这种情况,泰伯是知道的,于是决定“让天下”,古公亶父死后,他离家出走了,为的是让弟弟来继承部落首领的地位。
问题是,泰伯走了,还有个仲雍在,仲雍也知道父亲看好季历。仲雍也是个贤德的人,他想:大哥走了,我也走,这样才能让小老弟继位。于是他也跑了,去找大哥了。
季历终于可以无障碍地,名正言顺地继位了。但是季历也是个贤德的人,他觉得大哥二哥都是为了让我才走的,不行,我不能继位,我得把他们找回来,让大哥泰伯继承父亲的地位。
于是,季历派人四处寻访泰伯和仲雍的下落,最后在“吴”,就是现在江苏、浙江一带,找到了他们。泰伯和仲雍不想回去,一心想成全弟弟。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自残。把头发剃去一半,披头散发,还在身上刺了花绣,也就是纹身。这在中原文明中是不允许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不能这样做的,这是不孝的表现。哥俩这样做,是表明我们已经是野人了,没有资格继承父业了。
就这样,季历只好继承了古公亶父的部落首领的位置,并使周部落更加强大起来。季历的儿子叫“昌”,就是姬昌——周文王;“昌”的儿子叫“发”,就是姬发——周武王。
那么,变成了“野蛮人”的泰伯和仲雍呢,就一直留在了“吴”,成为中国吴文化的鼻祖。所以在吴地,有一种民俗,就是举行重大活动时,青年男子披头散发,身上画着文彩。比如周密在《观潮》中就对“弄潮儿”有这样的描述:“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这说明,在春秋时期,不仅我国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明很发达,就连江浙一带的“吴”文明也已经十分发达了。
这大概就是现行初高中教材“春秋五霸”的真实用意吧!
#故事会##阅读的温度##以书之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