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票房排名(35年前银翼杀手票房惨败)

作者:胡闹小马

2017年10月27日,《银翼杀手2049》终于站在了我们面前。这是一部时隔35年的续集。要彻底看懂它,有必要把1982年的《银翼杀手》翻出来,回顾和解读。

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票房排名(35年前银翼杀手票房惨败)(1)

目前,《银翼杀手2049》似乎处于跟前作相似的境地。这部年度科幻巨制在中国内地上映首日遇冷,票房成绩和上座率均不理想。作为一部成本达到1.5亿美金的影片,目前1.9亿美金的全球票房离收回成本还早。

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票房排名(35年前银翼杀手票房惨败)(2)

数据来自IMDb

1982年6月25日,成本2800万美元的《银翼杀手》在北美地区1290家影院上映,此前《异形》的成功让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和制片人亚伦·赖德信心满满,但最终《银翼杀手》仅收获2750万美元票房。而1983年上映的《星球大战3》全球票房4.75亿美元,1977年《星球大战》第一部票房更是高达7.75亿美元。相比之下,仅从票房表现来看,《银翼杀手》堪称手下败将。

时至今日,当年血本无归的《银翼杀手》已得到“平反”,作为经典科幻电影与《2001太空漫游》齐名。今年的《银翼杀手2049》被寄予厚望,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人们对前作的尊重。

不叫座不等于不叫好,这部117分钟的《银翼杀手》为什么能成为一代经典?得益于它独特的“赛博朋克”气质与对“身份认同”的深刻剖析。

赛博朋克

似乎每当有人提到《银翼杀手》,“赛博朋克”这个名词就随着而来。

赛博朋克(cyberpunk,是cybernetics与punk的结合词),“一个用来描述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开始发展的一种科幻写作流派的专用名词”。

赛博朋克的典型故事设定是若干年后的未来,人工智能与人体科技极其进步,以至于人工智能试图或已经掌控人类,从而人类开始堕落。反乌托邦的特性开始在社会中出现……故事重点往往在于描写以主角为代表的觉醒人群试图拯救人类社会秩序与人类情感。

——知乎用户

该词在1983年由科幻小说作者布鲁斯·贝斯克创造,而在此之前,有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早已用文字为赛博朋克的横空出世做好铺垫,他就是菲利普·狄克。

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票房排名(35年前银翼杀手票房惨败)(3)

菲利普·狄克的代表作之一《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1968)被众多科幻研究者和爱好者认为是赛博朋克的开山之作,而《银翼杀手》正是改编自这部小说。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讲述了一个追捕机器人逃亡者的赏金猎人的故事。当这样的故事找到雷德利·斯科特时,彼时正准备在《沙丘》中以法国漫画家墨比斯风格大展身手的他拒绝了。

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票房排名(35年前银翼杀手票房惨败)(4)

墨比斯作品《漫长的明日》

但随后,由于资金问题,雷德利·斯科特放弃了执导《沙丘》的计划。而哥哥弗兰克离世的消息令他悲痛欲绝,于是他毅然接下了改编后的《银翼杀手》剧本,醉心工作。因此,许多人认为《银翼杀手》的黑暗氛围受了与亲人永别的心情影响。

菲利普·狄克小说里的人性发问,墨比斯漫画中的迷幻元素与雷德利·斯科特内心的黑暗。在这个前无古人的领域,三位天才的火花相互碰撞,赛博朋克在影视领域的扛鼎之作诞生了。

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票房排名(35年前银翼杀手票房惨败)(5)

有人说,“《银翼杀手》的电影场景和美术设定放今天也觉得超前。”这丝毫不夸张。

由于当时还没什么电脑特效技术,美工用手绘、模型制造了一个充满细节的洛杉矶。深度强迫症患者雷德利·斯科特用独特的弱光摄影,向世人展示了未来的场景。空气污浊,酸雨瓢泼,这里高密度的建筑光怪陆离,令人窒息。

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票房排名(35年前银翼杀手票房惨败)(6)

在那个观众对《星球大战》《E.T. 外星人》乐此不疲的年代,《银翼杀手》对未来的设想注定是不被大众口味接受的。但对走在前头的人来说,电影中的那个世界是极具先见性的。

据说,被认为是赛博朋克发展者的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在看了这部电影后绝望得想要放弃小说《神经漫游者》的创作,感叹二者对未来的设想如出一辙。而两年后,《神经漫游者》面世,至今拥有赛博朋克这种次文化中圣经地位。

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票房排名(35年前银翼杀手票房惨败)(7)

身份认同

相比复杂的城市模型,《银翼杀手》的故事线显得十分简洁。

德卡(Deckard)是一名银翼杀手,负责“退休”(片中对杀害的委婉说法)不听话的复制人。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和复制人瑞秋产生了感情,同时目睹了复制人为了生存所做的努力,渐渐地开始反思自身及人类的命运。

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票房排名(35年前银翼杀手票房惨败)(8)

这是一个关于“身份认同”的故事,关注的是认识自我的古老命题,因此留给观众许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在这个世界里,复制人看起来跟人类没什么两样,唯一能区别二者的就是移情测试。由于复制人被设定成天生的独居捕食者,他们没法移情,没法理解关注弱势群体的“默瑟主义”。

但这就足以让人类以上帝的身份掌握复制人的生杀大权吗?

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票房排名(35年前银翼杀手票房惨败)(9)

在菲利普·狄克不算长的创作生涯里,他不断揭露着当代世界对人类身份的虚假建构。而雷德利·斯科特则为这种揭露增添了几分宿命的意味。

德卡作为退休复制人的人,有没有误杀过人类?有没有给自己做过移情测试?被德卡退休的复制人们,时而展现出非人的身体素质,时而展现出似人的情感与思辨。

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票房排名(35年前银翼杀手票房惨败)(10)

《银翼杀手》把深刻的哲学讨论套了个科幻外壳,包在这样的来回拉扯中,然后将答案藏在了一首美丽的五行诗里。(感谢饰演洛伊的演员鲁特格•哈尔的即兴创作,这段独白将永留影史)

I’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t believe.

Attack ships on fire off the shoulder of Orion.

I watched c-beams glitter in the dark near the Tanhauser Gate.

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in time.

Like tears...in the rain.

我看到过你们这些人绝对无法置信的情景

战舰在猎户星座之肩燃起的熊熊火光

C射线在幽暗的宇宙中划过了“唐怀瑟之门”

但所有的这些瞬间,都将消逝于时间

就像泪水湮没在雨中

复制人能在其仅有的四年生命能见证了常人一生都无法经历的事件,但一切都会随着生命的终结而消失。生死尚无法避免,而就经历生死的意义而言,复制人和人类别无二致。

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票房排名(35年前银翼杀手票房惨败)(11)

雷德利·斯科特精心安排的拉扯是那样剧烈,答案却又如此温柔。

当钉子穿过洛伊的手掌(带着耶稣的色彩),当白鸽从他怀中飞出,似乎所有观众都能对复制人产生同情,深深体会他们生为机器的悲哀,同时开始反思自己作为人类(可能也是复制人?)的所作所为。

科幻预言

30多年来,《银翼杀手》中的部分科幻预言正如洪水猛兽般,席卷着现代人的生活。

因此,30多年后,当那只以“舒夫坦合成法”拍摄的闪亮的眼睛再次出现在银幕上,我们无法继续安坐于温室。

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票房排名(35年前银翼杀手票房惨败)(12)

再一次,让粉尘和酸雨洗刷身体,让“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问题涤荡心灵。

无论《银翼杀手》和《银翼杀手2049》票房如何,这样的影片都是有价值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