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亲人过世发朋友圈好不好:亲人过世发朋友圈的人
与同事在外出差吃饭,结账时听到邻桌在议论:“怎么现在有人连亲人过世都要配图发朋友圈,看着真是瘆得慌!”
这话听着让人心头一紧,走出饭店后我低声问同事,他对这种情况有什么看法?
同事告诉我,他认为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朋友圈已俨然成为一种“时尚潮流”,甚至有不少人已经把发朋友圈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出去旅行,一定要发个朋友圈纪念;遇到美食,必须要发过朋友圈后再吃;工作不顺,要在朋友圈抱怨……总而言之,生活的喜怒哀乐全被放在了朋友圈中。
对于亲人过世也要发朋友圈的行为,同事表示他会尊重,但确实有些不能理解。同事反问我:“亲属过世不应该是很难过的事吗?怎么还有心思发朋友圈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仔细讨论了一番。人性复杂,把亲人过世的消息发到的朋友圈的人,可能并不是我们简单认为地想引起大家注意这个原因,可能存在更深层次的情感心理。
1. 情绪的宣泄很多朋友会存在和我同事一样的疑问:“为什么亲人过世还有心情发朋友圈?”存在这种疑问的人通常认为,人沉浸在悲伤中的情况下,是没有时间与精力再去做其他事的。
这样的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也并非绝对。
在心理学上有一条情感宣泄定律,说的是一个人的心理与精神承受能力就像是一个蓄水池,而我们接触到的各种事件都会或多或少地转换成情绪能量注入“蓄水池”。
“蓄水池”本身具有平复消化功能,但当情绪积累速度远远大于消化速度时,我们的心理承受底线就会受到冲击。这时在自我保护意识的引领下,我们会向外寻求一个解决之道,情感宣泄就由此而来。
换言之,在朋友圈发布亲人过世的消息的人,不一定是不难过,反而可能是太过难过,转而尝试用各种方法来宣泄强烈的情绪,以达到控制调整的目的。
所以,情绪宣泄其实不失为一种自疗方式,我们做到尊重即可。
2. 对逝者的纪念当下流行一个词叫做“朋友圈社交”,顾名思义,朋友圈已经是现在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一个渠道了。每到逢年过节,大事小事,很多朋友都会选择会发朋友圈进行信息传递,这实质上也起到一个纪念的作用。
这和早前大家遇到重要的事,会以日记或照片形式记录下一般,朋友圈则是我们这个时代新型的记录方式。
亲人过世发朋友圈的人也有一部分是出于这个心理。把亲人的音容笑貌留在自己最容易看见的地方,以此对其进行缅怀。
但是,朋友圈于不同的人而言,性质也不尽相同,对于自己来说,我们理所当然地会认为朋友圈是属于个人的范畴,它完全由自己做主,可以随时记录自身的内心世界;对于其他人来说,朋友圈又是相对公开的地方,因为我们记录的一言一行,不仅仅自己可以看见,同时对其他人也会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要明白,朋友圈里并不都是自己的至亲好友,也不一定人人都能理解接受这一份沉痛,因此可以在发朋友圈时设定自我可见或部分好友可见。这样一来,既能发泄自己的情绪,也不会打扰到其他朋友。
3. 接纳现实的过程
除了情绪宣泄和纪念之外,将亲人去世发至朋友圈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也是一个内心接纳现实的过程。
很多人在面对亲人的离世时,第一反应是不愿意接受,他们会产生一种反抗现实的潜意识,可表现为崩溃大哭或无动于衷等极端情绪。而在适应一段时间之后,他们才能逐渐意识到这件事的真实存在和不可逆转性,于是便借用发朋友圈的形式让自己更快清醒,既是告诉自己也是告诉他人要接纳事实。
其实,出于这一种心态发朋友圈的人反而并不太需要他人的安慰,在朋友圈发出这个消息对他们而言是对过去负面情绪的了结,是做好面对全新生活的良好心态。
逝者已逝,生活当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情绪而停滞不前,只有自己走出悲伤的阴影,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逝者也不会希望自己的亲友沉浸在伤痛中,放下过去,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离世亲人的告慰。
4. 希望获得关注和安慰亲人去世发朋友圈的最后一种心理,也就是我们常认为的希望获得关注,获得安慰同情。除了真心为亲人感到悲伤所发出的悼念之外,如今还存在一种“怪象”,那就是狂刷亲人离世消息和视频。
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又确实存在。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逢人便念叨自己丢失的孩子一般,这一类人也是隔三差五便抒发一边自己对已逝亲人的追念,有的甚至一天发几遍,若有人安慰,不管何时他们都会大吐苦水,久而久之让对方尴尬又无奈。
其实人在处于负面情绪中希望得到他人安慰以缓解悲痛无可厚非,但借用悲痛的理由来吸引别人的目光,就另当别论了。
这类人往往是朋友圈或短视频的活跃者,他们平时对外界的评论极其在意,但在心理学上,始终渴求他人关注,是一种内心空虚、心理不成熟的表现,真正成熟的人是不会用自己的痛苦来换取他人的同情的。
针对这一种情况,作为朋友我们不必介怀,也不用刻意传达自己的同情,保持基本的尊重就好。
在大部分情况下,把亲人离世的消息发到朋友圈,其实并不是多希望获得他人的安慰,更多的还是宣泄自己的悲伤,传达对亲人的追思。也许有朋友比较介意这类事,但究其根本还是情有可原,如果实在不舒服可以将其暂时屏蔽。朋友圈是一个既私人又公开的矛盾场所,只有彼此相互理解体谅才更有利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