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简单概括(诗经简介和古诗文阅读)

《诗经》,是中国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多年)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因此,一般我们说诗经现存有305首(311减6),或取整直接说诗三百。【注1】

《诗经》作者佚名,已就是没有留下名字,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开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内容非常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所以三字经里说:“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孔子曾概括《诗经》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简单得说诗经是非常质朴纯真的,好像善良、淳朴的少年时代一般。今天我们所的成语”天真无邪“,大体便出自于此。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可见,《诗经》对我们文化的影响有多大。

我们常说子曰诗云,便是如此,子曰就是孔子说(也可以延伸出去,是诸子说),而诗云,就是诗经里说了。

诗经的简单概括(诗经简介和古诗文阅读)(1)

产生年代、创作者和传承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这一部分共选了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乐调,称十五国风,共160篇,内容都是民歌。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今天的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则构成了诗经的另一部分。如《尚书》记载,《豳风(bīn)·鸱鸮(chī xiāo)》为周公旦所作。

据说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诗有3000首之多,后来只剩下311首,孔子编纂诗经之后,最早由他的弟子子夏传承。我们现在看到的诗经,是战国末年时,毛亨和他的侄子毛苌所编辑和注释的,所以又称为毛诗。毛亨学《诗》于荀子,而荀子学《诗》于子夏。

【注1】《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诗的典型特征--重章叠唱

诗经的典型特征,大概就是重章叠唱,也就是大部分内容重复,反复叹咏了。

我们以今年疫情期间出镜率很高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来举例说明。

《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

戟jǐ,戈和矛的合体,也就是在戈的头部再装矛尖,既能直刺,又能横击。

裳cháng,下衣,这里此指战裙。

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解析】

全诗三章,每行(章)只替换了三处,也就是:袍->泽->裳;戈矛->矛戟->甲兵;同仇->偕作->偕行

这种简单的技巧,让诗句大同小异,却在反复叹咏中,让诗意一点点递进。

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衣战袍,那就不要说没有衣服了,是兄弟的就共用一件战袍吧。“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战斗一起,大家就急忙修整好了兵器,为什么大家能这么快克服困难呢?因为大家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一起共同抗击。

第二章,同样的,不要说外衣了,艰苦的条件下,内衣也是可以共享的,因为你我亲如兄弟!赶紧的,弄好矛戟,我们一起出发!

第三章,下衣也不要分你我了,赶紧修整好铠甲,拿好兵器,一起共同杀敌!

诗经的简单概括(诗经简介和古诗文阅读)(2)

这首先秦时期的战歌,在如今的网络世界上仍然十分流行,很多穿越小说里甚至常常把它作为国歌使用。这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确实表现了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

如何阅读古诗文

1、通假

在古诗文里,通假字非常常见,通假就是"通用、借用"的意思,据用读音或者字形相同、相近的字来代替。

如 “女还,顾反为女杀彘。”(《曾子杀彘》),这里的 女 就代表 汝,也就是你的意思。

还有常见的 大 通 太,反通返,见通现,说通悦,亡通无等等。我们阅读古诗文时,如果一时觉得不通,就可以想象是否是通假字。

比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不是说智叟死了,然后回答,这样的话就很灵异了,对不对?这里的意思自然是:智叟无以回答,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意思。

回到这首诗上,与子同泽,自然不是说和你一起在水塘里滚泥巴,而是这里的泽通衣字旁的’襗‘,(注意泽的繁体是’澤‘,所以它和襗是形似的通假),也就是相当于如今的汗衫一类的内穿衣物。

诗经的简单概括(诗经简介和古诗文阅读)(3)

2、文言文谓语助词,之乎者也,焉哉矣

“之、乎、者、也”是文言文里常用的语气助词,另外还有焉、哉、矣等词。

我们以和与子同袍等意思相近的一段话来说明: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 《论语.颜渊》

这段话里,我们首先就看到了一个通假,也就是亡同无。第一句话,一个叫司马牛的人很忧愁地说道:"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

子夏就回答道: "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说,’商‘【注2】听人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里的’之‘,在古诗文里的用处实在是太多了。我们根据语义可以猜到,(对了,猜是阅读里非常重要的方法), 这里的之是代指,用来代替曾经从他那里听说这句话的那个人。没错,这就是之在文言文里最常见的用法,代替称呼人或物,学术上叫指示代词,相当于“此”处,“这”个,那个,’他‘之类的。

比如,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之子,是送她,于归是去成亲的意思。

从成语取而代之,就更容易理解,这里的之是代词’他‘的意思了。

再看下面,"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里的’之‘,是”什么什么的“意思,这句话自然就是:四海的里面(也就是全天下)都是自己兄弟。

这里的’也‘,是古文里的常见语气组词,常常和者搭配使用。大概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的’啊‘,表示很肯定。比如“南冥者,天池也。”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南边那个大海,就是天然的大池子啊“,’者‘也有许多用法,在这里是语气词,也就是做一下停顿,然后引出下文。

最后一句”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乎‘,常用在问句中末尾,相当于“吗、么、呢”。这句就可以翻译成: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之乎者也,在古文中有相当多的用法,我们现在不一一说明,也没办法全部记下来,大致上,我们记下如下几种

之:代称他、她、它,表示什么什么的,还有记住一个表示动词,表示到什么什么地方去,如”吾欲之南海“,表示我想到南海去。

乎:相当于“吗、么、呢”等,用于加强语气。如《论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者:指代,表示什么什么样的人、事、物如《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表示,自知的人。还有就是停顿,以引申一般和’也‘搭配,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也:常用作语气词,表示判断语气,如“此开卷第一回也。”

另外,

焉:相当于“怎么”、“哪里”、”什么“,多用于问句,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也可用作代词,表示’此‘,’这里‘等意,如《左传·隐公元年》:“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哉: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如’幸甚至哉‘,"美哉,我少年中国";也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呢”或“吗”,如"安知鸿鹄之志哉"

3、拆字,了解汉字如何组成

裳字,古书上经常这么解释:从尚从衣,尚亦声。“尚”意为“摊开”、“展开”。“尚”与“衣”联合起来表示“展开的(下)衣”

裳就是裙,裙,早先是男子的专属,因为裙子,旁边是一个君字,表示夫君,君长,所以裙是古代汉族男子日常穿着的下衣。

诗经的简单概括(诗经简介和古诗文阅读)(4)

【注2】子夏:姒姓,卜(bu)氏,名商,字子夏,“孔门七十二贤”和“孔门十哲”之一,尊称卜子。

诗经名篇选读1、《秦风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

苍苍: 茂盛的样子。

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晞(xī):干。

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跻(jī):升高,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

坻(chí):水中的沙滩

涘(sì):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的沙滩。

诗经的简单概括(诗经简介和古诗文阅读)(5)

2、《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注释】

呦(yōu)呦:鹿的叫声。

苹:藾蒿,叶青色,茎似箸而轻脆,始生香,可生食。

簧:笙上的簧片。笙是用几根有簧片的竹管、一根吹气管装在斗子上做成的。

承筐:指奉上礼品。将:送,献。

周行(háng):大道,引申为大道理。

蒿: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

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孔:很。

视:同“示”。恌:同“佻”。

则:法则,楷模,此作动词。

旨:甘美。

式:语助词。燕:同“宴”。敖:同“遨”,嬉游。

芩(qín):草名,蒿类植物。

湛(dān):深厚。《毛传》:“湛,乐之久。”

【引申】

1)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篇曾引用

2)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簧片的乐器。瑟,传统弹弦乐器,最初有50弦,后来变成25弦。李商隐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诗经的简单概括(诗经简介和古诗文阅读)(6)

3、 《诗经·小雅.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雨(yù)雪:下雪。雨,这里作动词,读作玉,为 “下” 的意思。。

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引申】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

2)唐代韦庄《台城》曾引: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4、《大雅·假乐》

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

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

干禄百福,子孙千亿。穆穆皇皇,

宜君宜王。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无怨无恶,

率由群匹。受福无疆,四方之纲。

之纲之纪,燕及朋友。百辟卿士,

媚于天子。不解于位,民之攸塈。

【注释】

假:通“嘉”,美好。乐(yuè):音乐。

令德:美德。

干:祈求。一说“干”字是“千”字之误。

穆穆:肃敬。皇皇:光明。

愆(qiān):过失。忘:糊涂。

率:循。由:从。

抑抑:通“懿懿”,庄美的样子。

秩秩:有条不紊的样子。

百辟(bì):众诸侯。

解(xiè):通“懈”,怠慢。

攸:所。墍(xì):安宁。

【引申】

1)《孟子.离娄上》,引: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诗经的简单概括(诗经简介和古诗文阅读)(7)

5、《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释】

镗:鼓声。其镗,即“镗镗”。

土国:在国都服役。漕:地名。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有忡:忡忡。

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成说:誓约。

于嗟[jiē]:即“吁嗟”,类似‘哎哟’。

活:通假“佸”[huó],相会的意思。

洵:远。

6、《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释】

琼琚(jū):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匪:非。

7、《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服的胸前部分。

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

宁(nìng):岂,难道。

嗣(sì)音:保持音信。嗣:接续,继续。

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挑(tiāo,一说读tā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挑,也作“佻”。

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诗经的简单概括(诗经简介和古诗文阅读)(8)

8、《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释】

喈(jiē 皆)喈:鸡鸣声。

云:语助词。胡:何。夷:平,指心中平静。

胶胶:或作“嘐嘐”,鸡鸣声。

瘳(chōu 抽):病愈,此指愁思萦怀的心病消除。

晦:黑夜。

9、《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的简单概括(诗经简介和古诗文阅读)(9)

【注释】

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华:同“花”。

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

宜:和顺、亲善。

蕡(fén):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有蕡即蕡蕡。

蓁(zhēn):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10、《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

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

荇(xìng)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流,求取。之:指荇菜。

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

芼(mào):挑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