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花鼓戏孟姜女送夫原唱(益阳花鼓戏孟姜女送夫)

益阳,江湖名号“花鼓戏窝子”,《孟姜女送夫》是其中的代表作。

经典好戏,中华文化,永流传!

益阳花鼓戏也称益路花鼓,流行于益阳、桃江、沅江一带,艺术上独树一帜,是长沙花鼓戏剧种的重要艺术流派。

益路花鼓,乡土气息浓厚,戏剧化程度高,又因其结构严密倾诉性强,适应表现正剧悲剧。所以,益路花鼓的悲剧声腔及悲剧剧目是其他花鼓戏所没有的。

清同治年间开始在益阳流行。多于春节或重大喜庆节日演出。分一旦一丑单花鼓,二旦一丑双花鼓和多且一丑或多旦多丑群花鼓几种。当地人称丑为“小花脸”或“三花脸”,头戴无边草帽,系白裙,执青折扇,演出时多走矮子步。旦着彩衣裙,戴凤冠,演出时一手舞巾,一手舞扇,多走摇步、膛步、云步和闪步。向有“旦角风摆柳,丑角巴地梭”的说法。最具特色的舞蹈组合动作为“车窝子”,分为单双窝子、滚筒窝子、阴阳窝子等数种。

益阳花鼓戏孟姜女送夫原唱(益阳花鼓戏孟姜女送夫)(1)

按音乐分,又有弦子花鼓和唢呐花鼓两种。伴奏乐器以锣鼓、唢呐和大筒为主,唱词多为七字句。主要曲目有《望部》、《对花》、《十锈》、《送子》、《挨角》、《比古》、《月照山》等。地花鼓表演时,四周围以龙舞者叫围龙花鼓。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挖掘整理,益阳的地花鼓有较大创新。1963年,地区群众艺术馆编印地花鼓专辑,供各县、市选用。1980年,益阳市举办地花鼓专业人员培训班,通过广泛征集和整理,编成《益阳地花鼓》专辑,收有《十杯酒》、《拖地板》、《红灯歌》等26个曲目。安化县创作的《老伴瞧山》、《偏偏爱你作田哥》等,深受群众欢迎,曾获湖南省文化厅嘉奖。

益阳花鼓戏孟姜女送夫原唱(益阳花鼓戏孟姜女送夫)(2)

七律 观湖南益阳花鼓戏《孟姜女》再赋

诗/居易俟命

有幸曾登好汉坡,

满腔悲喜涌心窩。

欲拈精韵诗才少,

惟叹雄姿感慨多。

工匠役夫人化土,

椿萱妻子泪成河。

祖龙政暴何容讳,

卫国修城莫奈何。

附:祖龙:指秦始皇。后人有诗论及秦始皇焚书:

“竹帛烟消帝业虚,

关河困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东山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来源:益阳花鼓戏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