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宫殿票价(94件套皇家瑰宝来穗)

6月10日,广州博物馆联合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承德市外八庙管理中心推出大展——“山庄瑰宝 梵宇藏珍——避暑山庄外八庙皇家文物特展”,该展于镇海楼展出至9月12日;配合该次展览,广州博物馆在展厅互动区设置了“避暑山庄七十二景在哪里”小游戏,并特别还原“四知书屋”场景,让观众在参观展览之余沉浸式体验“皇家行宫”的神秘。

皇家宫殿票价(94件套皇家瑰宝来穗)(1)

皇家宫殿票价(94件套皇家瑰宝来穗)(2)

承德地区皇家文物在广州的首展

据介绍,该展览为承德地区皇家文物在广州的首展。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大、保护最好的皇家园林和皇家寺庙建筑群,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次展览共分四部分展示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精湛的造园艺术及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第二部分为“诘戎绥遐 无暑清凉”,体现避暑山庄作为听政的宫苑和避暑消夏的胜地的双重功用。一方面,避暑山庄作为清王朝的夏季行宫,陈设用品不仅在于实用美观,更于细节处体现出“器以载道,物以传情”的深邃精神。同时,避暑山庄作为皇帝理朝听证的宫苑,这里是清朝第二个“政治中心”。

第三部分为“宗教和谐 民族融合”,展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所藏的藏传佛教艺术珍品,揭示其中蕴含着的丰富历史、宗教、民族文化和艺术价值。

第四部分为“众星捧月 团结一统”,讲述“外八庙”的由来及其多元融合的建筑风格。外八庙为皇家庙宇,在避暑山庄绵延的宫墙之外,形成拱卫之势,为前来的上层政教人物提供瞻礼和膜拜等佛事活动场所。外八庙风格各异,集中了汉、满、蒙、藏、维多民族宗教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体现了兼容并蓄、借鉴融通的理念和“仁怀天下,宇内一统”的治世思想。

94件(套)皇家珍宝展,半年筹备如期开展

承德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相阳介绍,该展经过半年时间筹备,现如期开展。

展览以文物诠释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实行民族团结政策的盛世风采,从94件(套)国宝级珍贵文物中展现中国古代造园与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体现清代在团结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方面的卓越贡献,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伟大价值,激发民众共同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记者了解到,展品中“清乾隆白玉‘四知书屋’玺”为一级文物。玺为白玉质,交龙钮,阳文篆书“四知书屋”。此印玺为乾隆皇帝于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为避暑山庄宫殿区“四知书屋”题匾额之后刻制。

皇家宫殿票价(94件套皇家瑰宝来穗)(3)

皇家宫殿票价(94件套皇家瑰宝来穗)(4)

四知书屋为避暑山庄正宫区的重要建筑,是清帝更衣小憩、接见重要官员的场所。“四知”,源于《易经·系词》里的“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

展品中的“清乾隆铜鎏金掐丝珐琅万寿无疆碗”也尤为引人注目。碗是乾隆帝60寿辰时,清宫造办处专门制造的。此类碗平时很少使用, 在宫廷宴饮中一般使用瓷玉金银等器物,只有在乾隆皇帝过万寿节时才拿出来使用,是一套等级较高的艺术珍品。

皇家宫殿票价(94件套皇家瑰宝来穗)(5)

知多D:承德避暑山庄

公元1703年,在中国河北绵延起伏的燕山深处,一座由康熙皇帝亲自选址、堪称华夏文化“标志性建筑”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奠基了,至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竣工,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历时89年。伴随避暑山庄的修建,周围寺庙也相继建造起来。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以其灿烂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也成为中国古典造园的最高典范。

避暑山庄这座园林凝结了国家统一的政治理念。避暑山庄作为皇朝的夏宫消暑理政,曾经是清王朝“天朝大国”的外交场所德沛遐方;也曾是民族怀柔基地而安抚内外。

精品文物“云上”看

清紫檀编缂丝“文津阁”挂屏

皇家宫殿票价(94件套皇家瑰宝来穗)(6)

一级文物。紫檀边框,屏心为黄色绢地,缂有文津阁主体建筑。文津阁营造法式仿自浙江宁波 “天一阁”,用于贮藏《四库全书》。其建筑上层六间相通为“天一”,底层六间分隔为“地六”,中层用于藏书,以示《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以水克火之意。

挂屏左上方有永瑢敬书乾隆四十四年御制题文津阁诗,左下为永瑢落款“子臣永瑢敬书恭绘”和两方篆文印章:“子臣永瑢”“夙夜滋恭”。缂丝是以本色生蚕丝为经线,各种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完成的一种极具欣赏装饰性的丝织工艺。宋元以来成为皇家御用的织物之一,常有“织中之圣”的美誉。

挂屏带有广州家具特征。清代广州家具指广州地区以进口紫檀木、花梨木、㶉鶒木、红木等硬木为原材料制成的家具。雍正年间广州已向内廷进贡木作精品,乾隆时期达到鼎盛,内务府造办处于乾隆元年(1736年)特设“广木作”,纳广东优秀木作匠人入宫服务。相较于淡雅秀朴的苏式家具,广式家具更加沉雄华美,用材力求坚实,起支撑作用的框架较苏式家具粗壮,给人稳重坚实之感。

清铜鎏金珐琅太平有象

皇家宫殿票价(94件套皇家瑰宝来穗)(7)

宝象卷鼻垂尾,四足直立,象牙、象耳均为鎏金,背托“大吉”葫芦绶带瓶,背毯上饰錾胎莲花纹,两端缀有璎珞,瓶中插鎏金如意、戟、磬饰件,寓意“吉(戟)庆(磬)如意,天下太平”;下置铜鎏金錾胎珐琅束腰长方形底座,饰仰覆莲纹。此器物将掐丝、錾胎两种珐琅工艺融于一体,纹饰自然流畅,色调浅淡典雅,实属难得一见之清宫陈设佳品。

18世纪,中西工艺的交融推动了广作技艺的精进与创新,又因得风气之先催生了新的门类,一时引领全国风潮,造就了广州工艺美术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广作精品不断被广东官员以贡品形式进献给清廷,广匠也被陆续送入紫禁城中服役,专事皇室各类用品,广作与京作、苏作同登宫殿之堂。广州珐琅工艺精湛,以錾胎珐琅、画珐琅及透明珐琅技艺最为精妙,其中錾胎珐琅受欧洲影响釉色以淡雅取胜,錾工精熟。

清乾隆铜御笔五福五代堂记手卷

皇家宫殿票价(94件套皇家瑰宝来穗)(8)

皇家宫殿票价(94件套皇家瑰宝来穗)(9)

“五福”出自《尚书·周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五代”指本人、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乾隆皇帝77岁时,在御制文中写道“古稀有七,曾元绕膝,适宜题堂,以享其事”,先于北京紫禁城景福宫增书“五福五代堂之额,以志庆”,随后又在避暑山庄题“五福五代堂”匾额,悬于东宫卷阿胜境殿,同时刻制“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并制《五福五代堂记》存放。

清乾隆绿地粉彩贲巴瓶

皇家宫殿票价(94件套皇家瑰宝来穗)(10)

瓶内松石绿釉,瓶身浅绿釉为地,口部绘缠枝花卉纹,颈部为长条覆莲瓣纹,腹部饰缠枝莲八宝纹,胫部为仰莲瓣纹,足部绘变形莲瓣纹,底松石绿釉红彩署“大清乾隆年制”三行篆书款。“贲巴”为藏语音译,即“瓶”的意思,贲巴瓶是藏传佛教的重要法器,本为灌顶及盛圣水之用,由藏族的金属器皿发展变化而来,俗称“藏草瓶”。

清乾隆哥釉八卦琮式瓶

皇家宫殿票价(94件套皇家瑰宝来穗)(11)

器形仿自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的玉琮,古朴雅致。通体哥灰青釉,金丝铁线纹,底足涂酱色,底有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篆款。圆口短颈,方身圈足,寓意天圆地方;四壁凸起八卦纹,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分别象征自然界中的天、水、山、雷、风、火、地、泽,代表世间万物。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肖阳

通讯员:李沛琦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