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地摊都去哪里最好(既摆得好地摊又跑得了江湖)

最近读了曹德旺、王石、褚时健几位企业家的传记,也读到了这本台湾企业家金惟纯的随笔《人生只有一件事》,对比来看,这些人虽然都经历过很多挫折和困苦,但他们最终在事业上都很成功,创办了优秀的企业,个人也实现了财富自由。总结下来,他们身上有着一些共同点,借用金惟纯话说就是:摆得好地摊,跑得了江湖。

摆地摊都去哪里最好(既摆得好地摊又跑得了江湖)(1)

什么意思?

曹德旺在做福耀玻璃前,曾经种过树、也短暂地在工地上客串过修理工,但每一样他都尽己所能做到极致。种树种到远近闻名,被别的林场挖走,做修理工的时候在简易的维修室废寝忘食,几十天也没离开过,差点被人忘掉。

王石在进军地产行业做万科之前,倒腾过玉米,成为当时能够在深圳翻云覆雨的玉米大王。

褚时健的人生经历更曲折一些,他以红塔集团的董事长而闻名,又以“褚橙”获得世人的尊敬,他的一生像过山车一样,年轻时成为政府人事科长,本来有望在仕途上大发展,结果被打为“右派”。所幸,他乐天知命,变成了救火队长,无论是农场还是糖厂,在他手里都起死回生,大放异彩。真正给他带来大成就的是玉溪烟厂,结果在他最巅峰的时候又被判入狱。出狱时他已是七十高龄,硬是从零开始,种出了令世人瞩目的“褚橙”。

摆地摊都去哪里最好(既摆得好地摊又跑得了江湖)(2)

摆地摊就是做事的专注力,这些成功人士身上都具备。这几本传记虽然没有刻意去强调这一点,但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他们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到极致,做到最好。

长期专注就是“戒”,戒久了自然生“定”,把自我缩小放下,如此“慧”才能油然而生。

跑江湖就是出门见百种人,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去看众生相,去体察别人的需求,还能忍得住羞辱,做到谦虚。

人一旦既见多又识广,又能弯下腰来,格局自然就出来了。

曹德旺、王石、褚时健身上也有跑江湖的共同点,他们的成就自然离不开个人的才能和时代的加持,同样离不开的还有众人的帮扶。

曹德旺是跑江湖的高手,他刚进入玻璃行业的时候负责采购,他能把采购圈子手握重权的人全部都变成“自己人”,甚至一些政府的高官搞不到的资源他都能搞到,这为他做福耀玻璃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摆地摊都去哪里最好(既摆得好地摊又跑得了江湖)(3)

王石也一样,一上来做生意就是大手笔,靠着自己的眼光、胆识、格局积累了大量优质人脉,取得了第一桶金。

褚时健之所以能把“褚橙”做成功,和他初期募集的近一千万启动资金是分不开的,这些钱又大多是他借来的,如果不是跑江湖积累的人脉,又如何能有这么大的能量。

这些人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都遇到过给他们使绊子的“恶人”,但他们有的是绕过了,有的是化解了,从结果来看,那些阻碍他们的最终也都变成了他们壮大的养分。

所以,摆地摊、跑江湖可以归纳为几个特质:境界、格局、谦虚、意志力,我们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可以多在这些方面历练了。

这当然不是真的让我们去摆地摊,而是要把一项工作当成摆地摊那样去做,要培养那种专注的意志力。跑江湖就是真的要跑了,天天坐在家里、坐在办公室是不行的,不去接触百种人,又怎能了解众生百态,怎能知道他们的需求。总之一句话,就是要折腾。

不去经历,再多的感悟也只是想法,道听途说的越多,困惑也会越多,只有去经历了,感悟才能内化成自己的,才是人生。有了自己的人生,才能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有了事业,物质就如影随形了。这也是为什么曹德旺、王石、褚时健在做事之前都不把赚钱当作目的,在事业有成后反而害怕手中钱太多的原因。

《人生只有一件事》指的就是“学怎么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