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刀的种类及介绍(从打铁到武士文化)

刀,作为冷兵器时代最常见的兵器之一,在日本文化中却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日本刀也就是武士刀,它是一件杀人利器的同时在外形上又体现出极高的艺术美感,被认为是闻名世界的大和民族武士道精神的内在灵魂。

太刀的种类及介绍(从打铁到武士文化)(1)

日本刀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在用法、外形、工艺、装饰等多方面不断地改进和演变,发展出各种不同形态的日本刀:蕨手刀、毛抜形太刀、太刀、打刀、胁差等都统称为日本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作为兵器的作用。而在这其中,太刀又因为其在古代日本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以及优美的造型而被很多人认为是日本刀的代表。

太字在古文中通大字,所以太刀也可以理解为大刀。而太刀在日语中的发音“たち”,一般被认为是来自于日语“切断”的同音。在无数影视、文学以及我们熟悉的电子游戏中,太刀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创作者想要将武士道文化融入到作品当中。所以即使是在告别冷兵器的现代社会,太刀本身也已经被人们寄予了许多文化、精神和情怀。

太刀的种类及介绍(从打铁到武士文化)(2)

酒吞童子退治

太刀的起源

关于日本刀的起源历史上说法不一,有一说日本刀由中国古代的唐直刀改良而成;但也人认为六世纪时期日本古代的蕨手刀早于唐刀,是日本刀真正的起源。历史的细节往往众说纷纭、互不统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战争的需要以及科技的进步才是一把兵器的演变必然因素。无论是早期的蕨手刀还是唐直刀都是长度偏短、刀身笔直的直刃,如何演变成又长又弯的太刀,其中的故事与传说是少不了的。

日本平安时期是太刀的起源时代。为了适应马上劈砍,早期的蕨手刀从开始的直刃变得越来越弯。到了平安时代早期,武将们使用的毛抜形太刀在弯度上保留了蕨手刀的特点,是一种可以单手使用的马上太刀。

不过适用于马站的毛抜形太刀并没有流行太久,因为日本的马匹资源不多,地形上骑马武士的使用率也不高,更多的战斗还是以步战为主;二来马站中单手使用的毛抜形太刀在面对长度更长双手挥舞的太刀时往往力不从心。

太刀的种类及介绍(从打铁到武士文化)(3)

毛抜形太刀的特点就是弯弯的剑柄

平安时代后期的源平合战中,挥舞着长度惊人太刀的武士大杀四方,在马上依靠武器的重量、长度与惯性往往可以在武将之间的“一骑讨”中占得先机。战场上的威名让武士们认识到“一寸长、一寸强”的道理,虽然大太刀过于沉重不是什么人都使得起,但普通的太刀在其影响下都开始增加长度。在平安时代末期连年的战乱中,太刀的地位不但因为战场上表现不断提升,武家势力的崛起以及上层军政体系的强化都让太刀越来越成为时代的象征。不光杀伐征战的武士重视自己的刀具,连天皇都是太刀的粉丝。

后鸟羽天皇是日本第82代皇帝,也是日本平安时代到镰仓时代的过渡人物。虽然他的治国打仗的能力不怎么样,但他确实非常喜爱武士刀。传闻后鸟羽天皇在继位时,象征日本皇室权威、由皇室世代保管的三神器之一草薙剑失落不见,成为这位天皇心中的一大遗憾。

太刀的种类及介绍(从打铁到武士文化)(4)

后鸟羽天皇酷爱造刀

在退位后,热衷刀剑的天皇亲自参与并召集各种流派的刀匠来造刀,并将这个皇室参与打造刀具的制度称为“御番锻冶”。后鸟羽天皇在打造的过程中还将象征皇室的菊纹刻在刀上,这类皇家打造的太刀则被称为“菊御作”,我们熟悉的太刀“菊一文字”则是刀匠大师一文字则宗获得我们这位嗜刀如命的天皇“菊纹授权”之后的一系列作品。

皇帝造刀需要刀匠,刀匠想要参与“御番锻冶”自然需要拥有上皇帝的身份,也就是官职,后鸟羽天皇当时就授予了身边一些平民出身的名匠“权守”(相当于地方副官)这样贵族的头衔,将刀匠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也将“人以刀贵”的思想传播开去。随着以武家政权代替文官政权为核心的镰仓时代到来,以太刀为首的日本刀在日本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继续走向鼎盛。

太刀的种类及介绍(从打铁到武士文化)(5)

工匠们获得了上层的认可

太刀的时代

在镰仓时代,武士阶级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他们被授予官职进行统治、受人百姓敬仰为家族增光、尚武的同时也被要求习文,为自己的忠诚和荣誉而生而死。这一时期太刀则成为了武士的标志,武士们在追求太刀实用性的同时也将刀具本身的外表与形象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而锻造太刀的工匠也成为了当时受人尊敬、抢手的职业。在日本历史中,对于工匠文化的尊重是很显而易见的,史书中有名有姓的工匠有上百人,这在其它地区的历史上几乎很少见,不得不说后鸟羽天皇开了个好头。事实证明,在能够被上层认同、被社会需要与尊重的基础上,这些靠手艺吃饭的工匠才能发挥出“匠人精神”,将打造一把太刀视为一个神圣的仪式,对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追求极致。

太刀的种类及介绍(从打铁到武士文化)(6)

以太刀为代表的武士刀之所以能够享誉世界、被日本人称为“首个达到世界顶级水准的工艺”,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世代相传的独特锻造工艺。材料的挑选、温度的控制、打磨的手法、冷却的时机等等全都是只存在于刀匠师脑海中的财富,每位刀匠师打造的刀都各有特点、不尽相同,颇有艺术品创作的概念。

在平安时代就有大批后世闻名的太刀面世:童子切安纲、三日月宗近、大典太光世、数珠丸恒次等都是那一时代工匠们的杰作,不光为后人留下了一柄柄国宝级艺术观赏性的太刀,也为当时社会积累了大量刀具打造经验。到了镰仓时代,武士刀文化已经随着武士精神传遍整个日本,太刀锻造业也达到了一个顶峰:鬼丸国纲、正宗、菊一文字等。

太刀的种类及介绍(从打铁到武士文化)(7)

五大名刀之一的三日月宗近

和平安时代的太刀相比,镰仓时代的太刀逐渐开始完全脱离文官装饰与兴趣的定位,更加注重实用性。刀身由原先的纤细苗条开始变宽,有利于格挡;刀身整体的受窄变小,刀锋由小切先改为猪首切先,在追求美观的同时也要体现武士们尚武的力感和豪壮。而到了镰仓时代末期,随着两次元日战争的爆发,整个日本的经济和军事都处于高度紧绷状态,制刀业也再次因为战争威胁变得更加繁荣。这一时期的太刀变得更长,切先变得更大,风格更加的豪放。

太刀的种类及介绍(从打铁到武士文化)(8)

刀锋的变化

可以看到,在平安和镰仓这两个充满战乱的时代,随着武士阶级的掌权与武士道精神的广为流传,太刀在形象上经历了从细变粗、短变长、优雅到豪迈的变革,在反映武士们视死如归豪迈精神的同时,也将太刀的工艺与地位推向一个顶峰。

太刀的种类及介绍(从打铁到武士文化)(9)

镰仓时代太刀的代表,正宗

太刀的极致

随着两次元朝入侵带来的沉重打击,最终将太刀当作主流武器的镰仓时代在叛乱与战争中走向了终结,日本也进入了武士政权与天皇政权共存的南北朝时代。这一时期普通太刀在长度上达到了极致的90厘米,并开始出现一些长度尺寸达到120厘米的大太刀,也就是野太刀。究其原因,镰仓末期的武士们将力量与豪迈视为荣耀,而更长更威武的野太刀则是他们耀武扬威的工具,提着这样一把武器走上战场,敌人也会不寒而栗。

太刀的种类及介绍(从打铁到武士文化)(10)

长达3.7米的法光野太刀

野太刀的出现无疑是太刀发展的一个巅峰,只是野太刀虽然威力惊人,但重量和惯性也大的可怕。由于追求极致的长度,武士必须背着野太刀上战场,而不是像普通太刀那样佩戴在腰间。拔刀和收刀的时候也很麻烦,必须采用独特的方法,比如肋部拔刀、人字纳刀等一些流派的技术才能完成。

太刀的种类及介绍(从打铁到武士文化)(11)

妹子你可拿稳了

长度惊人的野太刀虽看起来难以驾驭,但日本武士们经过各种专研,还是研究出了一系列使用这类巨型兵器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战中,其中国人比较熟悉的就是明朝时期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戚继光在自己军事著作《纪效新书》中就这样描述当时与倭寇之间的战争:“倭喜跃,一迸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大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缘器利而双手使用,力重故也。”可见当时的日寇已经在使用野太刀上颇有心得,会跳着劈砍,活用野太刀的重量和力度追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破敌:“其用法,左右跳跃,奇诈诡秘,人莫能测。”

但野太刀这种极端的武器终究有其软肋,一来因为过于沉重无法长时间挥舞,如果遇上劲敌或突发情况很容易挥着挥着就没力气了;二来长度所限只能用来单打独斗,不要说相互配合,不伤到队友已经算不错了。戚继光抗倭时采用的“鸳鸯阵”就是一个长枪、盾牌相互配合的阵型,在前排刀盾手防御野太刀三板斧的同时,挤压其活动空间、利用长枪和火器的距离优势进行攻击,打的倭寇鬼哭狼嚎、魂飞魄散。

太刀的种类及介绍(从打铁到武士文化)(12)

戚继光大破倭寇时使用的鸳鸯阵

历史的风向标

南北朝时期大型太刀很流行,但一些小型的太刀也越来越常见,这类小太刀长度通常只有普通太刀的三分之二,被认为是之后打刀的原型。太刀在南北朝以及之后的室町时代的开变化体现在刃长缩短、收窄幅度加大等趋势,承袭了镰仓时代早期的一些复古特色。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流派纷纷主张将太刀的弧度进一步变小、长度进一步缩短,方便再各种室内场合使用。到了室町时代中后期,太刀已经基本被刃长在60里面左右的打刀所取代。武士们由原来佩戴一把太刀出门,改为佩戴一把打刀以及一把更小的短刀胁差两把刀为主要潮流。到了战国时代,虽然太刀和野太刀依然在某些场合发挥作用,但都已经不是军中的主要武器,手持太刀的武士在战场的作用也被持长枪的轻足所取代。

太刀的种类及介绍(从打铁到武士文化)(13)

《只狼》中狼使用的楔丸就是一把典型的打刀

随着德川幕府对日本的统一,日本也迎来了一个长达300年保持和平的江户时代。虽然德川幕府时期武士依然是最高统治阶层,但长期的和平使得武士无用武之地,日本刀的工艺也开始逐渐衰弱。和镰仓时代太刀因为时代需求逐渐摆脱贵族玩物与装饰相反,江户时期的太刀又开始重视其外观的华丽、装具的奢侈等。而这种用于多用于礼仪场合、装饰精致的太刀也被称为“阵太刀”,多成为官员与贵族的装饰品。

太刀的种类及介绍(从打铁到武士文化)(14)

注重奢侈外具的阵太刀

到了明治维新时期,封建武士阶级的特权被彻底终结,武士刀的命运也随着武士走向了落幕。虽然在幕府末期的攘夷运动以及刺杀活动一度让武士刀有了一次短暂的复兴,但再强的冷兵器在火器面前依然都是时代的眼泪。随着明治维新时期的两次废刀令,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武士刀正式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日本也开始走向一个新的时代。

武士道之魂

虽然武士刀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所代表的武士道精神却成为了日本文化的宝贵遗产。在飞机、坦克、航母横行的世界大战中,日本军人依然以已经被扭曲的武士道精神为荣。在战后一跃发展成经济强国后,日本依靠大量影视、书籍、电子游戏等文化作品将武士道精神和武士刀文化继续安利到全世界。

虽然现在许多举世闻名的太刀已经都成为博物馆里的国宝只可远观,但对于许多游戏玩家来说,武士刀特别是太刀可能是再熟悉不过的武器之一了。电子游戏这种新型的交互娱乐手段,给了千千万万普通人再一次拿起象征着武士道精神的太刀,或是驰骋沙场、或是斩妖除魔的机会。《怪物猎人》中太刀侠的见切如风、《仁王》中胧 居合的太刀无敌套路、《只狼》中手持打刀楔丸身背太刀不死斩斩妖除魔的狼、《合金装备:崛起》中将太刀与义肢改造相结合的雷电都是日本人对于太刀的理解和诠释。

太刀的种类及介绍(从打铁到武士文化)(15)

《仁王》中的太刀

而在最近测试的国产大型战术动作游戏《战意》中野太刀作为一把既拉风又强力的武器,也是成为了许多玩家的首选。不过在实际游戏中,野太刀并不是一件无脑武器:出手动作较慢、攻击频率低、甲太脆,虽然很多玩家抱怨但这的确就是现实中野太刀的特点,开发团队只是尽量还原而已。但如果因此认为野太刀不实用那就错了,讲究三板斧的野太刀如果能够灵活运用技能和普攻之间的配合,可以保证在一定时间内打的敌人喘不过气来。同时野太刀的强项自然是马战,在马上利用野太刀出色伤害和攻击范围,往往可以左右胜局。

在《战意》刀光剑影的世界里,身背长长野太刀的武士可谓是战场中的一柄出鞘的利剑。游走于万军丛中的太刀侠既脆肉又危险,依靠本身的高伤害以及高爆发的技能,如果能抓住敌方像是露背这样的破绽,往往能够一套输出就造成致命伤害,同时自己还能凭借飘忽的走位全身而退。如果再搭配上一些输出高的军团,野太刀武士也能瞬间化作战场收割机。当然如果在战斗中表现过于亮眼往往会遭来敌人的注意和围攻,许多太刀侠都是因为一时杀的兴起过于深入敌阵,最终遭到围攻而饮恨。刀锋过锋利却会易于折断,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一款国产的游戏,《战意》在对太刀的还原和理解上有着相当深入的研究,不失为一款“太刀侠”必追的游戏。

太刀的种类及介绍(从打铁到武士文化)(16)

《战意》中的野太刀

如今刀光剑影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一把把华丽、优美的太刀本身的艺术价值已经超越了其作为杀人兵器的意义,但太刀所代表的武士刀所承载的武士道与匠人精神依旧让人敬佩和向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