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观后有感一千字(八佰观后小随笔)

文 刘士渤

在《八佰》热映时,我前往影院观看本片,观后感受多样、复杂。现写下一篇小随笔

八佰观后有感一千字(八佰观后小随笔)(1)

经典台词:

——丈夫许国,实为幸事。

——为国报仇,为儿所愿。

——孩儿不孝了。

——战争的背后,全是政治。

——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中华不会亡。

印象最深的情节

令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国军战士背炸药跳下四行仓库与日军钢板阵同归于尽。在敌人一次大进攻时,日军用钢板阵防止楼上的枪火,准备从四行仓库底部填放炸药炸毁四行仓库。国军战士陈树生看到后将一张布交给山东兵长官,并敬礼,随后便背上两串炸药,拉开保险,跳下楼落入钢板阵与敌人同归于尽。

八佰观后有感一千字(八佰观后小随笔)(2)

然而,炸药量不足以炸死整个钢板阵,于是,机枪连列队,一个个背上炸药往下跳,大喊:“湖南浏阳王金斗!湖北通城李满仓!孩儿不孝了,娘!……”最终炸死了日军的钢板阵。

在陈树生敬礼时,音乐响起,陈树生的布上用血写着:“为国报仇,为儿所愿。”八个大字,从租界人群角度来看时,“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这句台词演员表达悲壮。

八佰观后有感一千字(八佰观后小随笔)(3)

这些细节无不使观众泪流满面。除背景音乐外,我依旧清晰听到观众们的抽泣声。这一情节将影片带向高潮。在与看完《八佰》的其他同学见面后,他们都说因这一情节而感受极深,泪水难止

不足之处

这部电影仍有其不足之处。《八佰》与历史真实故事还有一定差距。跳下四行仓库的只有陈树生一人,童子军来四行仓库是绑着英国国旗去的,而不是过河,日军当时没有使用飞机和重炮……在影片最后,大决战变为撤退,并将撤退渲染十分壮烈,我认为并不合适。

八佰观后有感一千字(八佰观后小随笔)(4)

总之,《八佰》可以当作战争片来看,但难以当作历史片来看。我们所应从中汲取的,是那份为国献身的伟大爱国情和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