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拿了些啥(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闹剧)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拿了些啥(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闹剧)(1)

栊翠庵品茶,是《红楼梦》中很有名的一个片段,颇耐人寻味。员外看过多个解读,大多从茶文化入手,探讨养生问题的内容,占了大部分,但也有少部分的野史家,讲明朝灭亡的事等等,显得不伦不类。员外从这段儿文章的解读中,看到当前的红学界,确实看不懂红楼,不明白,无论怎么解,就会讲不到点上。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它究竟有何玄机?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拿了些啥(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闹剧)(2)

当下贾母等吃过了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相迎进去。众人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

贾母老祖宗吃过茶点,带着刘姥姥来到了栊翠庵,妙玉住的地方,这大概是《红楼梦》最玄奥的一个地方了。妙玉是谁呀?《红楼梦》里唯一一个与贾府既不沾亲,又不带故的金钗,非常神秘。员外可以肯定的告诉读者,到目前为止,红学对妙玉的解读,都是错的。不是员外武断,阅读量大的爆文,都是迎合大众心理的臆想,那样的文章,阅读再多,还是看不懂红楼呀。不信,你让他解解妙玉,一定是脱离文本,满天刷浆。好了,员外这里稍写点,不辜负看文章的朋友。

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

贾母往东禅堂来,实际没进去的,员外不讲,估计没有看懂的,东边没进,往哪儿走的呢?只能往西走,丹道往西是降阴呀,它是表这个的,服食金丹是降入丹田的,吃了酒肉,就是吃了金丹,不是冲了菩萨,而是现在不是进阳的时候,读者可曾看懂?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拿了些啥(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闹剧)(3)

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锺,捧与贾母。

看到海棠花,大家就会想到“只恐夜深花睡去”,在《红楼梦》里很有名,对,就是夜深两字关键,表金丹火候是降阴符,雕漆填金,喻填补金丹,云龙献寿,喻云气缭绕,献出一丸金丹,金丹才可增寿,后面五彩小盖锺,喻玄关。大家仔细读,字字句句有讲究的。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拿了些啥(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闹剧)(4)

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到这儿,员外更肯定,红学界没有一个看懂的!对,就是一个没有。读者可以去看,解读者都是说,六安茶不符合贾母的习惯,实际是看不懂红楼造成的。这里六安茶就是一个喻象,你别去考察怎么生产的,跟读懂《红楼梦》一点关系没有!真的,员外从不骗人。这里只取六的数理就行了,六按河洛数,对应水,丹道表真铅,真阳刚生出的时候,这里明显是服食金丹的降阴,所以不喝六安茶,还是表火候的,哈哈,都错了吧!主题不对,能看懂才怪呢!金丹快要圆熟老成了,所以喝老君眉,跟老君眉怎么生产制作,没有一点关系,员外只保留了一点丹道的术语,老君眉就是只剩一点阳气的喻象,懂不懂?没办法,不懂永远也别想整明白,懂的员外一提就会。别讲员外讲的不清楚,把自己的基础提高一下好了。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拿了些啥(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闹剧)(5)

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道:“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

到这里越发玄奥了,难怪大家读不懂。旧年蠲的雨水,喻玉液神水,炼出的金丹也,金丹是我们自身原有的,所以讲旧年,雨水喻真铅,是从真铅烹炼而出的,贾母吃了半盏,金丹是老祖宗炼的,给刘姥姥尝尝,刘姥姥为阴精,真阳点化阴精,它是讲这个的。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拿了些啥(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闹剧)(6)

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只要你看不懂,就会一段儿接一段儿的,都看不懂,只要清楚了主题和喻象,就会头头是道。刘姥姥一口吃进,讲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这是什么?还是金丹火候啊!丹炉中此时只剩下一点真阳就收归殆尽,此归炉之火也,熬浓些可不成,用火就焦了,火候很细微的,是天机哦!员外的解读只此一家,读者耐心读,不读的话,可能失去了今生唯一一次读懂红楼的机会,自己选择好了。

我是十八员外,精彩不断,关注更精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