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侯隐忍的智慧(危难时刻显身手的烛之武)
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故事,非常经典,是先秦散文名篇,为后世所传颂《左传》记载,此事发生在鲁僖公三十年,即前630年,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晋侯隐忍的智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晋侯隐忍的智慧
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故事,非常经典,是先秦散文名篇,为后世所传颂。《左传》记载,此事发生在鲁僖公三十年,即前630年。
晋秦大军合围郑国,郑国大夫推荐烛之武。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烛之武深明大义,孤身前往。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青壮年时尚不如别人,更何况现在老了,无能为力。此时还是对怀才不遇有想法。)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文公首先承认此时才发现你这么大人才,是我的过错。也提醒其,郑国亡,对你也没什么好处。亡国奴的滋味谁都不好受。)许之,夜缒而出。(出城也艰难,绑着绳子从城墙吊下去。)
层层推进,智退秦师。各位看官,让我们来细细分析这段说辞。见秦伯,曰:
1.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首先抛出郑肯定亡,这是基本事实,以展示郑的诚实。)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再言,郑亡,对秦有益,你们尽管来进攻;但郑亡对秦无益,原因郑离秦远,秦得通过晋到郑。言下之意,郑地肯定归晋,邻之厚君子薄。你秦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之力,结果是便宜晋国,没得到一点好处。)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如果郑还存在,以后你们来往路径郑,郑会尽地主之谊,对秦无害。从郑亡秦无益到郑存秦无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过渡和转换。为结盟奠定基础)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时开始述说晋诸多不是,承诺给地未兑现,早上接济他送回国,晚上就加固城墙准备防备秦国。这是离间秦晋之好的一击。)
5.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最后直接说晋国贪得无厌,晋对秦有威胁,东扩吞郑后,肯定会西封,西封,那就针对秦了。这是压垮秦穆公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劝退兵之策,觉得精彩,层层推进,明明是求罢兵,结果变成替秦谋划,解秦之困境,出利秦之策。一番话说通秦,秦郑结盟。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老罗读后,既被其机智敏捷雄辩之才所折服,更对其国之危难不计较个人得失、敢于智斗虎狼之师之爱国精神所敬仰。要知道能干之人很多,但在危难时刻为国献身者不多,烛之武之爱国精神着实令人敬佩。我想这才是故事流传至今的所在。舍弃个人荣辱,为国难出力者,才是大爱,爱国爱民之大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