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含露笑嫩枝吐新芽(榴子熟时莺转时)

春花含露笑嫩枝吐新芽(榴子熟时莺转时)(1)

文|萧萧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宋人的《榴枝黄鸟图》。旧时月色的色调之上,饱满圆润的石榴因熟透而果皮爆裂、粒粒分明,一只柳莺闻香而来,气定神闲地衔着小虫栖于榴枝之上。构图之中,黄鸟的羽毛经淡赭、黄色晕染后,近于“没骨”。石榴枝叶亦由墨绿变赭黄,有的枯萎,有的被虫蛀,赋色对比鲜明。

格物致知的宋画画法,使得黄鸟生动的姿态与石榴天然的造型相映成趣,徒添“独立望南枝,山空人悄悄”的自然气质,令观者一时有遁入画中田园之感。清乾隆御题诗一首即为佐证:“榴子熟时莺转时,野虫衔得集横枝。笑他自喜权供饱,忘却有人弹挟之。”

将目光从画中移开,念念不忘的是黄鸟身后的那两个石榴,一个硕大完整,一个绚烂明艳。其累累之姿,令人想起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里对“榴”字的解读:榴者瘤也,丹实垂垂如赘瘤也。

石榴原产波斯(今伊朗)一带,被张骞从西域引入中国,至今超过两千多年。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

东汉张衡的《南都赋》,其中有“梬枣若榴”,此时石榴的名字是“若榴”。

而“石榴”一名最早出现在三国曹植的《弃妇诗》中:“石榴植前庭,绿叶摇缥青。”

其实石榴的名字很多,丹若、山力叶、涂林、若榴目、金庞等皆为雅号。

中国人视石榴为吉祥物,认为它是多子多福的象征。晋朝潘岳在《河阳庭前安石榴赋》中说:“有嘉木曰安石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也……丹葩结秀,朱实星悬。接翠萼于绿叶,冒红芽于丹顶。千房同膜,千子如一。”

因此,民间婚嫁之时,常于新房案头或他处置放切开果皮、露出浆果的石榴,意即榴生百子。

《北齐书·魏收传》载:文宣帝带着一帮官员为侄儿安德王相亲。到女方家,女孩母亲宋氏亲自端着一个放着两只大石榴的果盘,恭恭敬敬地跪献到皇帝面前的案上。皇帝拿起石榴反复观看,问诸人,皆不知何意。此时皇太子的老师魏收说,石榴丰硕多子,荐献石榴是期望安德王多子多孙。皇帝听后大悦。

“雾縠作房珠作骨,水晶为粒玉为浆。”除了民间的吉祥用意,石榴作为一种水果,最重要的还是食用。《本草纲目》载,石榴有甜、酸、苦三种。古人吃榴以甜榴为佳。

据《酉阳杂俎》中说:“南诏石榴,子大,皮薄如藤纸,味绝于洛中,石榴甜者谓之天浆。”《本草衍义》中说:“又有一种,子白莹澈如水晶者,味亦甘,谓之水晶石榴。”

春花含露笑嫩枝吐新芽(榴子熟时莺转时)(2)

《农桑通诀》中介绍了北方人吃石榴的一种习惯,说:“北人以榴子作汁,加蜜为饮浆,以代杯茗。”这应当说是用石榴做果子露代茶为饮料的古例。

这部书中还介绍了储存鲜石榴的方法:“取其实有棱角者,用熟汤微泡,置之新瓷瓶中,久而不损。”

《群芳谱》中也介绍说:“选大者连枝摘下,安新瓦缸内,以纸十余重密封,盖之。”足见吃石榴之俗在民间是很有点影响的。

另外,在《方舆胜览》中记载有的地方用石榴花做酒,也算得上地方特产了。

石榴做酒,在古代称为“榴花酒”“榴花樽”“榴花天酒”。有关资料显示,此酒是古人用酿枣酒的方法酿造而成的。

古代果酒的酿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通过果子本身的糖分进行自然发酵法;另一种是在果汁里加酒曲,像酿制糯米酒那样的方法;还有一种就是将发酵后的酒入甑蒸馏,成为烧酒型的果酒。

石榴汁发酵成酒后,不仅保持了石榴原汁的色香味,而且还保留了石榴的主要营养成分,得到人们的青睐和赞赏。

南北朝时期登上皇帝宝座的梁简文帝对石榴酒情有独钟,他咏石榴的诗文中有“玉案西王桃,蠡杯石榴酒”“樽中石榴酒,机上葡萄纹”等句,可见“石榴为媒,品之为酒”的别样深情。

像梁简文帝一样爱石榴酒的还有杨贵妃。史载,杨贵妃不但爱吃石榴、赏石榴花,爱穿绣满石榴花的彩裙,还特别爱喝石榴酒。爱到什么程度?几乎每餐都要喝上一点方尽兴。为此,宠爱杨贵妃的唐明皇在华清宫西绣岭、王母祠等地遍栽石榴供她观赏(华清池内五间厅下的那株石榴树相传为杨贵妃亲手所植),并责成专人为其酿造石榴美酒。五月榴花照眼明,杨贵妃微醺花间,世上从此有了京剧名段《贵妃醉酒》。

石榴酒一路从盛唐风行到了宋。传说当年苏轼怀远之游,喝了不少石榴酒,酒酣耳热之余,豪情万丈,意气风发,面对着席间怀远当地达官贵人,慷慨激昂地写下了“风流意不尽,独自送残芳。色作裙腰染,名随酒盏狂”的诗句。

元代的水果有了加工业,比如以“果汁之液”加蜂蜜制成的蜜饯。另外还有以荔枝为原料制成的荔枝膏,也是起于此时。元朝人还尝试把晒干的水果加中药煮水,制成“石榴浆”“白眉汤”等饮品。

到了明清时代,石榴常入画。徐渭笔下的《榴实图》,寥寥一枝斜垂,熟透的石榴炸开口,露出颗颗饱满的籽实,边款自题诗曰:“山深熟石榴,向日笑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

在这里,徐渭怀才不遇的心亦如这深山的石榴,安然地独自清欢。

这当是石榴作为文人精神层面的“秀色可餐”了。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