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测试仪怎么设置自动(如何使用测试仪调试距离保护)

1.1. 突变量距离保护

注:1、特殊说明:

1、突变量距离的整定阻抗为线路全长的40%,“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出口近端故障的快速切除,不要求当“故障阻抗”小于整定定值的95%的时候可靠动作,一般试验条件下,动作范围为30%的线路全长。

2、试验中需避开TV断线,否则会闭锁保护。

试验方法:

仅投“距离一段”硬压板,整定保护定值控制字中“投工频变化量距离”置1、线路正序阻抗=4欧姆。模拟正方向单相接地故障, 装置“工频变化量距离动作”。 试验参数设置如下图:“I段阻抗”按线路正序阻抗的30%设定为1.2。其他设置同阶段时距离保护相同。

负载测试仪怎么设置自动(如何使用测试仪调试距离保护)(1)

分别将各段阻抗整定和装置一致,时间定值和装置一致。

负载测试仪怎么设置自动(如何使用测试仪调试距离保护)(2)

故障前时间需大于TV断线电压恢复后复归时间10秒,故可设置为12秒,故障限时大于第三段保护时限即可。

负载测试仪怎么设置自动(如何使用测试仪调试距离保护)(3)

注意:一段电流需大于接地距离固定门槛值0.4In,二段电流需大于接地距离固定门槛值0.4In,三段电流需大于接地距离固定门槛值0.2In,In=5A,故可分别设为2.5、2.5、2A。

负载测试仪怎么设置自动(如何使用测试仪调试距离保护)(4)

接地距离试验时候选择A、B、C相接地,相间距离保护试验时选择AB、BC、CA相间即可。

模拟正方向故障时候选择“正向故障”,模拟反方向故障时候选择“反向故障”。

负载测试仪怎么设置自动(如何使用测试仪调试距离保护)(5)

负载测试仪怎么设置自动(如何使用测试仪调试距离保护)(6)

开入接点应该选“三跳方式”,如选“单跳方式”,会报“三跳失败发永跳”

测试项目分别选择一二三段阻抗0.95和1.05倍试验。

开始试验,装置“一段相间距离保护动作”-0.95倍一段阻抗、“二段相间距离保护动作”-1.05倍一段阻抗、“二段相间距离保护动作”-0.95倍二段阻抗、“三段相间距离保护动作”-1.05倍二段阻抗、“三段相间距离保护动作”-0.95倍三段阻抗、1.05倍三段阻抗保护不动作;依次动作。

1.3. 接地距离方向保护

注意:接地距离一二三段固定电流门槛值分别为0.4In、0.4In、0.2In。

接地距离三段动作后会闭锁重合闸。

“接地距离二段三跳闭重”控制字投入时,动作后闭锁重合闸。

注意:接地距离I段单相故障单跳;接地II段单相故障单跳,两相以上故障三跳,当“距离II段闭重”控制字投入时,三跳;接地III段三跳。当重合闸投入时,若重合闸未充好电,任何故障都三跳,因此此试验时需将故障前时间适当加大(T>TV断线复归时间10S 重合闸充电时间20S),使重合闸充电成功,方能保证正确的跳闸方式。

In=5A,

压板和控制字:投入距离保护压板和接地距离保护相关控制字。

整定值: 接地Ⅰ段阻抗4Ω、接地Ⅱ段阻抗6Ω、接地Ⅲ段阻抗8Ω;时限分别为0,0.3,0.5秒;线路阻抗角85°,零序电抗补偿系数Ko=0.67。

实验仪设置如下图示

负载测试仪怎么设置自动(如何使用测试仪调试距离保护)(7)

分别将各段阻抗整定和装置一致,时间定值和装置一致。

负载测试仪怎么设置自动(如何使用测试仪调试距离保护)(8)

故障前时间需大于TV断线电压恢复后复归时间10秒,故可设置为12秒,故障限时大于第三段保护时限0.5即可。

负载测试仪怎么设置自动(如何使用测试仪调试距离保护)(9)

注意:一段电流需大于接地距离固定门槛值0.4In,二段电流需大于接地距离固定门槛值0.4In,三段电流需大于接地距离固定门槛值0.2In,In=5A,故可分别设为2.5、2.5、2A。

负载测试仪怎么设置自动(如何使用测试仪调试距离保护)(10)

接地距离试验时候选择A、B、C相接地,相间距离保护试验时选择AB、BC、CA相间即可。

模拟正方向故障时候选择“正向故障”,模拟反方向故障时候选择“反向故障”。

负载测试仪怎么设置自动(如何使用测试仪调试距离保护)(11)

测试项目分别选择一二三段阻抗0.95和1.05倍试验。

开始试验,装置“一段接地距离保护动作”-0.95倍一段阻抗、“二段接地距离保护动作”-1.05倍一段阻抗、“二段接地距离保护动作”-0.95倍二段阻抗、“三段接地距离保护动作”-1.05倍二段阻抗、“三段接地距离保护动作”-0.95倍三段阻抗、1.05倍三段阻抗保护不动作;依次动作。

电力菜鸟2017.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