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字经系列故事1)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抒
“三字经”里这句话,源于先哲孟子年幼时期,母亲为其营造学习环境的典故。今天就探讨一下它与当代教育间的联系,以及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
我们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着深远影响,所以后人就以各种尊封纪念这位伟大先贤。在唐代,韩愈将他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而元代文人墨客又追封他为“亚圣公·树宸”,尊为“亚圣”。
他之所以拥有这样的影响,完全得益于年幼时母亲的严格教育。当年他父亲早早去世,只剩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家中一切经济来源,是靠母亲日夜纺纱织布支撑的。
孟母曾发誓,即便再贫困也要不惜一切把他培养成才。所以在念书过程中,只要他周围出现一点不利因素,母亲就会毫不犹豫举家搬迁,直至找到让他安心学习的环境为止。
孟母共搬过三次家,第一次的住处和墓地很近,孟子经常看见送葬出殡的人,他觉得这很新奇,就和人家学习出殡打幡、哭丧祭拜,母亲知道后,立即带着儿子搬走了。
母子二人搬到城镇里,此处虽然繁华,但两邻一家是铁匠,一家是屠夫。每当孟子放学回来,不是去铁匠铺家学打铁,就是去屠夫家学杀猪。母亲见状,依然二话不说搬了家。
第三次,他们搬到了一个学堂附近,这里景色优美,宁静而不喧哗,而且人人举止文雅、品格高尚,每天学堂都会传出朗朗读书声,孟子便开始和这些人读书做学问。此时,孟母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一天,孟子贪玩的性子又上来了,背着先生逃学回家。正织布的母亲见儿子又不成器了,于是拿起一把剪刀,剪断了织布机上的布匹。
孟子吓得跪在地上问母亲为何这样做,母亲说,读书如织布,需把线一根根连接起来,先成一尺,再成一丈,最后变成完整布匹。学问也一样,必须将知识一点一滴汇集心中,最后才能有大作为。你偷懒不想读书,如正织的布一样,忽然从中断掉,再无可用价值了!
孟子听了这话非常惭愧,从此发奋读书,不再被其他事分心,终于在不懈努力下成为一代圣贤。
“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了几千年,对后世子女教育的启迪非常大。它明确告诉我们,想让孩子学习进步,首先要为他创造出有利的学习环境。一个高品质的人文环境,会让孩子在成长中不会被不良气息影响。
我们要明白,孩子越小自控能力越弱。如果每天身边都充斥着乱七八糟的东西,他一定会在好奇心驱使下,放弃学习兴趣,转而顾及其他。所以,为能让孩子一心扑在学业上,家长无论如何,都应为他创造一个不被干扰的环境。
这则经典故事带来的启示很多,我们梳理了一下,将其总结为三部分:
1. 人与环境的关系
一个人呈现的行动准则、价值体系,由他所受的教育程度决定。而这种教育又来自两方面,一 是自然环境,二是社会环境。这两方面会不断对他潜移默化,直至影响一生。故事中,我们看到几千年前的古人,就已清楚认识到自然、社会环境与教育之间的联系。
孩子的学习灵感、动力皆源于自然界没有纷扰,没有阻碍的和谐环境,它会让人内心充分感应到大自然的力量,从而使自我行为更顺应自然,并抛却一切杂念投入学习中。
这便提醒我们,现代教育中的孩子,不能只窝在学校的狭小空间内,每天死读书不闻窗外事,这种氛围对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应充分将学习氛围与大自然融合。因为有很多知识,必须通过接触大自然才能学习到。
就像故事所说,孟子避开了那些不利于学习的氛围,在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中启动了伟大人生进程。所以他的成就除了母亲殷殷教导外,还有自然界那种伟大而磅礴的力量。
二、为孩子树立榜样
我们都在自然环境影响下,进行着社会实践活动。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活动反过来又让我们逐渐改变自然,甚至改变自我。因此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三者间的关系,对孩子影响是永久的。
比如在家里,家人的各种言行,观念;在学校里,老师的言谈举止;在社会上,一切的所见所闻;这些都会对孩子的人生、价值观产生影响。社会大环境也许我们无法改变,但家长、老师却完全能为孩子树立榜样。
三、多方结合,实现孩子全面发展
孟母这种选择,体现了家长在孩子教育中,所具备的强烈主导性。而在学校里,教育主导者是老师,孩子一切言行,都取决于老师对培养目标的把控。两者相较而言,学校方面产生的主导性,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为重要。
所以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有机结合,并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道德规范与要求,当两方面成功结合后,我们才能以多种形式的教育,实现孩子全方位发展。
在时代发展中,我们除了运用先进教育模式培养孩子外,更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对孩子产生的深远影响。我们毕竟是中国人,身上拥有炎黄子孙血脉,我们渴望将先贤的智慧永远传承。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他们创造的智慧里寻找到自己的根,并以此来启示自己,不断去发现更有益的人生,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