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鼠的天敌那么多(人类对老鼠既恨之入骨)

如果随便找一些人,向他们提问:不要思考,你最讨厌的动物是什么?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老鼠。

俗话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老鼠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计其数。室外的老鼠会破坏堤坝,偷食粮食,啃咬室外公共设施,造成短路,设备损坏。

进入到室内的老鼠会攻击人类,啃咬家具衣物,传播各种致病菌,能和老鼠的坏名声相提并论的相信只有蟑螂了。

为什么老鼠的天敌那么多(人类对老鼠既恨之入骨)(1)

为什么老鼠的天敌那么多(人类对老鼠既恨之入骨)(2)

老鼠的破坏能力绝对超出一般人的认知,在去年,我所住的小区由于进行污水管道施工,致使下水道里的部分老鼠,顺着地漏的管道,爬到了住户家中。

老鼠的牙齿甚至可以咬坏干硬的水泥,我以前根本没想到老鼠能有这么强的破坏力。我家就爬上了一只老鼠。为了抓到这只老鼠,我使用了老鼠药及粘鼠板,统统没有效果,最后请来了专业捕鼠人才抓到。

那几天真是提心吊胆。

为什么老鼠的天敌那么多(人类对老鼠既恨之入骨)(3)

为什么老鼠的天敌那么多(人类对老鼠既恨之入骨)(4)

为了消灭老鼠等有害动物,当年我国还进行过清除“四害”活动,在这场活动中,现在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麻雀险些灭绝,而臭虫则彻底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现在能看见的臭虫都是随着外国进口商品来到我国的。

而四害的老鼠却一点也没有伤元气,人们想尽办法,使用老鼠夹和老鼠药,但始终无法使老鼠绝迹。

让许多人想不通的是,和苍蝇蚊子这些较小的害虫相比,老鼠的体型很大,并且人们也熟知其习性,应该更加容易捕捉和消灭,为什么老鼠还若无其事的生活在人们周围?

为什么老鼠的天敌那么多(人类对老鼠既恨之入骨)(5)

为什么老鼠的天敌那么多(人类对老鼠既恨之入骨)(6)

其实人们还是低估了老鼠的生命力及适应能力,能与之比肩的也只有消灭不了的蟑螂了。老鼠和蟑螂也属于伴生动物,它们经常一起生活。

蟑螂身上携带的致病菌多达50多种,所以蟑螂身上有的致病菌,老鼠身上同样携带,老鼠也可以传染各种疾病,所以这也是人类憎恶老鼠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不管人类承不承认,现在的人类已经和老鼠形成了被迫的共生关系。

为什么老鼠的天敌那么多(人类对老鼠既恨之入骨)(7)

鼠患是全人类共同的灾难,曾经杜克大学的欧姆教授及研究团队想要了解老鼠身上到底有哪些致病菌,所以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实验。

最后科学家在老鼠的身上发现了多种寄生虫,其中就包括跳蚤、虱子、肺线虫、绦虫等。这些寄生虫的卵都可以随着老鼠的粪便排到体外,如果人类不经意接触到,会使寄生虫快速寄生在人类体内。

除了找到许多寄生虫以外,科学家还在老鼠的身上发现了许多致病菌,其中就令人闻风丧胆的就要属汉坦病毒了。它的危险程度堪比埃博拉病毒,如果被其感染了,后果不堪设想。

为什么老鼠的天敌那么多(人类对老鼠既恨之入骨)(8)

为什么老鼠的天敌那么多(人类对老鼠既恨之入骨)(9)

科学家还在老鼠的肾脏里找到了细螺旋体,如果人类和这些老鼠有亲密接触或者被老鼠咬到,那么老鼠很容易就会把这些致病菌传染给人类。

老鼠是一种非常聪明的生物,曾经有一部关于老鼠的纪录片《鼠患》,其中有一位年近古稀的捕鼠人,他与老鼠斗争了四十多年,本应该对自己捕鼠技艺夸夸其谈的他,却意外的承认老鼠已经越来越聪明,他已经很难像原来一样,成群地捕捉老鼠了。

为什么老鼠的天敌那么多(人类对老鼠既恨之入骨)(10)

为什么老鼠的天敌那么多(人类对老鼠既恨之入骨)(11)

以美国为例,美国人已经和老鼠抗争了两个世纪,由于当地经济发达,剩余的食物量非常大,有太多的过剩食物垃圾倾倒在室外,所以大街小巷中生活着太多的老鼠。

充满的食物垃圾的街头,简直就是老鼠的乌托邦,它们每天都会在这里大快朵颐。

老鼠胆小甚微,异常谨慎,假如老鼠发现了以前从没有吃过的食物,它们不会争先恐后地去品尝这种食物。而是会首先静心观察,派遣鼠群中等级比较低的老鼠去尝试这种食物。

看这种食物是否有毒。确认安全之后,其他的老鼠才会上前吃掉食物。

为什么老鼠的天敌那么多(人类对老鼠既恨之入骨)(12)

为什么老鼠的天敌那么多(人类对老鼠既恨之入骨)(13)

老鼠发现有毒的食物之后,就会在这种食物上涂抹上自己的尿液或粪便,用来警告后来的老鼠此处的食物不可以食用。

这就是老鼠们的生存之道,几百年中,老鼠的基因也出现了变异。科学家们发现,老鼠具有超强的抗毒性。和几十年前的老鼠相比,现在的老鼠的抗毒性已经增强了两千倍。

为什么老鼠的天敌那么多(人类对老鼠既恨之入骨)(14)

对老鼠恨之入骨的英国人甚至每年都举办民间的捕鼠节日,这种节日也是为了提醒老鼠随时可以给人们带来灾难,一定要经常灭鼠。对于灭鼠这件事来说,真是任重而道远。你讨厌老鼠吗?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为什么老鼠的天敌那么多(人类对老鼠既恨之入骨)(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