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孩子教育中家庭和学校配合的重要性)

孩子的教育,为什么说没有家庭配合,老师的努力会大打折扣,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孩子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孩子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孩子教育中家庭和学校配合的重要性)

孩子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孩子的教育,为什么说没有家庭配合,老师的努力会大打折扣!

今天我们聊聊,孩子的教育,为什么说没有家庭配合,老师的努力会大打折扣!

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没有家长的支持,也难以成功,因此说学校和家庭是一对不可分离的教育者。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老师同样也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老师和家长是同一出发点上的队友,每句话、一颗心都是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学业有成。

父母的养育滋养了孩子的心灵,老师的教育发展了孩子的学识,有着共同的责任与使命:让孩子成才。

家长和老师这对队友,需要信任与配合,在孩子成长的这条路,肩并肩,一起走。

老师通常是站在中立和客观的角度在看待学生,而家长偶尔会带有亲情的因素。

教师要懂得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方法。

1、“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与家长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家长对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对爱挑剔的家长,教师不能简单地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之,由于家长和教师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在经历、经验、思想水平、知识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每位教师都要牢记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2.“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

老师家访事先会与家长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教师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家访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较有诚意与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家访中有诚心和爱心,家长讲话要注意方式,老师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家长就要真实反应孩子在家的表现。如果家长抱有诚心,老师对学生就能更好帮助老师教育孩子。那么,家长必然会成为教师的朋友。家长老师齐心协力就会事半功倍。

3.“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当家长对老师产生不信任,也会导致孩子不信任老师,即使才能再出众的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无效的,这无疑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伤害。

如果教育是一棵大树,父母的爱和教育就是根基,而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就是枝干,双方配合才能开出赏心悦目的花朵。

信任老师应该是每一位家长的必修课,家长和老师一条心,这是我们教育好孩子的基础。

最后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明白,家长和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

如果你喜欢小编的作品,可以长按点赞,收藏,转发,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