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死去埋葬的地方(消失八十载的仙宫)

占地三十余万平方米、具皇家宫观特征、时代序列最完整

仙人死去埋葬的地方(消失八十载的仙宫)(1)

江西龙虎山大上清宫复原沙盘。 摄影:本报记者万象

一块“清嘉庆十五年重修上清宫”宫碑,展开了我国史上最大规模的道教考古发掘工作。尘封地下80载的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得以重见天日。

历经4年时间努力,考古工作者基本摸清了大上清宫遗址的分布范围、宫观建筑的格局和历史演变脉络,初步推断遗址占地面积30余万平方米,据悉,该遗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揭露地层关系最清晰、出土遗迹最丰富的具有皇家宫观特征的道教正一教祖庭遗址。

而大上清宫遗址所展现的完整性、真实性及反映的普遍价值,让专家呼吁“用看待世界遗产的眼光”去发掘、保护、展示和利用。

《水浒传》中曾有细致描写

“楼台采翠远分明,闻说仙家在此城。欲上仙城无路上,水边花里有人声”——唐·顾况《安仁港口望仙人城》

“道士身披鱼鬣衣,白日忽向青天飞。龙虎山中好明月,玉殿珠楼空翠微”——唐·吴筠《龙虎山》

……

在文人骚客的笔下,龙虎山和大上清宫无一不显得“仙气十足”。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起源于东汉末年,距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相传江西鹰潭龙虎山地区的道教活动同样源于那个时期。据文献记载,大上清宫自北宋开基设坛以来,历经宋、元、明、清,是历代正一道天师禅宗演法、修行传箓、降妖除魔的宗教场所,是中国道教正一教祖庭。

据历代《龙虎山志》记载,相传东汉和帝永元年间,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于龙虎山结庐炼丹,建立“天师草堂”。后经历了魏晋时期的“传箓坛”、唐会昌年间的“真仙观”、北宋时期的“上清观”“上清正一宫”、元武宗时期的“大上清正一万寿宫”、清康熙时期的“大上清宫”等不同发展阶段,大上清宫逐渐演变成为“两宫十二殿二十四院”的庞大规模,不仅在江南称为第一大观,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

正如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第一回中对大上清宫的描述:“青松屈曲,翠柏阴森。门悬敕额金书,户列灵符玉篆。虚皇坛畔,依稀垂柳名花;炼药炉边,掩映苍松老桧……”“三清殿上,富贵不可尽言。左廊下九天殿、紫微殿、北极殿;右廊下太乙殿、三官殿、驱邪殿……”好不气派!

遗憾的是,民国十九年(1930年)的一场意外大火中,大上清宫的殿宇楼阁几乎化为灰烬,仅存福地门、下马亭、午朝门、钟楼、东隐院和福地门前的三座碑亭。如今,我们看到的大上清宫景点是2000年龙虎山景区按照清代格局重建的大上清宫一期工程。

幸运的是,在2014年6月,大上清宫二期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大片建筑遗迹,隐约可见琉璃建筑构件,还出土了一块刻着“重修上清宫”“大清嘉庆十五年”等字样的石碑。据鹰潭市文广新局局长黄顺茂回忆,“道文化”一直是鹰潭的一张城市名片,这一发现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时上报国家文物局。

专家考证后认为,这一建筑遗迹是自北宋徽宗时期上清宫迁址至此后的大上清宫原址。在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鹰潭市博物馆于同年8月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试图揭开被誉为“昼夜常明羽人国,春秋不老药仙宫”的道教正一派祖庭遗址的神秘面纱。

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

“以前我们了解教派的发展脉络只能通过文献,如今却有了实实在在的宫观遗址。”在专家论证会现场,江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曾广亮激动不已。

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显示,大上清宫遗址位于山前缓坡地带,地形东、西、北三面临山,南面傍水,符合古人“依山傍水”的选址,是名副其实的“洞天福地”。4年来,考古人员发掘面积约5000平方米,并对周边地区进行了30平方公里大范围的调查、勘探,基本摸清了大上清宫的分布范围、宫观建筑的格局和历史演变脉络,对大上清宫遗址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大上清宫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胡胜在日前召开的大上清宫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上通报了该遗址的阶段性考古成果。

一是弄清了上清宫的基本布局。大上清宫由上清宫和斗姆宫组成,即“两宫十二殿二十四院”的“两宫”。通过考古,在遗址的核心,发掘揭露有龙虎门、玉皇殿、后土殿、三清阁、三官殿、五岳殿、天皇殿、文昌殿、明清碑亭、东厢房等。通过与文献相互考证,以及较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基本可以确认,它们就是在明代基础上,清代前期大规模修葺留下的上清宫建筑基址。

二是初步梳理了大上清宫周边的道教活动遗存。在集中发掘大上清宫遗址的同时,考古工作者还对周边道教遗迹进行了调查,发现宋元至明清时期遗存共有29处,包括建筑基址18处、洞穴基址2处、墓葬7处、窑址2处,其中宋元建筑遗存多处。这些遗存基本反映出以大上清宫遗址为中心的道教分布状况、影响范围等状况,描绘出龙虎山地区道教活动逐渐形成了以大上清宫为核心地向四周扩散的过程,也佐证了大上清宫强大的道教文化影响力。

三是出土了一批较重要的文物。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黄、绿琉璃建筑构件,使得大上清宫遗址披上了皇室色彩。出土的大量由元朝枢密院定烧、专供皇室贵族或重要宫观使用的枢府瓷,有力证明了大上清宫的等级身份。此外,明代御碑亭、清代的雍正御碑亭和清代嘉庆重修上清宫的石碑,更是直接证明大上清宫的拥有的皇家身份。

“目前,考古工作已展现了大上清宫完整的明代建筑基址,并发掘到了部分宋元建筑遗存,为研究和认知其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见证。遗址的考古发掘系统、科学,遗存保护良好,是我国宗教遗址考古发掘的重大成果。”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吕舟说,大上清宫是我国道教最重要的宫观建筑群,在道教发展历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对大上清宫遗址的评价是“完整、壮观”。他认为,遗址揭露的时代序列比较完整,与文献记载高度吻合。这是中国古代宗教史上的重大发现,对研究道教历史、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宫室制度具有重大意义。“道教是传统宗教。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道教相关遗迹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次发掘。”

不可被低估的历史文化意义

迄今以来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揭露地层关系最清晰、出土遗迹最丰富、具有皇家宫观特征……这些惊叹号首次集中出现在一个道教遗址身上,实属不易。但可有人想过,如此巍峨的皇家道教宫观建筑群为何会出现在江西?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介绍,第四代天师张盛是奉父亲第三代天师张鲁之命回归龙虎山的,这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有关。

此前,张鲁雄踞汉中近30年,直至投降曹操。曹操攻取汉中后,对张鲁采取了“恩威并重”的手段:一方面将张鲁及儿子拜将封侯,另一方面削弱天师道的势力,调离骨干人员,方便控制。张鲁因此交代儿子摆脱曹操的控制,还居龙虎山。张盛还居龙虎山后,张天师才开始世袭于此,再未移徙。江南也逐渐成为“天师道(道教正一派的前身)”的中心。

“遗址所蕴含的各方信息是不可估量的,是研究朝廷与地方关系、政治与宗教关系、官式建筑与地方作法融合的重要实例。”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总建筑师崔光海说,大上清宫是江西地区为数不多的北方官式建筑之一,是北京宫廷与地方宗教团体互动的具体实物,代表了正一道天师与帝王的密切交集。

大上清宫是参照北方官式建筑建造而成的,但从现场发掘的情况来看,它既有北方的建筑特点,又有南方的艺术风格,既有民间的喜好风俗,又采用官式的建造法式,使得大上清宫成为一件难得的文保精品。

遗址庭院内大面积铺设鹅卵石,这在北方官式建筑中极为罕见,而南方建筑多采用鹅卵石铺地;遗址中主体建筑墙体厚约60~90厘米,这就是典型的北方风格,南方不见;遗址内柱础多为古镜柱础,露明部分很矮,这也属于北方的建造风格,由于南方潮湿,一般柱础露明部分非常高,但是,在柱础使用材料中,发现有红砂岩柱础,这是龙虎山地区盛产的石材,也就是说,南方材料、北方做法,也是南北融合的实例。

专家认为,遗址经过历朝历代的修葺、重建、扩建,为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民俗学、建筑学等提供了第一手重要的出土资料。特别是遗址作为传统文化的典范,为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的实物。

据文献记载,康熙二十六年,康熙帝亲手御书匾额“大上清宫”,而国内其他道教宫观均称为“上清宫”。这体现了“大上清宫”的特殊地位。

“结合发掘资料和文献比对,遗址内一块区域被我们推断为提点司遗址。提点司是大上清宫拥有一定政府管理职能的重要依据。”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徐长青介绍说,大上清宫自元代起被朝廷重视,掌管起江南地区道教事务,并在明初洪武时期全面掌管全国的道教事务。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大上清宫遗址正是历史的见证。

“用看待世界遗产的眼光”

大上清宫遗址所展现的完整性、真实性及其反映的普遍价值,使其蕴含的价值更加巨大。专家呼吁“用看待世界遗产的眼光”去发掘、保护、利用。

“大上清宫遗址内殿宇遗存名称、结构、性质基本清晰,这在目前国内道教遗址中是不多见的。作为我国揭露面积最大、最完整的道教宫观,对道教遗址实物研究具有重大价值。”中国道教考古及道教研究专家、四川大学考古学系教授白彬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坚认为,大上清宫遗址非常符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如若申报成功,将极大地丰富龙虎山这一世界自然遗产的文化内涵。

“大上清宫遗址虽然地处江西鹰潭市境内,但它不仅仅是鹰潭的,也不是江西的。因为它还处在世界自然遗产的范围内,所以它更是世界的。”徐长青建议,要以世界的眼光、以世界遗产地的高标准去认识、研究、阐释大上清宫遗址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充分挖掘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努力保护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

徐长青表示,未来将在做好考古发掘工作的前提下,做好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特别是南方地区潮湿环境,更要加强文物本体保护。

记者还了解到,鹰潭市正全力打造“中华道都”,推动道文化显性化、大众化、体验化,增强百姓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努力把鹰潭打造成“海内外道众朝觐的圣地、道文化研究馆藏的高地、道家养生健身的福地、道文化产品创意创新的基地、道文化体验的目的地”。(本报记者袁慧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