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口述实录(家乡人忆季羡林先生)

作者 卞文超2009年7月11日上午,在网上看到季羡林先生去世的消息,我忍不住叫出声来.,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季羡林口述实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季羡林口述实录(家乡人忆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口述实录

作者 卞文超

2009年7月11日上午,在网上看到季羡林先生去世的消息,我忍不住叫出声来.

我并未见过季羡林先生本人,但季羡林资料馆却是我上小学期间每日都要经过的.资料馆的大门并不常开,通过锁着的铁门向里面望去,有一种高深的神秘感.

上了大学之后,在图书馆的书架上,翻出一本《季羡林自传》.因为是同乡的缘故,特别在意他笔下的故乡.“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这样的描述让我感到失望.1911年,季羡林出生在临清官庄的一个贫困家庭里.“我现在一闭眼就看到一个小男孩,在夏天里浑身上下一丝不挂,滚在黄土地里,然后跳入浑浊的小溪里去冲洗.再滚,再冲; 再冲,再滚.”在我的想象中,大师级的人物总是天赋异禀. 但在他的笔下, 生命的质感如此真实,一如养育他的黄土地.

笃实敦厚的笔调,铺开一段人生的传奇.在这本自传里,印象很深的一个细节是:季羡林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时逢“二战”,同学们都被征兵入伍,班里独留他一名留学生.炮火把窗玻璃震得发抖,严谨的教授照旧按部就班上课,他一人坐在教室里听. 唯有如此的意志,才能啃下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的“硬骨头”吧. 后来也听说季羡林先生的爱 情故事.这个人物的形象慢慢浮出轮廓,最不寻常之处,是一颗纯正的赤子之心.能搭上这样的“老乡”,多么骄傲.

老家经常有人去探望季羡林先生.有一次,一位老乡听说季先生爱猫, 带了两只临清特产狮猫去探望,发现季老家中已经“猫满为患”. 狮猫是娇滴滴的动物,个性自我、喜欢撒娇,愿意去疼爱猫的人,往往更懂得爱是无私的付出.撇掉“大师”“泰斗”沉重的帽子,季羡林先生生活中不端架子的一面,被老乡们津津乐道.2009年4月28日,临清市领导到北京301 医院拜访,季先生仍然思路清晰,惦记着家乡的两个问题:一是教育的发展,二是农业的收成.

季羡林先生本人始终对“大师”的称号不以为意.他说:“我追求的风格是:淳朴恬澹,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涵,形式似散,经营惨淡,有节奏性,有韵律感,似谱乐曲,往复回还,万勿率意,切忌颟顸.”

季羡林先生风格永存.

(原载《大众日报》2009年7月12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