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朱鹮的重生是一个奇迹 从7只到7000只东方宝石
作者:陶明(新华社摄影记者)
一袭嫩白,柔若无骨,展翅腾空,宛若掠过天边的云霞。看到朱鹮飞翔的美景,许多人为之深深震撼,但这样绝美的景象曾一度消失。
202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龙亭镇梁河村附近的一处密林里,一只成年朱鹮为巢中的幼鸟喂食。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朱鹮,又名朱鹭,有“东方宝石”之誉,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地。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普遍认为世界上的野生朱鹮已经灭绝。
1981年5月,以中国科学院刘荫增为代表的朱鹮寻找团队,历经3年时间,行程5万公里,终于在陕西洋县找到世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给这一物种的留存和复兴带来一线希望。
1981年,“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临时保护站”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设立。资料图片
1995年8月,陕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的科研人员对朱鹮幼鸟进行护理工作。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40年来,经过中国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朱鹮的种群数量由最初的7只发展到7000余只,活动范围从不足5平方公里扩展至陕西汉中、宝鸡、安康三市十多个县(区)15000平方公里,并呈现进一步扩散的态势。我国朱鹮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成为人类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
从1994年开始,经过数十次的采访与拍摄,我用镜头记录了野生朱鹮种群保护、繁育与复兴的全过程。
2007年5月,在陕西省宁陕县城关镇寨沟村,科研人员放飞经过野化训练的朱鹮。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我第一次拍摄朱鹮是在1994年夏天,当时只有在陕西洋县朱鹮保护站里才能看见朱鹮的身影。经过几天拍摄,我完成了图片专题《世界濒危物种——朱鹮》,报道了我国十几年来投资300多万元,使朱鹮种群数量由最初的7只增加到近50只的巨大成果。
1995年6月,我完成了名为《朱鹮新家园》的图片专题,报道了陕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陆续孵化3只幼鸟的故事。在这次配对产卵的3对朱鹮中,有两只雄鸟是1993年从野外取卵并经由人工孵化诞生的,它们成功“生儿育女”,实现了朱鹮人工孵化、人工育雏、人工饲养成熟、配对繁育的大循环。
1994年9月,陕西朱鹮保护站里一对名为“龙龙”“凤凤”的朱鹮即将赴日本“落户”,供日方开展繁殖研究之用。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2019年11月,朱鹮在汉江支流的牧马河畔觅食。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2009年9月,成年朱鹮白里透红的羽毛。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2002年3月,60只朱鹮从位于洋县的朱鹮保护观察站越过秦岭,来到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落户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看到护送员与朱鹮紧紧相拥,难舍难分,我迅速拍下了这个感人的瞬间。
2007年5月,在秦岭深处的陕西省宁陕县城关镇寨沟村,26只经过野化训练的人工繁育朱鹮相继被放飞。这是我国首次正式对人工繁育的朱鹮进行野化放飞,也是人类第一次将人工繁育的朱鹮放归大自然。
一年后,实施野化放飞的26只朱鹮中的一对,经历了冬季大雪后,不仅适应了野外环境,还成功孵化出3只幼鸟,标志着我国对朱鹮实施的首次野化放飞初步取得成功。
2014年6月,陕西省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检查记录野生朱鹮的最新成长情况。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2021年5月,陕西省洋县纸坊街村村民韩成林(左)将受伤的朱鹮幼鸟送至朱鹮生态园饲养中心。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时至今日,最初的7只朱鹮开枝散叶,飞出洋县,飞向全国,飞到海外,朱鹮种群濒临灭绝的命运得以逆转。截至2020年底,陕西的宁陕、铜川、宝鸡,河南罗山,浙江德清,以及日本、韩国等地已经相继实施了朱鹮放飞工程。我国放归朱鹮在野外自然繁育的工作获得成功,实现了从稳步就地保护、开展人工繁育,再到野外放飞的良性发展保护目标。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29日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