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礼书中礼典与仪节研究方法举例(古礼书中礼典与仪节研究方法举例)
我今天的报告,题目是「古礼书中礼典与仪节研究方法」,我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
一、前言传统经学面对世界时,有三个缺点:
(一)经书为圣贤所着。
(二)范围止于经书反映的时代。
(三)大汉沙文主义。
礼学是经学的一环。礼学的问题,牵涉到更高层次的经学问题。学界常有提倡经学的呼声,可是我们传统经学的教育和研究其实有非常大的问题。特别是在我们必须面对世变的时候,更暴露出缺点。
第一个缺点,强调经书是指名的圣贤所着。
第二个缺点,学者讨论的范围止于经书反映的时代,不太关心西汉以后的发展。
第三个缺点,经学家有大汉沙文主义。
现代经学家应有三点对应观念,并提出符合当今学术规范的新论述:
我把礼学、礼意、礼文、礼典、仪节这个观念作一个表如上。礼仪,当然必须要有礼文来呈现,礼文约略等于沈文倬所说的礼典。
礼典又可以分成两类,我是根据朱熹说的,朱熹说礼仪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一整套仪节,就是经礼,像《仪礼》很多篇所记载的。另一类叫曲礼,是只有一个仪节或者是少数的仪节构成的比较小的礼仪,就像《礼记.曲礼》和朱子《小学》里面所描述的。
礼文的背后都有礼意,我们掌握这个礼意后便要去实践。如果这个礼文我们必须做一些调整,我们就应调整,以呈现出符合当代价值的礼意,之后我们还要去实践,因为我们不实践的话,这种学问的价值也就不高了。
五、古礼书着成年代与礼典、仪节之间(一)着成年代晚于礼典、仪节的发生。
(二)学界须为礼典、仪节溯源,以证明礼书的真实性。
(三)学界须为礼典、仪节循流,以证明礼书的影响力。
关于古礼书着成年代跟礼典、仪节之间,他们的关系是怎样呢?传统经学动不动就讲真伪的问题,譬如毛奇龄说《仪礼》乃是战国之伪书,他的意思就是你们不是说周公写的吗?你们证明看看,哪里是周公写的?那是战国时代的文字,是战国时代伪造的礼仪,不是西周的,所以这是伪书啊。如果老用这种论述法,是跳不出泥淖的。所以我们现在应该要跳出这种真伪的思维,而把一个一个的礼典的时代跟其中仪节的时代给他复原出来,这主要是根据沈文倬先生的思路来的。
沈文倬先生也做了一些关于某些礼典的考证,他基本上认为,《仪礼》所记载的礼典,大部分都在西周就曾经实行过。可是他的考证从学术角度来看还不够全面和细致。因为人家可能会从里面找出某一段仪节来跟你讲,这个你没讨论,也是实行过的吗?所以我的想法跟沈文倬先生虽然相同,但是我认为可以做得更全面,更细致,更具体,才比较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古礼书的著作年代比礼典、仪节的形成晚,这是大家可以同意的,问题是晚多少?和事实的差距有多大?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证明他的真实性。此外,还要循流,虽然证明源头能够证明他的真实性,但能循流才能证明他的影响力,不然,很多人还是会怀疑这种礼仪只是儒者们的理想,或只对古代社会有效,对现代社会有多少影响力要打问号。所以我们都要证明。
六、礼典、仪节溯源方法举例(一)用考古文物证明《仪礼》中使用的饮酒器起于殷代及西周。
(二)以《诗经》证明《仪礼》中燕礼、射礼、祭礼部分仪节起源西周。
证明的方法有待学界努力开发,在此我仅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譬如说《仪礼》里面有很多器物,我们可以用出土的材料,来证明《仪礼》里面使用的饮酒器,譬如说爵、觯、觚、角、斝的使用方法起源于西周。根据考古发掘,这些器物都是西周中叶以前的东西。《仪礼》这本书,我赞成沈文倬先生的看法,基本上陆续写成于战国时代,他认为大概战国早期就写好了,我认为可能有些部分还要晚一点,而战国时代是没有这种器物出土的,所以这说明了《仪礼》的内容是反映西周时代的礼仪。除了用考古发掘的器物来证明,文献方面也可以。过去的人认为《仪礼》是周公制礼作乐的产物,因此汉唐学者就拿《仪礼》来证明《诗经》反映的礼仪。但我们承认《仪礼》的着成时代比较晚,我们就要倒过来用《诗经》证明《仪礼》。《诗经》的时代也有不同,但我们可以一一倒过来证明,说某个仪节在某个较早时代就出现了。每个仪节出现的年代可能会不一样,但如果我们累积了很多证明,我们就可以说某某礼典跟仪节在西周时代就有,或早期或晚期。不只是拿《诗经》来证《仪礼》,我们可拿《尚书》写于西周的部分证明《仪礼》的一些仪节。也可拿《易经》比较早期的部分如卦爻辞来证明《仪礼》。若拿《左传》的话,就比较晚了,因为《左传》大概只能反映春秋时代的事实跟礼仪,他的证明就比较晚。总之,要用各种办法,包括人类学、历史语言学等等来证明这些礼典跟仪节出现在什么时代。
七、礼书的坚持及其与现实的落差战国时代礼崩乐坏,但礼书仍坚持传统,不受当时的影响。如:
(一)〈觐礼〉: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
(二)《礼记.曾子问》批评「庙有二主,自(齐)桓公始也」。
礼书和现实之间是有落差的,这往往是礼家的坚持所致。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但是写作古礼书的礼学家有他们的坚持,他不受时代的影响。
我举两个例子说明。譬如〈觐礼〉,〈觐礼〉是诸侯朝见天子的礼仪。在〈觐礼〉里面天子是不下堂见诸侯的,诸侯进门来对天子要非常的恭敬。可是根据《礼记》,西周末年,夷王以后天子都下堂见诸侯,可见天子威权低落。可是〈觐礼〉里面天子却是不下堂。换句话说,写作礼书的儒者知道天子是不应该下堂的,尽管他写成〈觐礼〉时,天子下堂已经有有两三百年了,但是他们不受现实的影响,他有坚持,坚持重要的礼意。
第二个例子,《礼记.曾子问》说「庙有二主,自(齐)桓公始也」,一个庙当然应该只有一个神主,怎么会有两个呢?那就是因为齐桓公在一次出征的情况下,权宜另外做了一个主。按照礼仪是应该把原本的主带着走,但是他另外作一个,回来以后,两个都安放上去,从此以后,竟然有一些庙就有两个主,也就是同一个先人有两个神主牌,这自然是非礼的。礼学家坚持这个是不对的,不应该这样做。所以我们要注意到礼学家的坚持,而不要把《仪礼》都看成一种学者个人的想像。
八、礼典、仪节循流方法举例(一) 亲迎:庙→百子帐→百子图
(二) 丧礼:始死……虞→始死…七七…百日…虞
现在讲循流的例子。自从礼书在汉代成为五经之一,便对很多习俗产生了影响。最明显的就是三年丧,三年丧在先秦的时候实行的状况如何?我们现在的资料证明他不是普遍被遵循的,但是经过汉代政府的提倡以后,他就开始变成一个全民都要执行的礼仪。丧礼保守性比较强,并不是所有礼仪都这样,特别是喜庆方面的事情容易变化,更何况汉族后来受到了许多异民族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所以后代就产生很多变化。
我刚才提到,一定要把古礼一直循流到现代,但有些是没办法循流到现代的,为什么呢?因为有些仪节后来在某个时代消失掉了,从中国文化里面消失掉了,所幸大部分都传到今天。譬如说婚礼,南北朝时受到胡人文化的影响很大,当时在庭院里面放一个蒙古包,新娘子在蒙古包里等人来迎娶,汉人称这种蒙古包为百子帐,取多子多孙之意。在唐代,连皇家都这样做。可是进入中唐以后,本土意识开始恢复,总觉得这样太不符合传统文化,于是把百子帐搬到屋子里面去,可是你想想看,把一个蒙古包放到屋子里面多所妨碍,后来干脆不要蒙古包了,画一个百子图取代,画一百个小孩子,也是象征多子多孙。一直到现代,台湾很多大饭馆都挂着一幅百子图,一百个穿着红衣服的小孩子。你看看这个演变有多大。我们现在看到百子图,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若研究整个源流的话,便知来龙去脉。
底下讲的是丧礼,我们知道按照传统丧礼,人死后有一连串的仪节,安葬、安魂祭等等,现在则在人死后到安葬之间又做七七或百日,不仅信佛教的这样,信道教的也如此,这当然是受到宗教的影响,可是说来也奇怪,唐朝的很多学者应该学问很好,可是在《开元礼》里面他们就搞不清楚七七跟百日是怎么来的,他们还以为七七就是虞祭,其实这是两回事。甚至呢,赵翼《陔余丛考》有一条叫「七七」,他广引宋元以来特别是明清两朝学者的笔记,竟然都没有人知道七七是怎么来的,这便是只读礼书不研究源流的后果,这样子,如何说服当代人说研究古礼是有用的?所以我们必须通古今之变,才能取得学界的重视。
九、未见于古礼书的礼典、仪节研究方法举例(一)胡坐与跌坐
(二)庆生
另外,有一些历史上曾经有的乃至于现在都还有的礼仪,古礼书却没记载,这个也要研究。譬如说,各位现在的坐姿,古人称为「胡坐」,原来是胡人的坐姿,古人认为不太文雅,但后来变成正常的坐姿。「趺坐」则是印度文化盘腿而坐的姿势。这两种坐姿都是外来的文化,而胡坐是比较早的,大概战国时代就开始陆续传进中国,趺坐则是佛教文明传进中国以后才开始影响了汉人,原来汉人是没有这种姿势的。
又如说庆祝生日,古礼书里面都没有看到,因为古人是不庆生的,也就是说不庆祝自己的生日,因为这是母亲受难日,怎么能庆祝呢?一直到六朝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因为信徒庆祝佛的生日,所以如果父母健在的话,也开始为父母作功德,但不是为自己。慢慢的有一些搞不清楚礼意的,却为自己庆生,或为自己的小孩庆生,社会上慢慢的就开始庆祝生日了。一直要到唐玄宗,把他自己的生日定为国定节日,并且令天下普天同庆,汉人便正式为自己庆生了。尽管如此,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仍有一些人了解古代礼义而不庆生,举例子来讲,星云法师就不庆生,我的老师孔德成先生,因为他是遗腹子,而且诞生后不到一个月生母便因产褥热而死,所以他是不庆生的,学生如果说给老师做生日,他会生气的,这是因为他懂得古人不庆生的理由。
十、论礼典研究应 .可能古为今用(一)靠右边走
(二)握手
在做结论以前,我还想说,我们研究古礼,要尽可能的古为今用,有一些现在已经不存在的比较难古为今用,可是,很多古礼仍存在我们的现代的生活中,只不过百姓日用而不知,习焉不察而已。
我现在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第一个是靠右边走,我想百分之九十九的国民都会说:「这是交通规则。」可是他不知道这个交通规则是从古礼来的,古人为什么要靠右边走?是因为要向对面来人表示我是没有敌意的,因为我们靠右边走的时候,我们的右手远离对方,表示不攻击来人。如果我靠左边走,我可以随时攻击对方,所以古代作战的时候,我从你的右边过去,你从我右边过来,我们才可以打仗。我走向对方的左边,就是靠右边走,走过你的左边,这在礼书上叫做「交相左」,这是表示和平的。所以我们的文化里面靠右边走,是代表我们是个爱好和平的民族。英国、日本他们是靠左边走的,他们也有他们的理由,表示我可以自我防卫,我拔刀拔枪容易,如果我靠右边走,刀可能拔不出来,尤其日本刀那么长,若靠右边的墙边走,更拔不出来。所以我们靠右边走乃是古礼,大部分人却都不知道这是我们对人表示和善的方式。
又如握手,我们都以为是起源于西洋的,其实不是,中国本来就有一套握手礼仪,在《诗经》的时代就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诗句,执手就是握手,古书有的写作握手,也的写作执手。现在我们的丧礼中,向孝子行完礼后,主祭者就会上前去跟这个孝子握手,这也是古礼,在南北朝时代就非常流行了。可是我们以为是西洋礼仪,这就数典忘祖了。甚至我们吃沙西米都以为是日本文化,其实这种生食文化从先秦盛行到宋代,只是我们忘了而已。此外还有很多被遗忘的古礼,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不多讲了。
十一、结论郑玄〈诗谱序〉云「欲知源流清浊之所处,则循其上下而省之;欲知风化芳臭气泽之所及,则旁行而观之,此《诗》之大纲也。」「循其上下而省之」是客观的掌握流变,乃第一步骤,「旁行而观风化之芳臭」是检讨风俗教化之厚薄,以为后世之殷鉴,乃第二步骤,也是最终目的。
报告人以为,此法也可用在礼典与仪节的研究上。本报告着重于第一步骤,未暇处理第二步骤,听众察之。
最后我作一个结论。郑玄在〈诗谱序〉里面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欲知源流清浊之所处,则循其上下而省之;欲知风化芳臭气泽之所及,则旁行而观之」,这就是讲,要探源和循流,你才知道这些礼典的来龙去脉和影响力。
「欲知源流清浊之所处,则循其上下而省之」,是说观察各代的风俗之厚薄,是历时性的考察。「欲知风化芳臭气泽之所及,则旁行而观之」,也就是我们把礼典放在该时代来观察,看他的的影响力,这是共时性的考察。
根据郑玄的话,「循其上下而省之」,是客观的掌握礼典的流变,乃第一步骤。「旁行而观风化之芳臭」,则是检讨风俗教化之厚薄,以为后世之殷鉴,是第二步骤,也是最后的目的。
我今天的报告,其实只是报告了第一个步骤而已,第二个步骤啊,有待我们学术界以及社会人士共同努力,来改善我们的风俗,不好的风俗要改变,好的风俗要发扬,这样我们研究礼学才是完整的,而不是片面的,我今天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请指教。
——————
本文系2013年台湾中正大学中文系所举办的“礼学工作坊”中,叶国良先生在论坛中发言的文字整理稿。原载《中正汉学研究》2014年第一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