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一地鸡毛经典句子(刘震云一地鸡毛)

刘震云一地鸡毛经典句子(刘震云一地鸡毛)(1)

“一地鸡毛”其实读起来就是一种形象的喻指,就是指琐碎的生活。在小说里,是小林做的梦,他梦到他自己躺在一堆鸡毛上。

这篇作品,同样是读过几遍,如雷贯耳的“小林家的豆腐馊了”,这沉重的现实向人涌来,小林和妻子小李的生活变得零零碎碎、斤斤计较,又讽刺又凝重。刘震云的笔有点黑色幽默的意味。

《一地鸡毛》发表于《小说家》1991年第1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新写实主义倒是个非常有意思的派别,他们主张的是对现实不加剪裁、沿着生活本来的样子进行叙述,所以显得琐碎又繁重,有对平凡人生的关照,也有对小人物日常生活的同情。不得不说,《一地鸡毛》等小说写的就是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渺小、卑琐、被物质人情裹挟却不得不妥协,有种钝痛充斥其中,却在时间的溪流中显出麻木。

我同情小林和小李的婚姻生活,但绝不同意这种生活态度,生活的琐碎,不应成为躺平的借口。

换言之,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生活,可以坦然接受生活的磨难,但这一切的前提不是妥协,而是积极向上的心态;反观之小林的日常,充满了簌簌坠落的沉重,以及向生活低头的怯懦。

首先,一件接一件的小事,不是一地鸡毛,而是筑就幸福生活的养料。

“豆腐馊了”连锁反应是:排队排晚了时间,上班迟到,单位大学生较真,小林怕大学生向领导告状,憋着气回家,豆腐馊了,小林老婆发难,小林心烦不服软,导致吵架。

我就比较好奇的是,供销社的豆腐做得再好,也不用天天吃吧,可人家小林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式,我就是要吃豆腐,就是要吃最好的供销社的豆腐,哪怕上班迟到我也心甘情愿。为了一块豆腐,引发一连串的后续琐事,小林的心态就没把住。

后来我想了想,许是一家人有特殊的癖好?许是吃豆腐便宜?许是就是要占一占公家出品的便宜?这些都有可能,因为小林一家的雇着保姆看孩子,经济是有点拮据的。不过话说回来,谁的生活里都脱离不了琐碎,那么为什么有的人过得热情腾腾、幸福美满,有的人的生活就鸡飞狗跳呢?

所以发生了的这些事情都是中性的,是我们人为赋予了它意义,所以,小林一家把这一件一件的小事当成了烦恼。可这些小事如果反过来讲,豆腐排队排过了头,迟到就迟到,好不容易趁领导不在迟到一下多爽,没有迟到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大学生爱较真,可我小林不也偷偷改回来了吗,就算他去给领导告状,领导也会掂量掂量这个人的分量;回到家豆腐馊了就馊了吧,正好吃别的改善一下伙食,再好好哄哄老婆小李,这不也是完美的一天吗?多开心!

一件一件的小事,就是我们筑就幸福生活的养料呀,想想那晚给孩子看病后买的一碗炒肝,一家人不也是热火朝天吗?

其次,无论是物质还是工作都会越来越好,不能把生活看成负担。

其实想想林林总总,从整体来看,小林和小李的生活其实是越来越好的。

在工作方面,小李的工作调动虽然没解决,但开通了班车,上下班交通问题已经解决,小林在单位里也算有点资历了,有什么人托他办事他还可以做个顺水人情,他还知道和领导说话虚虚实实的规律了。

在小孩教育方面,对面邻居帮忙解决了小孩入托的名额问题,小孩成长的教育环境比一般家庭的小孩好很多,就算涉及给托班老师送礼的事情,也是顺顺当当给解决了。

在物质生活方面,小孩入托之后,保姆离职,省去了保姆工资和吃住开销,小林偶尔去给老同学兼职卖鸭子,赚个外快,帮人推进审批个文件还能获得个微波炉,单位上还会给报销买“爱国菜”的钱。

综合来看,哪怕去给白菜翻个个儿,都应该洋溢着喜悦的味道呀,可小林自己却觉得,白菜都是负担,这完全是一个人的疲累心态,他幻想的最好的事儿是老婆让他喝啤酒,给他烤个鸡。我不能理解,所以,人的心态其实是决定生活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

不把生活看做负担,而在生活中找到一些乐趣,增进一些本领,这是必然实现的事,只是小林并没有及时复盘他的经历而已。

最后,生活中该注重的感情和东西是不能随便让位于物质生活的。

在这篇小说中,有一句话挺扎心的,小林接到老师的死讯时,他的想法是“死的已经死了,再想也没有用,活着的还是先考虑大白菜为好”,非常无奈,但也同时表现了小林对于感情上的麻木。

当初老师来家里做客,的确邋遢,但念在两桶花生油的份上,老婆小李还是好生招待了。但对于老师的病,他一没出钱二没出力,还净想别人权力如何大钱如何多的问题,小林这个想法真的有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了。

如果真的有心,哪怕老师已经找到了住处,找到了可以帮忙的人,那他也可以再挂念着是不是去探望一下,只可惜,除了接到老师死讯伤心的那一天,他什么都没做,最后还把锅推到了大白菜上,这件事让人跟着一味下沉、闷闷不乐,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情绪。

小林和小李都是大学生出身,虽然经受了一些打击(在《单位》《官场》两篇有提及),但他们的理想、他们向好的心思、上进的步伐,不应该全都工作和生活被磨完了,这是不科学的。所以,无论如何,这种埋于心底、化于行动的梦想是不能放弃的。

感情、梦想都不应该让位于物质生活,他们与物质生活同等重要,更重要的是,也要学会培养自己感受幸福的能力。

写在最后

作为新写实主义的小说,《一地鸡毛》把生活中零碎、磨人的一面展现出来了,但似乎又失落了生活最重要的一面,那便是生活也有阳光的一面,也有让人感到温暖、幸福的一面,小林和小李生活中那碗炒肝不就应该是被放大的一件小事吗,可它被淹没在沉重情绪中,似乎感受不到,小林和小李一家其实也是幸福美满的一家。

有人说,“仅仅活着是不够的,还需要阳光、自由和一点花的芬芳”,我觉得恰恰可以用在这里。

无论何时,生活都是自己的,你过得幸不幸福,冷暖自知。要让感受幸福、争取幸福的能力从自己身上长出来,而不是一味地躺平,要知道,向上的路上,风景可是美不胜收!

刘震云一地鸡毛经典句子(刘震云一地鸡毛)(2)

END

文|京华

图|网络

编辑|京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