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属性是火的字(字典每日释一字)

释说

汉字属性是火的字(字典每日释一字)(1)

汉字属性是火的字(字典每日释一字)(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个“火”字是个象形字。甲骨文①就像火苗上冒的样子。②是金文偏旁“火”(至今尚未发现金文中有独体的“火”字)。从这个偏旁也足以看出火苗上冒的样子。③是小篆的形体,还保留了一点火苗上冒的样子。楷书④是直接由小篆演变而来,结构完全一致。

“火”字的本义是“火焰”,如王充《论衡•言毒》:“若火灼人。”就是“像火烧人”的意思。上例的“火”字当名词用,又可以引申为动词,如《礼记•王制》:“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也就是说:昆虫还没有冬眠,不要用火烧田。

我们在读《木兰诗》时,会见到“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的诗句。原来古代兵制,五人为列、二列为火。即十人共一火(即一灶)炊煮,同火吃饭的称为“火伴”。(见《通典•兵一》)后世引申为生活或工作在一起的同伴。“火伴”,现在多写作“伙伴”。

“火轮”一词在古典诗词中也经常见到,这可不是指后世的汽船,而是指太阳。圆形为轮,所以火红的太阳就可称为“火轮”。比如韩会《桃园图》诗:“火轮飞出客心惊。”这里的“火轮飞出”是指太阳已升得很髙的意思。

“火”字是个部首字。凡由“火”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火、热或火的作用有关,如“赤”、“炎”、“黑”、“焚”等字。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汉字属性是火的字(字典每日释一字)(3)

象形字。像物体燃烧时发出的光、焰之形。本义是火、火焰。《合集》2874:“丙寅卜,?贞:其有火?”(丙寅日占卜,?贞:会有火?)《合集》11503:“有新大晶(星)並火。”可能指的是火星。《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靠近),其犹可扑灭?《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火”的引申义较多,由火焰引申为着火、火灾等义,由火焰又可引申为火把、火炬、火药、枪炮弹药等义,由火的颜色可引申为火红色,由火的旺盛引申为兴旺或暴躁、怒气,由着火、火灾的刻不容缓引申为紧急,兹不详述。火可以取暖,又可以照明,尤其可以烧烤食物,使生食转为熟食,使人类卓然超越于其他动物之上,向文明社会挺进。甲骨文字形像物体燃烧时光、焰迸射之形;战国文字将火形拆成了四笔,但还保留了一点光、焰上冒的样子;其后的字形与战国文字一脉相承。(郭小武叶青)

——李学勤《字源》

来源:汉典文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