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规定心脏病可以坐飞机吗(9类人不建议坐飞机)
临近春节,许多人选择乘飞机回家过年或是外出旅游。
方便快捷的同时,对于一些本身患有疾病的乘客来说,飞机的起降、轰鸣、震动、低气压、轻度缺氧、客舱内空间狭窄等条件都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近期,英国《自然心脏病学》评论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称,有九类心血管病患者不适合乘坐飞机旅行。《生命时报》采访航空总医院专家,解释在高空时身体会出现什么变化,并给出一份乘坐飞机的健康注意事项。
受访专家
航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任凤学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药学部博士 牛一民
《自然心脏病学》:9种人不建议坐飞机
2022年1月,英国《自然心脏病学》评论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有以下心血管病的人,不建议坐飞机:
(1)过去2周内发生过心梗;
(2)不稳定心绞痛尚未控制;
(3)过去2周内接受了冠脉介入治疗;冠脉介入治疗的简单病变患者,可考虑短期出行;
(4)过去3周内接受过心脏外科手术或瓣膜介入治疗;
(5)心功能IV级心衰或失代偿性心衰患者;
(6)未控制的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
(7)艾森曼格综合征;
(8)未控制的肺动脉高压;
(9)有气胸(如在接受心脏大手术后)。
文章指出,这9类人出门前要考虑一些问题,比如:评估出门在外的风险;临行前去医院做个检查,问下医生是否要调整治疗;疫苗接种(比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也要了解目的地的季节与气候、空气污染、旅行距离和时间、时差、海拔、进行的活动和住宿等。
高空中,身体有很多变化
客机飞行的主要高度范围在对流层和平流层的下层(大约8500~13000米),处于低压低氧环境。
飞机起降时,高空中机舱内的压力比在地面时要小,会导致血管、鼻、耳等器官内部压力改变,进而影响生理功能。
1
血管、鼻、耳等器官变化
- 人体内血管的血压与环境压力的差值加大,会导致血压急剧变化。
- 气压变化还会对鼻窦带来影响。为保持鼻窦内压力与外界气压的平衡状态,人体要通过鼻窦出口的气流来维持平衡。
- 飞机下降阶段,由于中耳内气压比体外低,首当其冲的就是鼓膜,受外界高气压影响而内陷,会有耳朵发闷、疼痛等。
2
心衰患者可能呼吸性碱中毒和缺氧
心衰患者前往约2000米海拔的目的地旅行是安全的,但在高海拔更容易受到影响。
超过海拔2500米后,气压会下降,空气中氧分压也会降低。此时人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增加,可致呼吸性碱中毒和低氧利尿。
缺氧可引起肺血管收缩,并最终导致肺动脉高压,这是高原肺水肿的机制。为了补偿较低的动脉含氧量,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心率和每搏量增加,使心衰患者易发生失代偿。
3
血容量减少,每小时约丢失200毫升体液
飞机上机舱湿度较低,气温较低,加上通风,会增加每小时约200毫升的体液丢失。由于保持坐位,下肢的血液淤积。超过4小时,可使体液减少约6%。
若在飞行中饮用无钠、含酒精或含咖啡因的饮料,会促进利尿,并可能进一步增加体液流失。
若出现血容量不足和脱水,会导致电解质或酸碱紊乱,具体可表现为疲劳、乏力、体重减轻、心率增加、肌肉痉挛、虚弱、体位性头晕、腹痛、尿量少、低血压、嗜睡和精神错乱。
飞行中出现状况怎么办
有疾病的患者搭乘飞机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尤其是长途飞行发生意外的可能性更高。为了防范飞行中出现意外状况,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如果患有慢病或近期患重感冒、急性肠胃炎等急症,在乘坐飞机出行前,最好咨询医务人员,根据医务人员要求携带必要的药物,掌握基本的医疗知识。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登机尤其需要备好应急药物,最好带上血压计、体温计等检测生命体征的仪器随时检测。
飞行中如果出现身体不舒服,可参照以下建议:
飞机起飞、降落等气压变化大时可多活动下颚,做咀嚼、吞咽动作,可以调节身体内的气压变化,避免体内器官受到过大压力。
飞行中不妨多喝点水,每隔30分钟站起来舒展上下肢,或离开座位走动,促进血液循环。
如果在空中,突然出现胸闷气喘等不适,要及时向空乘人员求助,为治疗争取时间。
专家提醒,长途飞行5小时以上的旅客,最好选择靠近过道的座位,经常起身和走动,活动全身,拉伸小腿肌肉。
有必要的话,可以穿上低膝弹力袜,以防静脉血栓。在飞机上要注意多饮水,并尽量避免喝咖啡以及其他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本期编辑:王薏欣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