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的10种称呼好听的(学生有哪些称呼)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格式篇)16——称谓42.3学生的身分

上一课讲了老师的称谓,有老师就有学生,"学生"是一个集合名词,详细分起来还有几种,你了解多一些,对于欣赏古代书法作品就比较深入。

先来看一段《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八回有这么一段: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八回:

■ "且说他这位亲家沈忠堂,现官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又兼掌院大学士。虽然不在军机处有什么权柄,然而屡掌文衡,门生可是不少。"

同学的10种称呼好听的(学生有哪些称呼)(1)

"衡"就是秤,"屡掌文衡"就是当主考官。你看这一段中,出现了一个词:"门生"。"门生"是不是学生呢?等下讲。

我经常引用汉代经学大师郑玄的注,《后汉书·郑玄列传》有一段故事:

■ 时汝南应劭亦归于(袁)绍,因自赞曰:

■ "故泰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

应劭字仲瑗,又作中远,这是东汉末年的名人,著作很多。"自赞"不是称赞自己,而是自我引荐。郑玄作客袁绍,正好应劭也在袁绍处,应劭自我引荐说:"我就是担任过泰山太守的应中远,我当你的弟子怎么样?"这里应劭要当弟子,不是当门生。

弟子和门生,是不同的两批人。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解释得很清楚:"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隶释》还说:"未冠则曰门童,总而称之亦曰门生。"

笼统的说老师所教的学生都是"门生",但细分起来,如果年龄未到二十岁的,那是门童。二十以上老师亲自讲授的,那是弟子。但有的老师学生很多,教不过来,就由大弟子教一些学生,这就是门生。

我拿东汉经学大师郑玄为例,来说明门人和弟子的不同。

《后汉书·郑玄传》说:"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郑玄感到家乡山东一带没有人可以指导他,由卢植介绍,师事当时著名学者马融。郑玄传说:

· 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

你看,这位马老师的学生分为两批:一是"门徒",四百多人,二是"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这批人是可以直接见马融的,也就是弟子。

· 融素娇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

郑玄三年没有见到马老师,只是高业弟子给他指导。这时候,郑玄的身份只是门徒。后来机会来了:

· 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筭,乃召见于楼上。玄因徒质诸疑义,问毕辞归。

有一次马老师召集弟子考论一个图纬问题,要懂算术,听说郑玄算术好,招郑玄上楼,这才见到了马老师。郑玄解决了数学问题,同时抓紧机会,把三年来学习中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当面请教马老师。传说只问了三个问题,马融一一做了解答。

请注意,这一来郑玄的身份变了,成了马融弟子。"问毕辞归",问题解决了,郑玄就告辞走了。

· 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郑玄这一走,马老师感叹说:"我的学术将流传到山东一带了",这一点马老师还是很有眼光,历史证明郑玄的成就超过马融。

我年轻时求学,老师对我讲郑玄的故事,非常震动。我们那时候是不经研究和思考,不能随便发问的,当弟子提问题,本身就表达你学术水平和研究程度。老师指一条路告诉你去走,告诉你要读那些书,只有反复思考而解决不了的问题,才去请教老师,由老师解答。

父师、少师-弟子

上一课讲到周朝官员七十岁退休,教乡间弟子。

■《仪礼注疏》:

■ 云"与老者言,言使弟子"者,谓七十致仕之人,依《书》传:大夫致仕为父师,士致仕为少师,教乡间子弟。

刘宋雷次宗解释说:

· 雷次宗云:"学生事师,虽无服,有父兄之恩,故称弟子也。"

"弟子"本来指弟弟的儿子,即唐以后所称侄子,老师不属于五服宗亲,但对于学生来说其恩犹如父兄,所以相对而言,当时学生称为"弟子"。

先生-弟子

上次还讲到"先生",《论语·为政》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顺:

■《论语·为政》:

■ 子夏问孝。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何晏《集解》引马融曰:"先生,谓父兄。"

孔子的意思是:孝顺最难是和颜悦色。有事情子女抢着做,有酒肉父兄多吃,这难道就算是孝吗?

这句话中弟子和先生是一家人,后代转化为学生和老师,有事情学生去做,有酒食老师随便吃,哪有这样的师生关系,孔子的原话不是这个意思。

除了弟子和门生之外,还有一种"私淑弟子"。"私淑弟子"的意思是私下敬仰某人,以某人为师,但实际上未曾得到直接的传授,甚至根本没见过面。

《孟子·离娄下》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孟子出生时,孔子早已去世。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孟子的老师是"子思之门人",得孔门之道,所以孟子说"私淑"孔子,以孔子为师。

本课一开始讲到的《官场现形记》中,沈中堂做过多次主考官,所以门生极多。这沈中堂是座师,并没有真正教过那些门生,所以这些人只能称"门生",不能称"弟子"。

有些座师长寿,徒子徒孙特多。明代都穆说:

· 张公元桢居翰林久,其门生之子又有出门下者,其人不敢称门生,而通状曰门孙。

这是父子两代同出一个座师,那就产生了"门孙"这名词。

还有一种情况如顾炎武所言:

· 座师、房师之谓我,谓之门生;而门生之所取中者,谓之门孙。

这是说如果门生自己做了考官,录取了一批门生,对于太老师来说,就是门孙。

在科举时代,师生关系大致就是这样一个表。古代师生关系,对于学术和政治影响极大,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社会关系网,在书法作品(中)频繁地表现出来。

2.4师生之间常见的称呼

明白了师生关系,怎样称呼就比较容易懂了。要注意"弟子"这个名称,后来经常用于宗教信徒,如赵孟俯拜中峰和尚为师,自称弟子。

同学的10种称呼好听的(学生有哪些称呼)(2)

写信上款"中峰和上老师",下款"弟子赵孟俯和南拜覆"。

这是赵孟俯抄写的《心经》,最后一页上的落款是:"弟子赵孟俯奉为本师中峰和尚书"。

同学的10种称呼好听的(学生有哪些称呼)(3)

唐人写经,最后落款是"菩萨戒弟子尼智行受持"。

同学的10种称呼好听的(学生有哪些称呼)(4)

侍生

文人如果本身是老师的弟子,落款往往用"侍生"为多。《论语》写到学生在孔子身边,有"颜渊、季路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等等,所以后世有"侍生"这一名称。

同学的10种称呼好听的(学生有哪些称呼)(5)

学生侍于老师身边,当面聆教,那必然是弟子,所以写"侍生"就是表示弟子身分。但明清官场"侍生"这名称泛滥,见到前辈均自称"侍生"。王世贞《觚不觚录》这样说:

· 相传司礼首监与内阁刺用单红纸,而内阁用双红帖答之,然彼此俱自称"侍生",无他异也。

甲拜会乙,帖子上自称"侍生",那乙回帖,也自称"侍生",其实只是客气,彼此都没真正做过"侍生"。

清代阮葵生《茶余客话》这样记录:

· 翰林故事,初入馆,于前辈投刺书"侍生",而口称"学生"。

可见那时"侍生"的用法已经泛滥到什么程度。就连"西游记"中的妖怪,居然也会写个帖子:"贴上写着:'侍生熊罴顿首拜'"。

受业

除了"侍生"这个名称,还有个名称"受业"。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追随老师接受学业,所以学生也可以自称"受业"。

上一课思考题,我用这张作品为例,

同学的10种称呼好听的(学生有哪些称呼)(6)

上款"湘坡夫子大人钧诲",下款是"受业呼震",尊称是"夫子大人",学生自称为"受业"。

有同学注意到"钧诲"常用于政界,如钧鉴、钧裁、钧座、钧批、钧令、钧听,所以这"湘坡夫子大人"可能是作者的上级。

门生

刚才说过,"门生"也表示学生,它的涵义可以比较广泛。你看这陈道复给老师文征明的信,

同学的10种称呼好听的(学生有哪些称呼)(7)

一开始写:"门生陈道复顿首上启",换行"衡翁尊师大人先生"。其实陈道复一直得到文征明的指点,说是弟子也不为过,但他的书画和文征明路子不同,和文征明相差很大,所以文征明说:"渠书画自有门径,非吾徒也!"。陈道复自称"门生",恐怕也有此意。

晚生

对于前辈,还可自称"晚生"。"晚生"和"先生"相对,但内涵比较广泛,"先生"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其他长辈。这是文征明的一封信,

同学的10种称呼好听的(学生有哪些称呼)(8)

于收信人称"先生",自称"晚生"。这两个人是不是一定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呢?未必。

同学之间

"同师曰朋",朋友之间称呼尤多。如学友、学兄、学长等等。出于一个老师门下,称为"同门"、"同门友"、"同门生",颜师古说:"同门、同师学者也。"古人读书"十年寒窗",所以又有"窗友"、"同窗"这些称呼。古人席地而坐,同学也可以称为"同席"。

友人之间

"同志曰友",志同道合,兴趣相近,可谓同道、道友、道兄、道长等等。但近年来,香港称一起吸毒的人为道友,好好一个称呼,就这样弄坏了。

如果两人都喜欢书法,那落款怎样称呼?可称砚友,但注意以前"砚友"等于同学,那时候大家在一起磨墨挥毫,现在只剩书法之友还干这种事了。

这是米芾写给好友黎錞的一封信,

同学的10种称呼好听的(学生有哪些称呼)(9)

黎錞字希声,宋代经学家,米芾称黎錞为:"希声吾英友",表现出对朋友的欣赏。

年兄

如果是科举同榜录取者,同一座师,同学之间互称"年兄"。而在书法作品上称人为"年兄",自称就是"年弟"。如果是和你父亲同榜录取者,称"年伯",对方称你就是"年侄"。这些在明清两代尤为普遍使用,书法作品中常见。

(各位)简言之:

· 中国学术思想就是通过弟子门生相授的。

· 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在学术上有重大意义。

· 师友弟子门生形成了学术流派。

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黄宗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学案就是讲学术流派的,也就是由师友弟子一群人表达的学术思想。

到这堂课,亲戚、朋友、师生的主要称谓都讲了。古代和现代称谓有很大不同,未必可以照搬,怎样活学活用,既文雅又适当,是我们的课题。谢谢各位。

本节要点

· 学生:弟子、私淑弟子、门生、门童等。

· 对尊长:弟子、侍生、受业、门生、晚生。

· 朋友间:同门、同窗、同道、砚友等等。

复习思考:

· 鲁迅写信给女学生许广平,称"广平兄",请查一下数据,为什么老师可以称学生(包括女学生)为"兄"?

· 学生回信时,是否称老师为"弟"?

· 同榜录取者互称"年兄",是否要考虑对方的年龄?如果对方年龄小,是否称他为"年弟",自称"年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