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人的土地风景(随笔多情的土地)

醉人的土地风景(随笔多情的土地)(1)

土地多情,生出万物。

金秋九月,骄阳依然似火,炙烤着大地。9月2日,张家界市“耕地保护在行动”文学采风活动启动仪式在武陵源区协和乡龙尾巴居委会隆重举行。

乘着会前间歇,漫步在居委会操场上,只见三栋充满土家特色的办公楼呈撮箕口自东向西坐落着;操场边,一株石榴树长得枝繁叶茂,树枝上挂满了熟透的石榴果,枝叶间依稀还可见火红火红的石榴花;操场北边,堆着一大堆刚摘不久的玉米棒子,这玉米棒子金灿灿的,又大又粗,玉米籽也是丰盈而饱满,惹得美女们情不自禁地捧起玉米棒,摆好姿势,嚷嚷着要给她们照相。咔嚓咔嚓间,一张张丰收的美景便跃入镜头。今年,居民玉米是丰收啦!我心里默默地祝福着他们。

仪式结束后,采风队伍便排成一条长龙,在前面迎风飘扬的队旗指引下,行走在田间地头,开始实地参观学习耕地保护结成的硕果,用心感受这来自大地的深情厚意。

站在青石板铺就的田埂上,四周是一片丰收在望的水稻田,往右看去,稻田呈梯形有序的排列着,越往下看,层次越密;拐弯处稻田弯曲流转,潇洒飘逸,禁不住让人想起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稻田里,金黄的稻穗压弯了腰,微风拂过,稻穗随风摇曳,发出“滋滋滋”的摩擦声,一阵阵清新的稻花香味,也便扑鼻而来。远处,有几亩水稻已经收割了,留下一排排稻兜在田里,田埂上已码了好几个稻草垛,未码的稻草把依然立在田里,像士兵忠实地守候着这丰收的季节。

“今年气温高,长时间不下雨,造成了特大干旱,很多地方的农作物,特别是水稻都绝收了,但这龙尾巴的稻谷却长势喜人,丰收啦”。随行的作家们你一言,他一语,边走边讨论起世事来。正谈笑间,田埂的右边出现了一口长形的池塘。这池塘里水是满满的,水面上有一层薄薄的水藻,中间漂浮着几根竹竿,几只肥胖的青蛙正蹲坐在上面,悠闲地望着远方,你驻足对它观望,它也毫不惊慌。看完这些才发现,原来这池塘的水源,可随时灌溉农田,以保障稻田的用水需要。

快来玩水车啊!下面低洼处,湘琳一边挥手,一边向上招呼着。这里是一道沟,沟边一架大水车高高的矗立在面前。眼下,沟里没水,水车也就只能做装饰品啦。待到有水时,水车边转边抽水,那白哗哗的水从竹筒里,一筒接一筒地倒入旁边的稻田中,水车灌溉的画面一定是乡村独特而迷人的风景。

跨过这道沟,再向上走几丘田,是玉米地,还有一丘花生地。“这花生只怕是没得收成了”。看到花生地里,花生茎叶半枯半荣的模样,彩云在田埂上边走边对后面的人说。“那不一定吧,扯一把试试”。湘琳说。于是,湘琳一弯腰,顺手抓住一兜花生茎叶,使劲一扯,“哦哟!这么多花生啊”。只见湘琳抖落泥土,高高举起的花生像一个个白胖的小子吊在半空中。“这花生实在,生长的多呢!一亩下来,也足足有几百斤。来来来,都来尝尝这新鲜的花生”。于是大家你一手,他一手,赶紧从湘琳手中扯来几颗花生,拨开壳,将新鲜的花生米丢入嘴中,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越过路边的木亭子,向南往上走,路两旁是一幢幢精致漂亮的民宿撒落在绿荫间。这民宿设计独特,风格各异,清幽淡雅,错落有致,院落墙头的绿植和缤纷的彩色花蕊更加衬托出庭院的朴实和高贵。这里居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生活富足,过着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游客来了,他们在此享受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同时,还可学习农耕文化,亲身体验农耕生活。龙尾巴,展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幅新时代美丽动人的农村新画卷。

在龙尾巴走完这段行程后,你会惊讶地发现:龙尾巴的农田耕地,保存得是那样原始完整,没有遭到半点破坏,村民种粮得到了极大保障。据龙尾巴居委会党支部书记邓青松介绍:“龙尾巴居委会以张家界核心景区为依托,紧紧围绕耕地保护和田长制开展工作,积极探索‘耕地保护加民宿旅游’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午,车队在美丽的澧水河畔依次停下,这里是慈利县象市镇虎头村。踏出车门,映入眼帘的是三百亩快要收割的水稻。田野中间机耕道旁,立着一排醒目的蓝色标语:“保障粮食安全 端牢中国饭碗”。这时,象市镇党委周书记和斧头村支部谭书记也风尘仆仆地赶来了。谭书记介绍说:这里往年是一片沙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引进社会资本,将此地进行提质改造,从附近农户的山地买来土壤填到沙洲上造水田,获得巨大成功。现在,这三百亩沙洲终于变成了良田,每年可收获粮食三十万斤,足足可以养活一村子人。望着这丰收的场景,现场赞叹声不绝于耳。

接下来,采风队又深入到武陵源区黄龙洞生态广场,慈利县通津铺乡长峪铺村,永定区天门山镇土木溪村、新桥镇申家坪村,桑植县瑞塔铺镇东旺坪村、芙蓉桥乡合群村的田间地头和人民群众当中,所见所闻,令人耳目一新,特别是耕地保护的新模式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也给人留下了太多的启示和思考。

是啊!这种耕地保护模式利国利民,深入人心。据了解,张家界市坚决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各项决策部署,全面推行“田长制”,已初步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网格化、全覆盖”的耕地保护新机制,构建了张家界耕地保护特色模式,形成了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新格局,在耕地保护工作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土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十四亿中国人的饭碗就全靠土地,我们怎能不爱护土地,不热爱土地呢?我们应该向大地致敬,向那些保护土地的卫士致敬。想到此,歌曲《多情的土地》不禁在我心中深情地唱响:

我深深地爱着你

这片多情的土地

我踏过的路径上

阵阵花香鸟语

我耕耘过的田野上

一层层金黄翠绿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