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史和冬奥会有什么区别(还记得114年前的奥运三问)
直新闻:万众期待的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今天正式开幕,我们注意到此届冬奥会的口号是“一起向未来”,对此你有何解读?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一起向未来”有着怎样的中文寓意,我相信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今天我想从正式英文翻译的角度,谈一下这句口号。
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together是日本东京奥运会在faster、higher、stronger之上,提出的最新一条奥林匹克精神——更团结;而a shared future,则直接引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英文翻译——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因此,通过这个口号,中国向国际社会明确地传递,我们应团结一致所向的未来,不是别的,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也就像我们在开幕式上看到张艺谋导演所想表达的,“完全不同的雪花汇聚到北京,成为一朵人类的雪花,一朵共同的雪花”。
相较于2008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当时的中国向世界表达的,是一种对于“人类大同”的憧憬、信心与希望;时隔14年,中国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上表达的,则不仅仅是对于“人类大同”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倡议,一种切实的行动方案与路径。
某种意义上,无论是“一起向未来”这句口号,还是这句口号所代表的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我相信都将在全人类的共同记忆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就现代奥运会的历史而言,这是自1952年挪威奥斯陆以来,冬奥会再一次于首都城市举行;北京也将是自1896年现代奥运会创办以来,126年间全世界唯一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外媒多有提及,这项殊荣是独属于中国的骄傲。
我认为,这份骄傲也不仅仅在于北京时隔14年再次有幸举办奥运会,而在于世界将通过此次冬奥会,通过北京,看到过去14年里全中国的发展与变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开幕式中不但看到了北京和张家口,看到了天津、哈尔滨、阿勒泰、白山这样的北国风光,也看到了上海、南京、杭州、成都这些位于南北过渡带上的城市,更看到了深圳,一座难以入冬,但也像冰雪运动员一样具备拼搏精神的先锋都市。
直新闻:我们也注意到,因为疫情,或者某些意识形态因素,国内外对于此次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我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出现,但我不予以认同,因为它们算的不是“经济账”就是“政治账”,但实际上对于奥运会,我们要算的是“文明账”,是跳出国家、民族乃至是种族,全体人类文明需要算的一笔账。
在现代奥运会诞生的126年里,奥运会仅仅停办过三次,分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6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940年及1944年。换言之,除了极端的战火,没有什么能够,也没有什么应该阻止人类文明在奥运会上互相认知彼此。
不可否认,当前的全球疫情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此前延期一年举行的2020东京奥运会也因为疫情而付出了不可谓不惨重的代价。但即便如此,东京奥运会也仅是延期,而非停办。无论是出于怎样的原因和考量,在严峻的疫情之下,东京奥运会的最终举办体现了人类向病毒宣战、绝不妥协的勇气和决心。
而在日本东京奥运会之后,虽然疫情依然严峻,但北京有信心举办一场更为成功的冬季奥运会,不是要证明我们在防疫上比东京、比日本更优越,而是代表人类文明证明,在这种跨国际的大型赛事上,全人类可以越来越好。相较于被动的“群体免疫”和“与病毒共存”,人类文明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看到,我们有希望主动消灭病毒,重回疫情之前的世界。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以一场“体育的盛会”这么狭隘的角度来看待此次北京冬奥会,这实际上是当前的疫情之下,给所有因为恐慌而无助、而放弃的人们的一份希望,给那些还没有放弃的人们的一份鼓励。
还记得114年前的“奥运三问”吗?1908年,天津南开中学的学生在观看第四届奥运会的幻灯片前挂出标语问道:“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金牌?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
南开中学的学生提出“奥运三问”的时候还没有冬夏奥运会之分,如果有的话,“奥运三问”也可以是“奥运六问”。而从今天开始,中国完成了全部“奥运六问”,就体育发展的角度而言,新中国可谓是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满贯。
同样从今天开始,我们应当放眼更为遥远的未来。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在于和平竞技,更快、更高、更强从不属于任何一个单独的国家、民族或是人种,而属于全人类,证明我们作为一个物种在这个星球上仍在不断演进。
在北京冬奥会这场伟大的仪式之上,我们证明的不仅是中国人了不起,更是人类了不起,是我们在这场与新冠的世纪角逐中,人类不会输,我们一定会赢。最后,我想说,今天是中国农历新年初四,也是立春,在此我想祝福所有人新春快乐,希望我们今年能看到战胜新冠的曙光。
作者丨张思南,直新闻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