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洵最后回燕北(绝不能让燕洵返回燕北)

《楚乔传》中,燕洵的父亲定北侯是镇守一方的实权人物。随着势力扩大,魏帝疑心越来越重,帝王猜忌的本性驱使魏帝残忍杀害了燕洵一家,酿成九幽台的惨案。燕洵的母亲白笙夫人悲烈地撞鼎自杀,换来了魏帝最后一丝故人情,保住了燕洵一命。

观众悲愤于魏帝的残忍和无情,同情无辜遭到屠戮的燕洵一家。魏帝是这部剧中所有人物悲剧命运的始作俑者。

燕洵最后回燕北(绝不能让燕洵返回燕北)(1)

我把时间节点设在这里。假设燕洵一家的遭遇已经无法挽回,来考虑燕氏一族唯一的幸存者燕洵到底是该留还是该杀?

在古装偶像剧的故事背景中,燕洵这个角色是一个非常好的的人设,前期单纯善良为人重义,后期家门惨遭巨变,黑化成复仇使者,具备了足够的戏剧转折和故事冲突。但是如果把这个燕洵还原到比较真实的政治环境中,一个具备正常政治思维的上位者肯定会考虑一点:绝对不能给燕洵卧薪尝胆和积攒实力复仇的机会。

首先,燕北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燕北的军力和财力都不容小觑。其次,燕氏一族在燕北军民中有很高的号召力。

燕洵不死,所有的门阀世家不管花费多大的力气,也很难完全控制住燕北。燕洵在九幽台事件之后,就是燕北的象征。只要燕洵在,燕北之地就是一块相对独立的割据势力。

燕洵最后回燕北(绝不能让燕洵返回燕北)(2)

但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燕洵黑化之后,他的人生观念和格局彻底发生颠覆。他只有满腔的怒火,只能通过战争和杀戮来平息。他有可能演变成一个战争机器,让本来就脆弱不堪的乱世格局乱上加乱。

这一点也在后面的情节发展中有所体现。燕洵反出长安时,毫不顾及长安普通居民的死活。他和他的手下故意放火,制造混乱。他们希望人死得越多,城内越乱,形势于他们越有利。

元嵩和元淳两兄妹心思单纯,还未了解残酷的政治真相。燕洵被幽禁期间,兄妹俩利用自己手中并不多的势力,尽可能保全燕洵的性命。元淳爱慕燕洵,全然不顾双方之间已经隔着国仇家恨。但燕洵心中已经没有半点情意,他故意授意下属强暴元淳。元淳无辜受难,燕洵其心之恶,同九幽台的始作俑者魏帝又有何区别?

燕洵最后回燕北(绝不能让燕洵返回燕北)(3)

一个人如果背负仇恨,可以竭尽所能向元凶讨回公道,这是一个人的尊严和血性所在。但以杀戮无辜的方式来填平自己的冤屈和不甘,又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在悲剧已经不可挽回的情况下,在百姓和家国天下面前,绝不能放燕洵返回燕北之地,是一个上位者最无奈的选择。

所以,七皇子元彻的政治成熟度要比宇文玥高一些。他觉察到燕洵的反意,还是顾念过往的至交情意,终究是放虎归山。

同样是复仇,燕洵的格局和梅长苏的格局相比天差地别。

燕洵最后回燕北(绝不能让燕洵返回燕北)(4)

可能都是出自网文,《琅琊榜》和《楚乔传》有着相似的配方。《琅琊榜》中的梅长苏,其父亲林燮是军权在握的大帅,母亲是梁帝的妹妹晋阳长公主,一家人同皇室关系非常近。父亲林燮同梁帝一起长大,一起从微时奋斗在大权在握。《楚乔传》中燕洵的父母同魏帝一起长大,魏帝同燕洵的父亲是结拜兄弟,燕洵的母亲白笙夫人是太后的养女。林燮全军被屠,梅长苏幸存下来之后,改头换面拨弄朝堂;燕洵蛰伏三年,最终得以冲出牢笼,举起屠刀向仇人讨回公道。

梅长苏要的是乾坤归位,在朗朗青天下重拾公平和正义;燕洵要的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血债血偿。

燕洵报仇的方法放在江湖纷争中,也许会被谱写成一曲荡气回肠快意恩仇的侠士之歌。但燕洵手中有军队,报仇的方式用战争掀起杀戮,成了扰乱家国天下的罪人。

燕洵最后回燕北(绝不能让燕洵返回燕北)(5)

燕洵后来杀害对自己有恩的仲羽、乌先生,同楚乔恩断义绝,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他的心思,同多疑刻薄寡恩残忍的帝王毫无区别。

梅长苏复仇,要的是讨回公义,他从来没有失去内心的善意和人性。他报仇,绝不牵连无辜。他的仇人谢玉和夏江伏法后,谢玉和夏江的亲人得以保全;在心有余力的情况下,他保全了誉王妃,把怀有身孕的誉王妃送出京城,让这个无辜受累的女子全身而退。冤案平反后,前方战事又起,国家面前,个人恩怨又放在一旁,梅长苏带兵抗敌,拿命保国家的平安。

梅长苏心中家国最重,燕洵心中私人恩怨和权欲排在首位。

燕洵最后回燕北(绝不能让燕洵返回燕北)(6)

从个人情感上对燕洵来说,这些评断颇为不公。但政治的残酷和无情就在于此

。在仇恨无可化解的情况下,燕洵绝对不能回到燕北,这等于是放虎归山,把国家安全置于一个大的火药库 。梁帝可以为燕洵偿命,但国家不能,百姓不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