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元以下的小本买卖(二皮小本买卖)
作者 | 二皮我家世代农耕,并无经济实体或者大的买卖,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条件艰苦、经济拮据,为养家糊口,所以除了耕种几亩薄田外,父母也偶尔做点儿小买卖贴补家用,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1000元以下的小本买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1000元以下的小本买卖
作者 | 二皮
我家世代农耕,并无经济实体或者大的买卖,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条件艰苦、经济拮据,为养家糊口,所以除了耕种几亩薄田外,父母也偶尔做点儿小买卖贴补家用。
印象中我家最早的买卖是“削纺锭”,有时也削擀面杖。当年纺棉织布者居多,纺棉花需要“棉锭”,父亲曾经是做纺锭的好手。悠远的童年记忆里,那辆低矮的箱子形木制“削锭车”,年轻的父亲骑坐在上面,专心致志地用刻刀、旋弓刻制棉锭……
十多年前还有一捆一尺来长的黑褐色“锭坯”,是父亲从山里背回来的坚硬柞木,原来一直放在堂屋房梁上的,不知啥时被母亲搬下来烧地锅做饭用了,这唯一的念想也断了。
既然是农民,在土地上做功夫也不失一个好主意,父母在院子里种过黄烟叶,育过红薯苗儿,小本买卖,红薯苗一分钱甚至几厘一株,收入虽微薄,但因为能换取吃饭的盐醋点灯的洋油,所以父母仍努力地经营着。
父母经营赚取的不光是糊口的毛票子,他们也收获了邻里的称赞和信誉,前些年父亲在世时曾感慨地说过一件事:早年卖烟叶时他曾慷慨帮过一位邻村写字很好的落魄的教书先生,后来在我结婚时那位先生主动上门,帮我们写了很多喜联和请柬,要知道当时那位先生已是闻名乡里的宿儒,尤其是写的毛笔字已成一家了!
父母还在玉米地里育过葱苗儿、打过萝卜种子,带到集市上去卖,因为捶打萝卜种子是在打麦场里,免不了混进去几粒小麦粒儿,那次母亲赶集卖完萝卜种子回来笑骂,说有个主顾挑剔,说我母亲太精明,把麦粒掺到萝卜种子里卖高价……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秋季,原本囤积好了十余捆甘蔗准备来年开春种植,因为父亲出去打工未归而计划搁浅,不得已,母亲一个人拉着架子车开始了南征北战贩卖甘蔗的漫漫征程。前两天在老家母亲还说,为卖这些甘蔗真是想尽了办法拼尽了力气,不但赶会头,还走街串巷。我当时正上学帮不上忙,但我能想象到母亲一个人拉着架子车沿街叫卖的孤零零身影,心里会一阵阵发痛。
更为糟糕的是这些甘蔗由于存放不当,好些已经变质坏掉了,外表看不出什么,其实内心已经变黑。母亲说,她每卖出一棵甘蔗不会高兴,反而提心吊胆,准备迎接下一步主顾们的“换货”和白眼及难听话。
就为了这批难缠的甘蔗尽快脱手,母亲扩大了经营——增加了葵花籽、炒花生等小食品,为此会木匠活儿的舅舅还特地为我们做了一套简易木头“货架”,每每村里晚上有露天电影或者说书唱戏,因为要熬夜,母亲穿着厚厚的棉衣,我帮助她把买卖的家什搬到场子的后侧,玻璃灯笼里的微光,闪闪烁烁地映射出母亲削瘦的脸庞……这是我童年记忆里零星的记忆碎片。
有段时间,我对父母做这些小本买卖却持反对态度,我幼稚地认为在大庭广众之下叫卖是很丢人的事情,尤其是上了初中,这种偏执尤其加重。父亲有几次在我们学校卖咸菜,他从孟岗前街批发来腌制的咸白萝卜,切成小块儿,或者是批发来成坛的腐乳,五分一毛的成块儿卖给住校的学生,在当时普遍贫穷的农村学校,这些廉价的咸菜很受欢迎,生意出奇的好。
我却讨厌看见他,讨厌看见他蹲在学校伙房门口老桐树下的身影;讨厌看见他给学生夹咸菜时谄媚似的笑,甚至去伙房盛饭时都躲着他走……却忘了父亲就是用这赚来的一分一毛支撑了这个贫寒的家。
好在这段叛逆期很快过去了,我懂得了父母操持家务的不易和良苦用心,更加支持和全力帮助父母农忙外的各种小买卖。
小时候我家每年都喂一口肥猪,头年开春买来小猪娃,用麸糠拌上野菜要喂上整整一年,年末杀了卖肉,虽然邻居们都来照顾生意,但仍卖不完,就需要我和父亲一起赶会串乡沿村叫卖。
有一年父亲赶着毛驴儿车,我骑车相跟着,到堤西的纸房、信占村卖肉,我们分工明确:父亲称秤,我负责拿纸笔算账,那回我们转悠了整整一下午才卖完,回去时过了大堤天都黑了,远处传来隐隐的鞭炮声,天边升起了袅袅的绚丽烟花,这时才猛然想起今天是腊月二十三,阴历祭灶小年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父母精神的感召下,我从小养成了勤劳、顾家的好习惯,我串街卖过焦酥糖,春节赶会卖过柿饼、年画,收麦季在城南卖过冰糕,参加工作后还利用假期出门打过工……
面对各种复杂的目光和异样的评论,我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丢人,因为我知道我不是因为穷过不下去了,才去想法挣钱,而这一切是秉承父母的勤劳基因使然,因此,我更感到在当年困难的环境里,父母因养活我们兄妹而做些小买卖才更有意义,在我们的家庭成长史里也更加珍贵!
2022.01.22
(来源:厨娘的诗和远方 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