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以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否定了剥削阶级的旧哲学。

马克思指出: 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根本不同于以往旧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更强调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科学性和革命性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有的也曾提出过实践的概念,但是未能对实践本身及其在哲学、在认识论中的作用作出科学的解释。旧哲学对于社会生活无疑要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实际作用,具有各自的实践意义,但是,它在理论上往往把自己哲学的任务,只归结为对世界的批判和对世界的说明。例如,从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到十九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基本上都是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完全不同。 第一,它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点引入哲学,全面地、科学地论证了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和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第二,它强调自己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行动, 化作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才把自己的学说,称之为 “实践的惟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自己的理论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不仅来自实践,而且随时随地接受实践的检验,这就体现和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可以说,实践性以及由它所规定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生命和灵魂。离开实践牲、科学栓,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无论在什么旗号或名义下,违背了科学性,也就是违背了唯物主义和辨证法,也就不再是马哀思主义哲学主;理所当然地应当加以反对,应当把它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剔除出去。

“实践的唯物主义” 还表明, “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实践是伟大的革命力量,以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为指导、为武装的千百万群众的实践,是无坚不摧。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同时又规定了它革命性。

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马克思指出: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哲学都属于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都具有阶级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其他哲学的共同点。但是在属于哪个阶级的问题上,它们又具有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以外的各派哲学,多数属于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反映了剥削者的愿望,为剥削阶级的地位,利益作论证,这就不能不使它具有狭隘的剥削阶级偏见,少剥削阶级哲学力图把自己打扮成 “全民的” 、 “超阶级” 、 “无党性” 的哲学,其实这却恰恰暴露了它的阶级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虚伪性和欺骗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完全相反,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反映了无产阶级从而也反映了整个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是以铲除一切剥削制度,消灭包括无产阶级自己在内的一切现存阶级,实现以全人类的解放为目的的共产主义事业,除此以外再也没有别狭隘私利。因此,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没有任何必要隐瞒自己的阶级主张、掩饰自己的阶级面貌:公开申明为自己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公开自己的阶级性,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而革命性则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离开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就会为狭隘的私利所蒙蔽而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只有坚持科学精神,才符合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才能体现无产阶级的阶级性。正如列宁所深刻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者之所以具有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 (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 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是偶然地结合起来(即不仅因为学说的创始人本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 ,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

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