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不改姓(古人的改姓为哪般)

姓氏对于一个人,一个家族的意义非凡,古话说“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历史也曾留给我们关于捍卫姓氏与改变姓氏的实例。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古人会痛痛快快地改姓,“身段”也比我们想象得柔软许多。

北齐天保末年,太史令奏“今年当除旧布新”,消息传到皇帝高洋耳中,他惴惴不安,想到邺下尚有诸多前朝的元氏之人,故而招来自己的姐夫,前朝宗室元韶试探地问:“汉光武何故中兴?”元韶因言“为诛诸刘不尽。”正撞在了高洋的枪口上,也因此给自己的家族引来了灭门之祸。据《北齐书·元韶传》中所录:“前后死者凡七百二十一人,悉投尸漳水”。一时间,因鱼食尸骨,都下无人再敢食鱼。

但当年留在东魏的元姓之人并没有因为这场灾难而被团灭,有一疏宗元景安逃过了此劫。纠其原因,则与七八年前的一场改姓风波有关。

在北齐的天保初年,高洋毒死了东魏孝静皇帝元善见,又清洗了一些元帝室中拥护前朝的亲近宗室。

古人为什么不改姓(古人的改姓为哪般)(1)

东魏元善见天子冢

元景安本是北魏陈留王之后,眼见亲族被诛戮,为了保全自己,便欲改姓高氏。他的堂兄元景皓听说后,十分愤然,怒斥其:"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但元景安闻言并没有为自己的改姓感到羞愧,反而把这话告知了朝廷。事情的结果可想而知,元景皓被诛,家属徙往彭城。元景安则以忠于新朝之功独被赐改姓高氏,不仅当时逃过了屠戮,在北齐时期躲过了元氏灭门的惨案,更是神奇地一直活到北周平齐以后…

一则小故事,让人对改姓之事陷入了沉思…

当适逢变故时,是“宁为玉碎,不逐他姓”,守护祖宗姓氏的尊严与传承,还是“苟且偷生,改姓求存”?

相信每个人的选择是不同的…

活下去是最重要的事情。

从中华传统的血脉传承上来看,改姓虽然没有传承祖先的姓氏,但却使得血统得以延续,较之血脉和你的DNA,姓氏在生死面前反而成为一件血色的外衣。

虽然历史让我们看到古人用生命捍卫姓氏的情况发生,但同样,在古代改姓之事并非个案,并且十分常见。这其中,除了避讳引起的改姓,荣耀的帝王赐姓外,还有很多都是为了切实利益的自行操作,因避祸避仇引起的改姓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改姓都如前文所见那般令人羞愧不齿,有忘祖之嫌呢?答案并不肯定。

古人注重传承,并且有强烈的宗族意识,即使改姓,也在用不同的方式传承着祖先留下的羁绊,让祖先的过往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甚至在设法缔造更为强大的宗族…

以名代姓

以祖先之名代替先祖传承下来的姓氏,是避难改姓里常见的一种方式。

胥童,是春秋时期晋厉公时代的外戚,也是晋厉公十分宠幸的心腹之臣,曾助厉公诛杀“三郤”,并劫持栾书、中行偃,希望帮厉公除掉后患,可惜晋厉公当时心软,未加屠戮。不久栾书、中行偃便反抓了厉公,又杀掉了胥童。胥童的后裔子孙族人为避祸逃难,此后便以胥童的“童”字为姓。

此类改姓方式不仅仅存在汉人之中,在少数民族的改姓里也十分常见。

在今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北20公里外的山区,有一出姓家族,根据家谱所传,其实际为蒙古族成吉思汗手下第一猛将木华黎的后人。

出姓来源于木华黎后人纳哈出的名字,元末明初之时,纳哈出投降了大明,死后其长子察罕因“蓝玉案”牵连致死,当时其次子福家奴正在福州御倭,听闻长兄被诛,担心受到牵连,便弃职归田,隐姓埋名于惠安的荒郊野岭里。他取了父亲纳哈出的“出”字为姓,以“燕山”为郡号,以示永世不忘先祖是蒙古族英雄。

古人为什么不改姓(古人的改姓为哪般)(2)

木华黎家族墓

古人为什么不改姓(古人的改姓为哪般)(3)

木华黎家族墓

古人为什么不改姓(古人的改姓为哪般)(4)

木华黎家族墓

拆字增减

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当初因李陵之事受到牵连后惨遭宫刑,传说他的两个儿子便采取了改姓隐居的方式。为了有效地避祸,但又不斩断与父亲之间的关联,兄弟俩各取了父亲姓氏“司马”中的一个字,在此基础上进行笔画的增减。

兄长司马临取了“马”字,并在左边加了两点,变为“冯”,弟弟司马观则取了“司”字,在左边加了一竖,变为“同”。

巧合的是,在今司马迁祠与传说之墓所在的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徐村之中,居民便主要由“冯”姓与“同”姓两姓人组成,两姓亲如一家,却从不通婚,他们被认为是司马迁的后裔。

古人为什么不改姓(古人的改姓为哪般)(5)

司马迁墓

古人为什么不改姓(古人的改姓为哪般)(6)

司马迁祠

如果传说属实,那么从古人的改姓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所改新姓与旧姓之间的关联,也不难想见古人在改姓的同时仍然不忘祖宗的初衷,旧姓所孕之新姓,是为了旧姓之人的未来而生。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很多姓氏的主脉和支脉之中。

孙姓,其中一源源于子姓,出自商纣王的叔父比干。商末之时,比干因直谏纣王而被杀,其子孙避难改姓时,便将子姓改为了孙姓。孙字本就表示的是子之子,所以由此而来的孙姓,寓意明了,或可解释为,子姓之后。

增加笔画的方式在改姓中十分常见,而与之相对的便是减少笔画而改姓的情况。

束姓,是一个比较冷门的姓氏。其源于西汉大傅疎广的“疎”姓。“疎”字,一说同“疏”,也写作“踈”。《晋书》中记载:“束皙……汉太子太傅疎广之后也。王莽末,广曾孙孟达避难,自东海徙居沙鹿山南,因去“疎”之“足”,遂改姓焉。”孟达作为束氏的始祖,在逃难中避祸改姓,因而将祖先的姓氏从写法上去掉了一半,但保留下来的部分却也将祖先的姓氏用另一种方式记录了下来,反推之下,“疏”字则不及“疎”与“踈”的写法,更能反映出先祖的姓氏。

不论是增加笔画还是减少笔画的改姓,古人对先祖的追忆思想不尽相同,而改姓所产生的背景,也多是家族遭难后,为了生存的目的不得已下进行的操作。

近音异字

另一种较为常见的改姓方式,是采用同音、近音、形近字来取代原有的姓氏。

按宋代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中载,有:

“五氏,本伍氏,避仇改为五。”

“郳,避仇改为倪”

……

诸如此类,便是同音、近音、形近字改姓的情况。

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岳飞因莫须有的罪名被问罪后,其后世子孙迁徙避祸逃往江西、广西、广东韶关一带,过程中,他们以同音字“乐”取代了“岳”,以此将自己与祖先的姓氏关联。

古人为什么不改姓(古人的改姓为哪般)(7)

岳王庙

当然,现今的乐姓,不全是岳飞的后人。

乐姓是一个相当古老的姓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乐姓便已存在。著名的将领乐羊、乐毅,都是这个家族所出的名人。三国时期曹魏的 “五子良将”之一乐进,也是这一古老姓氏的传人。

但乐姓,也是一个多元化的姓氏。钱文忠先生的《百家姓》里提到,古语说:“乐Yuè乐lè一起走,同字异音分汉蒙”。换言之,便是乐作为汉人的姓氏只有“Yuè”一个读音,但蒙古族改姓的乐,则读为“lè”。

去邑留国

关于“去邑留国”这类改姓,三国时期曹魏“五子良将”的另一位——于禁,其姓氏来源便与此有所关联。

在古汉语里,今日的耳刀旁是“邑”的形象,象征得是城池,故而古国中有很多名称是由耳刀旁组成的。

于姓的一源,源于周武王之子姬诞的封地邘国,因邘国后来被郑国所灭,失去了土地,没有了城邑,后世子孙避难时便以失去城邑的“于”字为姓。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贝姓之中。

贝姓,其一源来自于姬姓。当初周文王的庶子召公奭的后代召公康,受封于巨鹿的甘泉浿水,最终建立了郥国。郥国后被齐桓公所灭,同样失去了城邑,郥国的遗民 便以“贝”字为姓,视召公康为始祖。

用姓氏来怀念故国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黄姓,有黄国的后人;汪姓,有汪罔国的后人;覃姓,有谭子国的后人…

古人为什么不改姓(古人的改姓为哪般)(8)

与取封国之名改姓类似的情况,还有从祖先的谥号之中选取姓氏。

例如平姓,其一源为元太宗英文皇帝窝阔台长子元定宗简平皇帝贵由的后人。因为子孙避祸,故以先人谥号中“简平”中的“平”作为姓氏,传承至今。

2020年,新的百家姓统计最多的姓氏为“王”姓,而这个典型的大姓,来源甚广,在多种来源中不乏有避祸改姓的情况存在。很多来源的王姓,本身取自“王族”,“王家”,“王子”这类寓意,是昔日的王族之后纪念自己出身的一个姓氏。

国已破,家安在?纵使故国不堪回首,也依旧在亡国人心中,烙印在他们的姓名之前,并有世代传承的子孙们去将新的姓氏发扬光大。

重获新生

与采取祖先的封地、故国相比,有一种避难改姓的方式似乎与祖先的渊源少了许多。

苗姓的始祖贲皇,是若敖氏之后,原为芈姓,斗氏,为楚国令尹斗越椒之子。其父斗越椒因叛乱而死,斗氏因此惨遭灭族,若敖族的大部分势力也都被消灭。贲皇逃出后,躲到了晋国,并受到晋景公的重用,被誉为晋国“八大良臣”之一。因其采邑于苗,所以贲皇在避祸改姓时以食邑为氏,称苗贲皇。后世子孙便以邑为氏,称苗姓。

还有一个非常知名的故事是关于田姓的始祖田完。

田完为春秋时陈国厉公之子,妫姓的后人。其父得位时串通蔡国人,杀了桓公鲍及太子免,但赦免了桓公另外三子,后桓公余下的三子对此事怀恨,便又设计杀了厉公。此后,陈国的继承权回到了桓公一脉,而厉公之子公子完与继承权则失之交臂。

到陈宣公二十一年,因宣公欲立嬖姬所生之子妫款,乃杀其太子御寇。公子完与御寇素来交好,惧祸及己,于是奔逃到姜姓的齐国。齐桓公很赏识公子完,但公子完拒绝了他给的高位,最后做了工正,被封于田地。因避祸改姓,公子完以陈字为田氏。其子孙就以采地为氏,称为田姓。不过按清代的《姓氏考略》中,也有说法“田陈声相近,故可互称”,属于音近改姓。但不论怎样,公子完改姓的初衷,的的确确是因为从陈国逃难到齐国所致,只是戏剧性的情节在古代的谶纬渲染中变得耐人寻味。

几代以后,田氏代齐,成为了齐国真正的主人。到齐国灭亡,齐王的后裔为避仇家,改姓为王氏,史称“元城王氏”,便是后来新朝的开国皇帝王莽的先祖。另一些齐田氏之后,汉时徙至京兆房陵,以次第为氏,有第一至第八,后很多改为单姓"第"。

由陈国经历起落,到在齐国开始新的生活,再到田姓的崛起和后世的改姓…田姓的由来,突显的似乎不是与先祖过去的联系,而是一种对新生活的开创。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她依旧延续着祖先更为重要的血脉概念,放在现代的遗传学观点中,是DNA得以遗传。

同时,在陈国亡国后的百年,陈国的血统在齐地重新成为了一方霸主,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陷入低谷,又于王莽当权时认祖,田姓的故事,几起几落,传承至今,只是诸多姓氏故事的缩影,盛衰的转换也是历史的必然。

古人为什么不改姓(古人的改姓为哪般)(9)

王莽九庙遗址

提及王莽,便想说说他手下的大将甄丰。甄丰曾是王莽手下的得力心腹,也是最早欲拥王莽上位的人物之一,曾因功屡有加封,位尊权重,名利皆满。但居于高位的人总有不踏实的地方,甄丰便是如此。

因惧怕其他汉室宗亲与天下豪杰,他与王莽的其他心腹一起排挤想要进位之人。但与其他人不同,甄丰一向刚强,所以王莽很快察觉到他不高兴,故而假借符命文辞,把甄丰调任为更始将军,让他跟卖饼儿王盛地位相等。彼时,甄丰父子表面上没有说什么。但甄丰的儿子甄寻时任侍中京兆大尹,又因为想要娶汉室皇后为妻不成心生怨恨,便令人制作了符命给自家升官。王莽第一次也没有多说,给了甄丰职位,但甄丰还没有起行,甄寻又制作了一道符命,并且将娶皇后的事情摆在了明面上。这下可惹怒了王莽,于是王莽派人抓捕甄寻,却让甄寻逃跑了,最后甄丰自杀,甄寻在一年后落网,又牵连出诸多家族,死的死,流的流…

甄寻的家族最终被驱逐到三危山,后汉光武帝中兴汉室,甄家的后世子孙族人为避祸,便以流放地名改姓为危。

耻于同姓

除了避仇避祸改姓,古人的改姓还有很多种类,如避耻改姓,趋荣改姓,收养改姓,冒姓等等。

《旧唐书》中记载:

李抱玉,武德功臣安兴贵之裔……代宗即位……抱玉上言:“臣贯属凉州,本姓安氏,以禄山构祸,耻与同姓,去至德二年五月,蒙恩赐姓李氏,今请割贯属京兆府长安县。”许之,因是举宗并赐国姓。

从记载中不难看出,这次安氏大规模改姓的背景发生在安史之乱后,抱玉祖上是粟特人,乃昭武九姓之后,与安禄山所姓的安属于同宗。肃宗李亨曾在至德二年要求“宫省门带‘安’字者改之”,可见因安史之乱对“安”的厌恶。抱玉的初次改姓,便发生在同一时期。

古人为什么不改姓(古人的改姓为哪般)(10)

大明宫丹凤门遗址

古人为什么不改姓(古人的改姓为哪般)(11)

唐长安宫殿微缩模型局部

而到代宗时代,抱玉再次上言请求改变籍属,一来是因为安家世代忠良,深受李唐庇荫,无法容忍家族出现安禄山之辈蒙羞;二来应是在时代大背景下想与胡划清界限,以求得家族自保。最终,安氏得到李唐帝王所赐国姓。

事实上,安禄山虽然是昭武九姓之后,却原不姓安,安禄山本姓是昭武九姓中的另一姓氏——康,之所以改为安,则是因其母亲改嫁安延偃后才有的,应属于收养改姓。

古人为什么不改姓(古人的改姓为哪般)(12)

北周安伽墓围屏石榻局部

改姓是否真的是忘祖?笔者以为不然。因为为生存发展而改姓,确实有效达到了血脉的延续,宗族的壮大,而很多改姓的本身,也将原始的姓氏用另一种方式纪念了下来,并不曾忘祖。

复姓

在今日的一些村庄,尚留有很奇特的风俗。当地的村民们生前一个姓,死后则以另一个姓氏立碑起坟,入于家谱宗庙,而死后之姓中,不难发现前朝王族之姓。

他们出于何种原因,从何时起开始守护这种生死之别的秩序,祖上又是何人?或许不是所有都能追本溯源的,但唯一一点,是传承一直在延续…

这样的情况,在历史里也有迹可循。

明代的内阁大臣吕夲,原姓李,据其奏疏中所言,家谱中便有要求后世子孙“生则从李,没仍为吕。倘后子孙有出仕者,奏复之。”的说法。

复姓,是与改姓相对的。自明初始,明廷即允许因过继、乞养、入赘等方式而改从他姓者恢复原本的姓氏,但对于不同身份的人,复姓所履行的手续与条件多有不同。复姓的目的,除了理清个体族姓的源流和归属,也因明代理学而盛,而对于复姓的个体和整个宗族而言,更有着共荣互利的相互作用。

隆庆三年,明廷规定,“京堂官奏复本姓者免行查勘准复”。吕夲便于次年提交了复姓申请,成功复姓为吕。

吕夲的家族当初为何改姓为李,据其称是因祖先报名定籍之时,记录者因吕李音近给写错了,赶上明初政策严格,更名易讳稍有不慎可能会有杀身之祸,所以未及修改,便冒姓为李。

他所提供的原姓证据,除了自称的家谱中记载,还有他在母忧去职还乡后,看到的老乡兵部尚书吕光洵的家谱。这些是否为真,在免去审核又时隔多代以后,难以证实,但其复姓之因却无法与中华传统的宗族理念剥离。

简单来看,吕夲的复姓是一种认祖归宗的表现,但同时,这也是个体与宗族之间的一种互惠。

吕姓在新昌,算一大姓。古人注重家族势力,特别是在唐代以前,个家的荣辱于整个世家族群的荣辱而言,显得微不足道,反而世家的庞大势力会成为一人一家的后盾,在没有科举的年代里,“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足”是世家大族造就的垄断,也是形成“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的原因。吕夲复姓的背景,距离严嵩的倒台离世并不远,从一方面来看,吕氏家族成为了这位昔日严党之人的后盾。

而曾经作为严嵩党羽的吕夲,是个仕途通顺之人,其官场的人脉可想而知,即使冒改姓吕,对吕家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能登上那么高的官位,也属能人,可以给家族添光。

中华姓氏传承千年,博大精深,是我们探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重要的依据,她不仅影响着我们本国,也同样影响着周边的许多国家。每一个姓氏都有着漫长的演变故事,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不再用避难避祸改姓的我们而言,更应珍惜,将姓氏的文化,好好传承下去。

本文原载于《中华遗产》2021年10月

特别策划期刊《中国姓氏专辑》

原名《改姓,一切为了祖宗》

全文有所增减修改

古人为什么不改姓(古人的改姓为哪般)(13)

古人为什么不改姓(古人的改姓为哪般)(14)

相关阅读

承前启后的献陵 开国皇帝一生的侧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