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是怎么评价刘备的(历史上真正的刘备)

《三国演义》作为拥刘反曹的小说,一直以来刘备都被塑造成充满仁义道德的“圣人”形象,然而如今的人们却对刘备嗤之以鼻,认为他是假仁假义的伪君子。以至于网上至今流传着,二十岁以前崇拜刘备,三十岁以后喜欢曹操这种话。那历史上真实的刘备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到底是真仁义还是伪君子?本期让我们根据史料还原一个不为人知的刘备。

历史人物是怎么评价刘备的(历史上真正的刘备)(1)

时至今日,相信绝大多数人对三国时期的了解,还仅仅停留在《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或是电视剧版的《三国演义》,但不管你看的是书还是演义,都肯定能感觉到里面作者对蜀汉深深的偏爱。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刘备过于忠厚老实,遇到事只会哭哭啼啼或者一顿嘴炮,而这样的他却偏偏有一大群能人甘愿为他卖命,因此显得十分的诡异,以至于鲁迅先生对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和诸葛亮都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可见连鲁迅先生都觉得罗贯中把刘备和诸葛亮写得太完美,完美的就像假的一样,那既然如此历史上真实的刘备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历史人物是怎么评价刘备的(历史上真正的刘备)(2)

首先让我们从刘备的出身说起,虽然大家都知道刘备跟汉献帝是亲戚,还有他早年间只是一个卖草鞋的,然而这些并看不出来一个人的性格,但事实上《三国志》对刘备的性格有着详细的记载。首先刘备早年间曾跟随著名大儒卢植学习,然而有名师教导的刘备并不喜欢读书,史书记载他:不甚乐读书,喜狗马 音乐 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於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

历史人物是怎么评价刘备的(历史上真正的刘备)(3)

由此可见刘备年轻的时候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一样的喜欢骑马遛狗,穿漂亮衣服,但他还喜欢结交豪侠,以至于当时许多有钱人非常欣赏他,甚至还给他重金打赏。然而刘备拿了人家的钱后并没有给自己,而是转手给了他结交的豪侠们,而这便是他日后能够和关羽张飞结拜的根本原因。而后来刘备刚刚起事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各大诸侯手下的雇佣兵,但就算是这样跟他一起共事的诸侯们也对他称赞有加,袁绍说刘备弘雅有信义,太史慈在孔融被黄巾军围困之际第一个找到的也是刘备。他当时称刘备有仁义之名 能救人之急,而刘备后来也的确亲率部队前去解救孔融。

历史人物是怎么评价刘备的(历史上真正的刘备)(4)

再后来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可见在历史上刘备就算在对手眼里也算得上一号人物,那既然如此人们“黑”刘备的依据究竟是什么呢?其实究其根本只有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当年刘备被曹操大军追击时,诸葛亮建议刘备攻打荆州的刘琮,但刘备却因为自己曾经和刘琮的父亲刘表的关系下不了手,甚至刘备只是在城下喊刘琮出来说句话对方都不敢露头,于是刘备只好转身前往江陵。然而就在他走的过程中不断有老百姓一路跟随他,最后到当阳时已有十万人之多,而受此影响刘备每天只能走十里路,眼看着就要被身后的曹军给追上了,于是刘备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但他自己却没有上船,而当别人问他今虽拥大众 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 何以拒之的时候。他却回到道,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历史人物是怎么评价刘备的(历史上真正的刘备)(5)

但紧接着得到消息的曹操,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及於当阳之长坂,可以说曹操是卯足了劲要逮到刘备。于是这时的刘备,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诚然单看这一事迹刘备的确是显得有点顾头不顾尾,因为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曹操连辎重都不要了,摆明的是只想抓刘备一个人。而既然如此刘备只要自己先跑了不就行了吗,这样曹操抓不到他自然就不会伤害平民了,但你要这么想的话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你要明白追刘备的不是别人而是曹操,曹操是怎样的人三国志同样有记载。太祖(曹操)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 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而(崔)琰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

历史人物是怎么评价刘备的(历史上真正的刘备)(6)

这里的孔融 许攸大家肯定不陌生,他们的死因都是辱骂曹操,不仅如此曹操在三国时期制造出来有史可查的大屠杀,就足足有十次之多。例如初平四年东征陶谦时屠彭城、傅阳、取虑、睢陵、夏丘,兴平二年屠雍丘,建安三年在征吕布的战事中屠彭城,建安九年击败袁尚后屠雍城,建安十二年北征时屠柳城,建安二十年西征时屠河池,而这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徐州大屠杀。据《后汉书》记载,凡杀男女数十万人 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 无复行迹。那现在再让我们回到刘备这来,刘备跟曹操打交道这么多年,难道他会不知道曹操是个什么脾气,因此他之所以明知带着百姓走不快,也依旧固执的要跟百姓一起走,就是因为他害怕曹操也来一出大屠杀,至于最后他丢妻弃子也是他为自己的固执付出的代价。

说完这件事再来说第二件事,那就是刘备与刘璋之间的矛盾,公元211年,占据四川的刘璋邀请刘备入川一起打张鲁,然而刘备最后却反戈一击打败了刘璋并由此占据了四川。因此有人说刘备背信弃义是个阴险小人,然而看了这么多,诸位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三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礼崩乐坏,白骨遍野,战乱频频。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的代名词,而刘备 曹操 孙权作为后来三分天下的人,说不好听点就是割据一方的军阀,而军阀在乎的永远只有自身的利益。就拿上面的屠杀来讲,孙权破江夏时也有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 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的记载,除此之外在对待他人上,死在曹操手上的英才不知几何,就连给他看病的华佗都难逃一死,而孙权更是把陆逊给活生生气死。

历史人物是怎么评价刘备的(历史上真正的刘备)(7)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刘备,纵观三国志没有一处记载刘备屠城,同时就算是刘备占了刘璋的地盘后,也仅仅是把他迁到荆州居住,还给他加了个振威将军的名头,并且还给予他大量的金银财宝。而诸位纵观历史,但凡是夺人基业的有哪个不是心狠手辣,但偏偏刘备能够善待死敌。

历史人物是怎么评价刘备的(历史上真正的刘备)(8)

再举一个例子,当初刘备因关羽之死攻打东吴,而领走时他派遣黄权留守江北,但后来刘备打败而逃,使得黄权被东吴断了后路,最后黄权陷入了既不能回国,也不能投降东吴的窘境,而他思虑再三后选择投降了曹魏,然而尽管黄权投了曹魏,也没有为了保全自身诋毁蜀汉,甚至连曹丕问他为什么投降魏国时,他的回答也很耿直。直接就说自己是进退两难没办法才来的,而另一边刘备在得知他投降的消息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还说了这样一句话,孤负黄权 权不负孤也,而最后当邓艾进攻绵竹之时,黄权的儿子黄崇也随着诸葛瞻战死沙场,最后我们再来看当时已是魏国官员的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刘备唯一的赞赏,先主之弘毅宽厚 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 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不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古语云君子论迹不论心。

历史人物是怎么评价刘备的(历史上真正的刘备)(9)

刘备虽然也干过在我们看来不太光彩的事,但比起曹操和孙权的所作所为,刘备就凭自己守住了最后的底线,从来没有滥杀无辜和残害忠良这一条,就已经在行动上证明了自己的仁德。因此对他来说,他既不是演义里的烂好人,也不是现代人口中的伪君子,他没有比别人好多少,只是在乱世中守住了本心而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