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nheiser头戴耳机使用说明(世界高品质麦克风和耳机品牌)
音平商城提示:本文图文较长,需要耐心阅读
SENNHEISER(森海塞尔)这个品牌对于大多数音乐爱好者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小到耳机上使用的耳塞,大到让人梦寐以求的麦克风,都有很多让大家津津乐道的出色产品,不过大多数人对于Sennheiser的发展历史并不是非常了解,从刚开始一穷二白的艰辛创业,到如今的辉煌,Sennheiser走过了将近六十年的风雨历程。
Fritz Sennheiser
1945年5月的一天,年轻的Fritz Sennheiser带着7只工艺精湛计量精密的电压表,乘兴踏入了西门子公司汉诺威分部,从这时起,fritz就乘上了西门子的顺风船,开始谱写他成功序曲的前奏。Fritz Sennheiser在柏林大学研读电子工程学期间,曾协助Heinrich Hertz技术学院Vierling教授研究一种回响器,为当时的奥运会庆典作处了突出贡献。Fritz获博士学位后,与Vierling教授一起在汉诺威技术学院建立了“无线电与电声研究术研究所”,不幸的是该所在二战期间被炸毁。在二战后的德国,几乎所有的研究机构都相继关闭,这给Fritz的研究工作造成了不可阻挡的冲击,由当初的50多人减少到了7人。
labor w
就在此时,剑桥大学向他发出了研读博士后课程的邀请,但是他婉言谢绝了,因为他不希望自己仅仅是一位学院主义者,决定继续租用几间空房,建立了“labor wennebostel”实验室,简称“labor w”。很幸运的是,英军在二战后撤退时留下的一些生产设备和测试仪器,成为他生产那7只精密电压表的好帮手。
MD 2
在二战期间,欧洲战场上有一种称为“电子巨人”的指挥设备,上面装有一种供无线发射用的麦克风,其型号为md1,供应商是西门子公司。md1的生产商在战火中不幸被摧毁。由于frizt和他的7只电压表给西门子人留下了良好而又深刻的印象。于是主动将md1的复制任务交给了“labor w”。可以说,这是“labor w”命运的转折点,他们在精心复制md1的过程中,也学到了不少工程技术知识,提高了独立设计能力。直到1947年,labor w实验室成功推出自己的一代产品md2,由于品质优良而且胜于md1,它很快在电台及录音界流行起来,“labor w”也开始借助西门子的力量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网络。
受md2成功的鼓舞,“labor w”人开始热情洋溢地投身于电声事业。生产规模和销售网络不断扩大,迫于市场的压力,“labor w”很快走上了公司化的道路。fritz教授在纯技术与商业行为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但他认为商业与技术是截然不同的,工程师要有充分的自由,而商业行为就不只是能推销产品,更重要的是推销一种思想。
Sennheiser的许多产品如话筒、无线传送设备和助听器方面的特殊配件等早在50年代就设计生产并且沿袭至今。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Sennheiser的出色之作
MD4
20世纪40年代,所有的生产企业在制造麦克风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尽可能的让麦克风拾音头保持全指向性,也就是说,使麦克风对声音更加敏感,令来自任何方向的音源能量均能够被拾取。1949年,labor w研制出MD4型麦克风,它能够在吵杂环境中有效抑制声音回授,降低背景噪音。这就是世界上一款抑制反馈的降噪型麦克风。
MD21
1954年,Sennheiser推出了md21动圈式采访麦克风,其采用磨砂金属表面设计,品质超群,具有极强的风噪声和砰噪声抑制能力,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也能正常工作,这支麦克风沿袭至今仍被广泛选用,其返修率仅为0.4%,这足以证明其超常的可靠性。
1957年,Lab W 同德国广播公司NDR合作,专门为电视和舞台应用开发出了RF射频无线系统。从1958年起,这套系统在德律风根的名下投放市场,名为“Mikroport系统”。
1958年,Mikroport无线系统问世了,它由一支手持麦克风和一个袋装无线发射器组成,被电视演播厅和舞台演出广泛选用,熠星们告别了表演空间受制于麦克风线的历史。同年,“labor w”更名为“Sennheiser Electronic”,次年始创世界一支立体声麦克风mds1。
MDS1
1961年,德国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上,Sennheiser推出了MK102型和MK103型麦克风。这两款麦克风诠释了一个全新的麦克风制造理念——RF射频电容式麦克风,即采用小而薄的振动膜,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同时能够保证出色的音质。另外,这种麦克风对电磁干扰非常敏感。它们对气候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能,非常适用于一些全新的领域,例如,探险队使用,日夜在室外操作,面对温差极大的、气候恶劣的户外条件,该麦克风仍然表现出色、未出差错。
1962年,Sennheiser研制出一种供电影电视专用的强指向性枪式电容麦克风,这是继1956年推出md82枪式麦克风后的第二部杰作,使“Sennheiser Electronic”一举成名,找准了市场定位并独占鳌头。研究人员兴致高昂,Fritz Sennheiser抓住时机,重奖了研究与发展中心一批业绩卓著的科技人员,同时将每年营业收入的11%用于研究与发展中心,几乎超出了其他同行的2倍多。
MD214
1965年,Sennheiser尔推出了颈挂式麦克风的改进型号MD214。对这款麦克风的性能测试是在无线电工程学院进行的,结果显示,人类胸腔所固有的共鸣效果在700Hz的范围时会对颈挂式麦克风的频率曲线产生影响。为此,新开发的麦克风将其频率范围降低了6分贝,这样使声音反射系数线性化。MD214成为了有史以来最获成功的颈挂式麦克风。几乎没有一个电视熠星不喜欢用MD214,他们不必手举麦克风还可以在舞台上自由走动,只是这种麦克风需要同一个“Mikroport”无线发射器配合使用。
MK12
1967年的汉诺威博览会上,Sennheiser推出了一只专业级别的领夹式电容麦克风MK12。它采用MH124或者是MH125RF射频电容模组,频率响应的范围宽至20Hz至20000Hz,从而优化了颈挂式麦克风的高频响应。MH125RF平衡模组需要AB制式的电源,而Sennheiser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从此这便成为了行业标准。
HD414
1968年,首支开放型立体声hi-fi耳机hd-414,以其佩带舒适,音质表现自然和价格优势,体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技术性,并且创下了数百万只的销量。这个奇迹吸引了来自目前的资历深厚厂商,都希望能同Sennheiser合作并取得“open-air headphone”认证,不过后来只有Sony公司以其Walkman的优势得以通过。
MD421
60年代是Sennheiser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年代,md421取得了目前性的成功。早在1965年,法国总统查尔斯戴高乐访问德国的演说,就是通过md421向全世界发布。从此,这只麦克风领域的里程碑产品销量一举突破35万只。
1969年,在当年的消费电子展上,森海塞尔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假人头。 早期的虚拟人头录音(在一个头部大小的木球中使用两个麦克风)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虚拟人头“奥斯卡”的造型如此自然,以至于在通过耳机收听录音时,不仅可以区分左右,也可以分清前后、上下方发出声音。
MKH816
随着电视进入千家万户,观众的期望越来越高,影视熠星和制作人对器材的要求也更加苛刻。在好莱坞,几乎集中了世界上高品质的电影专业人士,他们的技术要求往往让人生畏,谁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谁就可取得目前胜利,这几乎是一条“黄金准则”。正因为如此,mkh816超心型强指向性麦克风在1987年获得“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工程技术奖,即资历深厚的Oscar奥斯卡奖,此款麦克风在之后的10年里,一直畅销不衰。
MD421
Sennheiser专门为音乐家设计制造的一款麦克风,曾在1967年的消费者电子产品博览会上展出。黑色与金色相间的MD409型是典型的立式麦克风,它的平面设计形状堪Sennheiser的出色之作,而和它类似的MD415主要是一款手持式麦克风。它是最坚固的话音麦克风之一,其重低音外壳全部是纯手工制造,然后镀金。这两款超心型麦克风很快便成了音乐家们的理想选择。他们对MD421的钟爱与日俱增。后来Sennheiser又推出了黑金相间的MD421豪华版,其产品手册中称它为“闪耀的金光”
1976年,Fritz Sennheiser的儿子Jorg Sennheiser作为一个股东加盟Sennheiser Electronic,组建成了Sennheiser Electronic Kg。Jorg Sennheiser博士在苏黎世理工学院时也修读电子工程学,从小在家族的商业熏陶下长大,毕业后就职于西门子集团,吸取了不少先进的管理经验,他认为科技只是工具,目的是为改善人类生活提供方便,而不是制造难题。
Jorg Sennheiser & Fritz Sennheiser
1982年,Fritz 将掌门之位传给了儿子Jorg,Jorg完全接替Fritz的经营管理权。同年,森海塞尔开始生产无线麦克风,这为森海塞尔在接下来几年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MD431
1978年,Sennheiser又推出心型动圈式MD431舞台麦克风,人送绰号“潜能”,它拥有成为表演熠星的潜质。为了自然地再现乐器的曼妙声音和独奏的特殊音质,工程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测量和改进工作来创造更加适合的频率响应。这只坚固的麦克风声音干脆、毫不含糊,对操作噪声也有很强的抑制性。冲击声过滤器可以确保舞台上的低频噪声不会影响声音的出色再现。
MD429
随后推出的超心型MD429“音棚之声”则是专门为演播厅设计开发的产品。它的近讲效果与指向性麦克风类似,但这种效果和对噼啪声的敏感度都被降到较低。其另外一个品质特点是:由于采取了更加复杂的弹簧悬吊系统,麦克风的操作噪声也大大减弱。
HD/IS 850
随着rf无线麦克风的发展,人们也渴望无线耳机的诞生,然而当时没有获批更多的频段。不过低廉的红外发光二极管为这项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从1976年一套红外耳机hdi/si406的诞生到1993年世界上首套数字红外线耳机is850的问世,hi-fi红外技术登上历史高品质。
针对飞机驾驶室既是高噪声环境,而又对安全条件要求很高的情况,Sennheiser工程师发明了noise gard抗噪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将噪声相位反相180度,与电子系统产生的抗噪声anti-noise相互抵消,这样噪声至少减少10db。时至今日noise gard都还是Sennheiser的专利技术。
1987年,森海塞尔MKH 816 枪式麦克风获得了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这一年,森海塞尔在布格多夫(Burgdorf,森海塞尔的第二家工厂,位于瑞士)的耳机生产突破一千万只,但是迫于成本压力,利润空间在逐渐萎缩。
Orpheus
1991年,Sennheiser推出orpheus耳机系统,所到之处无不称赞orpheus是世界上较好的耳机,它由静电耳机he90和单放大器hev90组成,制造商几乎集中了人类所有的电声技术精华与音乐鉴赏智慧,可惜这套音响珠宝只向目前限量供应300套。之后演化为he 60/hev 70,静电耳机he60和纯甲类放大器hev70属于黄金组合,虽然与orpheus相比有所不及,但也被广大的高品质录音师和发烧友尊为“大师”,于1994年获得“金耳朵”奖,之后,hd565 ovation和hd475e先后在1995年、1006年获此殊荣。
Neumann
1992年,德国的另一个威震目前的麦克风制造商Neumann被Sennheiser兼并了,将生产线由柏林迁到了文莱波斯特。这可谓如虎添翼,Sennheiser Electronic Kg在传声技术领域的地位更加巩固了。从1988年开始,该公司着手建立地区性分支机构。先后在法国(1988年)、英国(1990年)、美国(1991年)、比利时(1991年)、加拿大(1991年)、新加坡(1992年)、荷兰(1995年)、墨西哥(1995年)、中国香港(1999年)建立分公司和办事处。
1994年,Sennheiser electronic kg经过短暂准备,顺利通过了ISO 9001认证,1996年美国电影电视协会颁发Emmy艾美奖,以表彰SENNHEISER在无线传输技术奖上的突出贡献。
1996年,森海塞尔因其RF无线技术的进步而获得了艾美奖,这标志着该行业的真正改变。在接下来的十年中,RF无线技术进入了麦克风行业。同年,改制为私人有限公司(GmbH&Co. KG)
E602
1997年,更高品质的一代产品——“Evolution革命系列麦克风”就在这条生产线上诞生了。其中e845、e855可谓站在动圈技术的高品质,e602更是创下贝斯麦克风的奇迹。
1999年,Sennheiser公司为了照顾不同层面客户的实际需要,将旗下佼佼者无线麦克风skm 3000/skm 5000系列之科技加以浓缩和改良,更重要的是它的价格也调整到大众可以接受的水平,作为千禧年的献礼--Evolution革命系列无线话筒于1999年底推出。
2001年,Sennheiser开发了全世界最小型的专业挂腰式发射机SK 5012
2002年,发行射频无线 Sennheiser/Neumann 麦克风SKM 5000 N/KK 105 S;同年Dr. Fritz Sennheiser教授获音响工程恊会颁授终身成就金章
2004年,倍受耳机玩家喜爱的HD 650 正式推出,他也代表了Sennheiser 近年来的声音风格
2006年,发行Street Line、 Sport Line 和 Style Line系列耳筒
HD800
2009年,HD 800 当年推出之际,震撼了高品质耳机市场,并为SENNHEISER 耳机立下一个全新的里程,至今仍是玩家的优先选择。
2010年,5月17日,创始人Fritz Sennheiser去世,享年98岁
2011年,Daniel Sennheiser和Andreas Sennheiser博士加入了Sennheiser公司,他们是创始人的孙辈。
2014年,资历深厚的上海音乐厅被冠名为为Sennheiser上海音乐厅,此次冠名赞助是中国头款公共机构和商业机构之间的合作,Sennheiser曾支持了许多中国相关的艺术和音乐活动,如迷笛音乐节,风暴音乐节,上海爵士音乐节等等。
2015年,Sennheiser推出AVX系列,摄像机无线麦克风系统。
HE1
2017年,相隔25 年后Sennheiser 再度推出划时代的旗舰静电耳机HE1,价格直接突破40万人民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