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形容什么(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因为电视剧的误导,而背错诗词。
例如“青青河畔草”,很多人因为一部琼瑶剧,而误认为是“青青河边草”。
“畔”和“边”,一字之差,诗歌的意境便大不相同。
不过还好这两个字意思差不多,不至于产生太大的影响。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还珠格格》中的“山无棱”,剧中的主题歌唱的是“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
其实,这完全是琼瑶的误读,这句诗出自《上邪》,原句是“山无陵”,意为山峰变为平地。
一字之差,而意思全非,关键这样的误读还十分深入人心,令人哭笑不得。
还有曾经大火的宫斗剧《甄嬛传》,也出现过这样的纰漏。
剧中有一个情节,是甄嬛到倚梅园中祈愿,其中一个愿望就是“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她希望能够在波云诡谲的宫中平安一世。
在这部剧中,这句诗不止一次出现,后来皇后为了打击甄嬛,曾当众说出这句诗也是纯元皇后的最爱。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句诗中有一个字错了,原本应该是“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出自晚唐诗人崔道融的《梅花》,读了原诗才知作者有多高明。
崔道融是晚唐诗人,生卒不详,根据他的交游情况来看,大致和韦庄、罗隐同一时代。
史书中关于他的记载很少,只知他曾做过县令一类的小官,晚年为了躲避战乱入闽。
他早年曾游历大江南北,晚年又隐居山村,所以在他留下的近80首诗歌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描写山村的宁静与美好,例如“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和大多数读书人一样,他也喜欢梅花,喜欢它的遗世独立,傲霜斗雪,坚强不屈。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诗人欲借梅花来表达自己孤高绝俗的高尚情操。
诗歌前两联着重描写梅花的洁白、幽香、清雅。
在诗人的眼中,无论多高明的画师,都难以描摹梅花的神韵,为什么这么说呢?
初绽的梅花,含着白雪,纯洁高贵,令人不敢亵慢。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
寒风凛冽,大雪纷飞,而梅花似乎全然不知,傲雪怒放。
这样洁白,高雅,坚强,又散发着迷人香味的梅花,若要入画,需要多高明的技巧,才能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其神韵?
难怪作者会说“画本难”,难的不是“画梅”,而是画出它的神韵。
这两联没有刻意求工,也不做任何雕饰,却将梅花的神韵描写得穷形尽相,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赞美可见一斑。
第三联“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很容易引起人的愁思。
汉乐府中有一首横吹曲叫《梅花落》,是古代笛子曲的代表作,所以我们很经常会在诗词中看到梅花和笛子这两个意象,例如李白的“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还有高适的“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诗中的“梅花落”、“落梅花”,既是指曲子,也是指现实中的景象,一语双关。
梅林中,落花纷纷,横笛而吹,很美,也很容易勾动内心的惆怅之情。
所以作者最后才会发出“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的感慨,凛冽的北风,如果能够理解诗人的惜梅之心,请不要轻易摧残它。
为什么是“朔风”而不是“逆风”呢?
这就涉及到诗词中,关于“风”的雅称。
例如“春风”,我们又称之为“惠风”,“秋风”又叫“金风”,而“朔风”就是指秋冬之际的西北风。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
“朔”字突出了寒风强劲凛冽的特性,而“逆”字没有有这一效果。
全诗自然浑成,毫无雕琢痕迹,诗人抓住梅花的“神韵”大做文章,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梅花孤高绝俗、不畏严寒的铮铮气韵,突出了他对梅花的喜爱了怜惜之情,不失为一首咏梅绝唱。
-END-
作者:解忧诗词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就点个关注哦。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