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夏虫语冰不与井蛙言海(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有些人总以为,这个世上道理的存在,就是来说服人的,以为自己道理一箩筐,就可以在其他人面前之乎者也,殊不知,不停地给别人讲道理,才是这个世上最愚蠢的行为。

作为成年人,不在同一个位置,多说反而让人嫌弃;不在同一层认知,说得再多也只是独自吟诗;三观不同,更是浪费口水。

不与夏虫语冰不与井蛙言海(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1)

曾国藩30岁之前,总是以为自己可以硬道理说服别人,甚至给皇帝都敢指出不足之处,结果才知道,所谓的道理,只是在自己的层次上形成的三观和个人的认知而已。

父亲去世丁忧期间,读论语,勤学习,30岁以后的曾国藩,学会了谨言慎行,彻底脱胎换骨,成为了千古第一完人。他时刻警醒自己:少言!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去看待一件事,一般都是从自己的立场去判断,这几乎成为大多数人的正常思维方式。

往往就是因为这样的出发点,信口开河,不但没有说服别人,反而让自己也成为被动。

不与夏虫语冰不与井蛙言海(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2)

有句话说: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以前在饭桌上吃饭成双结对都是夫妻,而现在有蓝颜知己红颜知己,反而家里的正宫娘娘不轻易亲自出门,全权委托嫔妃代理。

但是总有一些人不适应这样的潮流,一不小心把人家双双当做夫妻,这是有人内心欢喜的,甚至是盼望直接晋级的愿望。

尴尬的是,总有站在自己个人位置上的人,一腔正义却不知道人家想掐死你。

在酒桌上吃饭免不了会谈到各自的建议,聊些八卦。

这天,王总参加老婆的一个聚会,说到家里红旗,他义正辞严地开始说教这些红尘客栈,正好喝了酒,谈起来潘金莲和西门庆的相爱,可见潘金莲有多爱风流倜傥的西门官人,宁可杀死武大,也要追求爱情,越说越有正义感,岂不知,桌子的另一边,人家一对不要名分的爱情伴侣脸都蓝了,直到老婆说肚子疼要上卫生间,才让他一泡尿尿出个所以然 。

虽然他是无心之语,但由于每个人处境不同,听到对方耳朵,就成了一种故意贬低,讽刺挖苦。

所以在陌生人的饭局上,只管低头吃饱,不要多言,更要慎言,否则招致冤家自己全然不知。

教育人是学校的事,改造人是监狱的事,管好自己,都是成年人,游戏可以随便玩,只要玩得起就行。

人家的快乐你未必能懂,也许正宫娘娘生病了呢?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太多。

每个人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方向自然不一样,更不可能有感同身受,话多,只会让人厌恶。

不与夏虫语冰不与井蛙言海(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3)

每个人都差不多有这样的体会。

我们有事急赶中,快到红灯的时候,绿灯在闪,黄灯亮了,而我们前面这辆车完全可以加一脚油门,你也可以在红灯没亮黄灯结束的空档,不松油门就过去了。

可是偏偏前面一辆车看到绿灯闪烁,黄灯没亮,人家就踩了刹车,这时候心情一团糟,甚至想揍一顿前面的车主。

可是人家这么做完全就是对的,安全第一,虽然可以过但是也可以不过,人家不知道你赶时间啊?

只能自己也踩下刹车,原地等候的过程中,反而就不生气了,这就是改变了境遇之后心态反而平和了,因为已经接受过不去的现实,等下一个绿灯。

这就是你和前面车主,不同的位置所发生的不同结果,如果你是前面一辆车,你就踩的油门而不是刹车了。

位置很重要,决定着做事的态度和结果。

每个人立场不同,何必强求,我们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腿。

白岩松就曾经说过: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这是一种美德,一种教养。

不与夏虫语冰不与井蛙言海(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4)

社交中,人最容易犯的愚蠢行为就是认知不同,还拼命讲道理。

正所谓,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每个人的经历、背景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认知自然会不同。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 。

两个人吵架,一个秀才三七二十一明明是正确答案,可另一个白丁偏偏说三七二十五,一直吵到县衙。

结果县官将三七二十一的那个人打了一顿板子,这人不服,明明自己是对的,为什么反而被打?

答案是为什么?我想大家都知道的,打得活该,打醒了就是没有白打。

下次人家即使说三七五十四,他也不会去据理力争了 。

“宁与同好论高下,不与傻瓜论长短”就是这个理。

对于认知不同的人,死磕就是愚蠢,不但浪费时间、精力,还徒劳无功,甚至惹祸上身。

认知不同,不必争辩。

认知不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理解是不同的,与其争论,徒劳唇舌,不如释然。

与认知不同的人,能赢得争辩的方式,就是不争辩。

包容理解这种现象,强求为难的最终是自己,提升自己的认知才是智慧之道。

有话说与知人,有饭赠与饥人。

不与夏虫语冰不与井蛙言海(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5)

位置不同,少言为贵;认知不同,不争不辨;三观不同,浪费口舌。

有一次孔子和子贡出游,半路歇息的时候,马儿将一个放羊牧场的草吃了不少,被放羊人发现,发生争执。

自贡前去和放羊人解释,之乎者也一顿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被放羊人一顿奚落。

孔子就让马夫去和他说道说道,结果他们不但没有生气,反而交流起,放马和放羊的经验去了。

这就是相同的认知层次才能解决的问题,你一个文人之乎者也,放羊的大字不识,怎么能说得通,越说越着急,越着急越说不清,两个人都窝火。

马夫和羊倌他们才是一个平凡的人 。

不与夏虫语冰不与井蛙言海(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6)

通透地看待问题,让自己有自己的格局,不要和不同层次的人争辩。

不俯视别人,趾高气扬,这是一种修养。

不仰视别人,卑躬屈膝,这是一种境界。

所谓在人之下,拿自己当人,在人之上,拿别人当人。

这是一个人的品质 。

可以不交集,但是一定要给予尊重,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