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式学习(用这种方法你可以学会任何想学的科目)

在上一篇《拖延以及打败拖延》的最后我们问到:什么是链接?如何形成链接?

这需要从神经元的层面进行了解。在这一节中,我们会对神经元做一点介绍,最后会教给大家一个有效的学习数学的方法。

人的大脑中有数十亿神经元,大致相当于银河系中恒星的数量,它是大脑的基础构件。

1、什么是神经元

神经元很小,10个神经元加在一起的宽度相当于人类的一根头发的直径,但它可能很长——甚至比手臂还长。神经元由细胞核、轴突(相当于神经元的手臂,用来传递信息)、树突组成,树突上有树突棘(用来接收信息)。

原神式学习(用这种方法你可以学会任何想学的科目)(1)

神经元会向其他神经元发送信号。一个神经元将一个微小的电击通过轴突,跨越一道细微狭窄的间隙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棘,这道间隙叫做"突触"。信息就是这样传递,像是弹球台上弹球的轨迹,像是我们玩的“击鼓传花”的游戏。

2、神经元的链接

一起放电的神经元会连接在一起,形成前面所说的链接。

就像锻炼肌肉一样,经常放电的神经元会慢慢变大。

原神式学习(用这种方法你可以学会任何想学的科目)(2)

刚开始学习新事物的时候,这个链接还很薄弱,只有不多的几个神经元被链接到一起,但随着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更多的神经元参与进来,它会形成更粗更强大的链接。链接越变越大,相连接的神经元外部会慢慢包上一层髓鞘质,髓鞘质的作用相当于电线的绝缘皮,它会把一些噪声排除在外,保护信息在神经元内部能够更快地传递,这样,新知识就像肌肉一样长在了你的大脑里。

原神式学习(用这种方法你可以学会任何想学的科目)(3)

而当神经元后来不去做相关学习,那么相应的链接会越来越弱。

前面两节《偶尔的走神并非坏事:大脑的两种思维模式(上)》和《遇到难题的策略:大脑的两种思维模式(下)》中的专注模式就是沿着这些已经形成的大脑链接进行思考的过程,这些链接使用得越多就越粗越宽,像从小径变为高速公路——面对一个你经常练习的技能,不管它是一道数学题还是练习轮滑,高速公路意味着你可以更快地得到答案或变得更加熟练;而发散模式中的小球相当于从这个链接跳到另一个链接,四处碰撞,因此它会把相关的链接联系在一起,生成新的甚至意想不到的链接——知识被联系到了一起或者说你对这个知识有了新的解释。

当你使用类比的方法来解释一个新知识的时候,就相当于把两个知识作了链接,你会对新知识理解得更为深刻。就像用高速公路比喻粗大的神经元链接,你可以想象到信息像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而过。

科学家发现,神经元是会改变的,这被称为"神经元的可塑性"。

最大的改变发生在学习完某样东西并去睡觉的时候。下面图,睡觉之前和睡觉之后,有一些树突棘变大了,长出了新的,有的却不见了。

原神式学习(用这种方法你可以学会任何想学的科目)(4)

所以,持续地学习、练习、睡眠能够生成更多的新树突棘和突触链接。而没用的树突棘会被清理掉。因此及时复习(不要让树突棘消失),运用主动回忆的方式进行复习,会让链接变得更加强大。及时练习,练习可以让神经元之间的链接变得更多,高速公路会更宽。

划重点:用搭建强大链接的方法学数学

1.全程在纸上解决一个重点题目:尽量不看答案,每个步骤有理有据;

2.重做一次,格外注意关键步骤。弹吉他不可能一遍就学会,数学也是如此;

3.休息:打球、学习不同学科,给发散思维留出时间;

4.睡眠:睡觉前再看一遍;

5.再来一次:第二天再做一遍。多关注之前最困扰你的部分;

6.添加新题:再选择一道重难点题目,重复1~5;

7.“主动”重复:利用碎片时间,等车、锻炼的时候在头脑中回顾题目。

钢琴大师不会把一整段音乐重复练习很多遍,他们会反复练习最难的部分,刻意练习也是如此。上面这种方法正是采用刻意练习的方式学数学,小伙伴们可以刻意地尝试一下。

那么,为什么强大的链接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进行学习?我们是如何提取这些链接?

且听下回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