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还原大排量摩托车(再不疯狂就老了)

深度还原大排量摩托车(再不疯狂就老了)(1)

“年轻的时候不冲动,老了就冲不动了”

80后父亲说

回家过年的人潮中,有一个80后的重庆男人陈赛。从务工地广东中山到重庆大足,陈赛的回家路大约2000公里。

用了一个月时间,他好不容易抢到一张回家的动车站票。然而,取消这笔订单,他只用了不到三秒钟。“年轻的时候如果不冲动,老了的时候就冲不动了。”临近动身时,这个80后中年突然决定,骑摩托车归家。

2019年1月27日00:28出发,陈赛在广东穿过黑夜,在广西迎着阳光,在贵州经历雨雾,在四川起伏驰骋,于1月29日19:40抵达重庆老家。

“为了两个娃娃,这次回去后估计就不出来了,以后怕是没有机会这么骑。”陈赛如是说起这“最后的疯狂”。

冲动·退票

“年轻的时候如果不冲动,老了的时候就冲不动了”

时间回到1月27日凌晨,广佛肇高速路上的夜风格外大。摩托车上的陈赛戴着头盔、护肘、护膝等全套“行头”,但风依旧能穿透衣物,把他的腿吹得麻木。和摩托一样夜走高速的,更多是重型卡车,每有一辆卡车疾驰而过,都会掀起阵阵轰鸣和横风。

然而陈赛坚持认为,摩托走高速是更安全的选择。“高速各走各的道,不像国道省道,随时担心路口冲出车、人,也不担心对面来车的灯光晃眼。”于是,他在午夜时分偷上高速,踏上近2000公里回家路的第一程。

“第一天至少要骑800公里嘛,天亮前必须出广东。”计划赶不上变化,凌晨3点,距离出发才3个小时,路上遇到浮钉,摩托车前后车胎都被扎破。艰难拖行2公里,陈赛困在了服务区。

“这还是我第一次遇到两个轮胎都被扎爆的情况。”他有点焦急,精打细算的行程,将面临严重耽误。不过,他不后悔。

从退掉动车票那一刻起,陈赛便做好准备,绝对不后悔。此前的一个月,他天天盯着购票软件,好不容易抢到一张从广东中山回重庆大足的动车票,却在临行前,毅然退掉。“想骑车回去。”妹妹骂他冲动,陈赛却自有坚持,“年轻的时候如果不冲动,老了的时候就冲不动了。”他要的就是“趁年轻疯狂一把”。

无畏·坚持

“又冷又困的时候,我就想想家,想想孩子”

到1月28日13点,陈赛的摩托车归途已经行驶了37个小时。这期间,他6次走错了路,3次被拦下高速,加上爆胎的意外,导致第一段行程比计划慢了300多公里。

从广西进入贵州,高速路上,团团浓雾升起,能见度越来越低,雨滴也趁势凝聚起来,顺着头盔淌下,模糊视线,钻进鞋子、裤子。陈赛的摩托车不得不慢下来,冰冷的感觉愈发深刻,“太冷了,不得行。”他有些发抖。

临时落脚在贵州遵义,风雨中的陈赛最需要一间合适的房,他想要的是带热水和温暖大床的。为此,辗转看了三四家店,他才选中一家。

不将就,是陈赛骨子里的倔强。一如他对骑车回家的坚持,“就像他们说的,四轮车承载的是肉体,摩托车承载的才是灵魂。”

这样的灵魂,当他与路人侃侃而谈时,脸上尽是享受的笑容。“我的天哪,你真的厉害,这个多累嘛”“从广东骑回去,你骑的超级摩托车呀”……此刻,路上的风雨早被抛在脑后。

“开车到又冷又困的时候,我就想想家,想想孩子咯。”陈赛骑行2000公里的动力,与他的双胞胎女儿紧紧相关,“这次回家,打算就留在娃娃身边找工作,这种骑车回家的机会,恐怕是最后一次了。”

属于陈赛的最后疯狂,在67个小时的骑行后画上圆满句号。母亲准备了一桌好菜,默默给儿子倒酒……

同路·回乡

归途中的摩托车都是陈赛的“同路人”

交汇着天南海北乡音的服务点里,他的摩托车不再形单影只,一路上,有风景,也有人。

1月28日中午时分,途经国道321藤县境内,有交警拦下陈赛——不为别的,只想邀他进路边的服务点歇歇脚。

分秒必争的归途上,这种突如其来的温暖,让陈赛觉得“有点惊喜”。在服务点,他的摩托车不再形单影只,不少骑车返乡的务工者在这里短暂停留。在天南海北的乡音里,陈赛听到熟悉的腔调:两对回四川过年的夫妻,也从广东驶来。“聊了几句,他们全程走国道。”

时间如果能够重叠,陈赛遇上的,或许是另一些面孔,比如早他一日路过这里的刘新川。生于1992年的自贡富顺人刘新川,和陈赛在同一个在粤务工摩托车车友群里,今年是他第四年骑摩托车回家。

那也是一个追求自由和钟情挑战的灵魂,第一年骑车回家,刘新川花了4天时间,第二年、第三年花了3天时间,今年,他把目标定为2天。

无论是擦肩而过,还是并肩前行,归途中的摩托车都是陈赛的“同路人”。“四轮载肉体,两轮载灵魂”之类的话,在彼此间流传。

黄态森要的,也是稳稳抓住两轮上的灵魂。今年已经是黄态森第5年骑摩托车从广东江门回自贡富顺,从前的“125”刚刚换成了全新的赛摩。老代的家在宜宾,分路之前,他将和黄态森一路同行。

其实,老代并不缺回家路上的同伴,妻子和他一同在广东务工,偏偏春节回家之际,他买动车票让妻子先走了。“我喜欢骑车。”

见过母亲之后,陈赛还要继续赶往四川广元,那里有妻女等待。陈赛打算,把归家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双胞胎女儿,告诉她们,“爸爸再也不离开。”

记/者/手/记

每一个你

都有不同的生活表达

陈赛生于1982年,采访之前我们多有揣测,会是什么样的男人,突然放弃来之不易的动车票,选择骑行近2000公里回家。

如果说,是享受风驰电掣的放飞,那么在风雨中艰难前行,瑟瑟发抖的形单影只是什么?如果说,是追求自由自在的快感,那么躲在阴暗角落,满手油污地处理爆胎是什么?

当我们看尽了他穿行疾驰的汽车车流、骑过大山大河、驶过隧道桥梁,无人相伴,冷暖自知;还有67小时骑行中,曾连续20小时不眠不休,6次走错路,3次被交警驱赶等各种突发,终于领悟到他临行前的话:“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冲动,老了就冲不动了”“走这一趟,等孩子大了我还能说给她们听”“为了两个娃娃,这次回去后估计就不出来了,以后怕是没有机会这么骑”……

原来,这是一个80后男人最后的疯狂与倔强。当他发动油门,向前出发,头盔遮住了面容,也遮住了年龄、职业和身份,这一刻,他是个为自己而战的骑士。当他停下摩托车,说起家,说起双胞胎女儿,不外乎是千千万万普通中年男人的“样本”,是儿子,是父亲。

我们不禁想,全天下的父亲,无论家财万贯,抑或囊中羞涩,他们对子女的爱,或者表达爱的方式,一定会在子女的脑海中烙下某个画面,或许是油污的双手,或许是戴头盔的背影。

为人子女的你,如果记得那个画面,那么,关于陈赛的回家路,一定用不着撩拨的话语、煽情的辞藻和曲折的描写,便足以让人明白,为什么这个千里迢迢骑车回家,想把“爸爸再也不离开”送给孩子当新年礼物的男人,值得我们跟拍2000公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