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简单了解下这部电影(还没上映就被不少人抵制)
前段时间,电影《八佰》终于宣布重新定档——8月21日全国上映↓
这两天,影片也陆续开启了点映模式,截止今晚18:11,收获了5000万票房↓
在各大网站上的风评也很不错:豆瓣8.1(开局8.3),猫眼9.4,淘票票9.3↓
这个成绩,基本上不负影迷们整整一年望眼欲穿的期待,也对得起打算买票进影院的观众了。
不过,即便面对如此显眼的“入股不亏”信号,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后文详说),对于《八佰》,仍有不少人在观望、犹豫甚至采取全方位抵制的态度。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想要纯粹的聊聊这部电影,其实是非常困难,或者说有些天真的。
如果支持它,肯定有人认为你在为无能逃跑的国军洗白,因此被激进者扣上“狗腿”帽子也说不定;倘若你反对这部电影,也有人会认为你泯灭良心,枉顾国军将士在这场战斗中的流血牺牲,同时还有点毫无立场说瞎话,毕竟从纯艺术角度出发,《八佰》拍得确实不错。
另外,加上绕不开的史实——四行仓库大战,还有导演管虎在宣传期的迷惑操作,以及所谓的审查删减风波,事情就变得更加复杂了,仿佛观众面对的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次意识形态的抉择。
但是,作为影院复业后国内第一部冲向院线的大制作,完全绕开它避而不谈也是不可能的,因为饥饿已久的观众,都眼巴巴的盯着这块肥肉。
自影片开始营销到这两天点映,各大论坛网站上形形色色的观点以及由此爆发的争吵,已经让不少朋友有点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看或不看如此简单的日常操作,放在这部争议之作上,似乎都成了带有特殊意义的仪式。
为了避免继续制造更多问题徒增烦恼,今天这篇文章将从电影本身、相关资料记载的四行仓库史实以及由影片主创引发的争议三个部分,来客观讲讲这部处在舆论风口浪尖的《八佰》。
希望对伙伴们有所帮助。
电影化的八百壮士(涉及剧透,谨慎下拉)
电影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与日军对抗,孤军奋战4昼夜的故事。
片名是“八佰”,而不是“八百”。佰,是古代军队的编制,一般指的是人数。
很显然,导演想让观众关注的并不是数字,而是背后的故事和人,而且是一群人。
所以,影片没有C位主角,是群像戏,不过从一群人中挑出了几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出来作重点描写。
实际上,镇守四行仓库的士兵才400人,作战首领谢晋元为了唬住日军才说的800人,后世也就传为八百壮士了。
在战争中,肯定有一些非常血性的直男英雄,《八佰》中的代表,就是王千源饰演的羊拐、李晨饰演的山东兵,还有魏晨饰演的战斗指挥官朱胜忠。
这些人大都身经百战,是从枪林弹雨中活下来的硬汉,面对敌人手段强硬,毫不退缩。
另外还有一群人,是没什么作战经验的散兵,在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更多是平常人的一面:贪生怕死,畏首畏尾,非常厌战。
代表有欧豪饰演的端午、张译饰演的老算盘,还有姜武饰演的老铁。
而当一群血性军人和一些毫无战斗力的普通人,被迫待在一个需要直面生死和杀戮的极端环境中,各种非常有意思的戏剧化冲突就出现了。
在一步一寸血的战场上,有扛着炸药包跳楼和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也有惦念家里的小媳妇连夜想逃跑的人......两拨人互相影响,互相慰藉,最后在民族大义面前,殊途同归。
没有一味地表现英勇无畏,而是适当展现了士兵们面对战争时的怯懦、自私和胆小,这在以前的战争片中,是很难看到的,不过很符合真实的战场状态。
与其说这是两拨人,不如说是一个人的一体两面:因为人在战争中除了要干掉敌人,同时也有求生本能。
《八佰》的可贵之处也在于此,通过普通人在战场上的挣扎求生和绝望来传达反战思想,同时告诉观众,后人崇拜的英雄将士们,生前可能大都是普通人,有着人性的种种弱点,正因如此,面对大是大非的抉择时,他们的勇敢和牺牲,显得尤为动人。
当然,战争片中不会少了标志性的英雄高光定格:郑恺饰演的士兵舍生取义跳楼、王千源对母亲的挂念以及小人物的觉醒,还有众人为了护旗慷慨赴死的情节,都非常催泪。
最后,活下来的人在日军的扫射下一波一波冲向租界,堪称年度心碎时刻。
与大多数纯粹的战争片不同的是,《八佰》中还描写了一个特殊群体,那就是苏州河对岸租界的平民,他们照常生活,唱曲遛狗,夜夜笙歌。
而50米开外,国军将士随时可能丧命。一河隔开生死,真·人间奈河了!
也就是说,租界的人们可以实景观看杀人,把四行仓库战斗真的当作一场戏来看。
开战、夜袭、屠杀,对战,每一个高潮到来,租界都有人奔走相告,一场战事结束后大家还会讨论“剧情”,仿佛银幕前看戏的观众。
甚至还有外国人把日本军能否三小时拿下仓库作为赌注来押注......一边是把战场当坟墓、为了生存备受煎熬的士兵,一边是看热闹的平民,何其讽刺。
一河两岸,地狱天堂,战场戏台,全世界绝无仅有,但这真真切切的发生在80多年前的苏州河畔。
鲁迅说过,国人被洋人砍头,四周一堆国人看戏,岂不知以后洋人的刀也会架到自己头上,真一个奴性了得!
影片这个安排一定程度上是讽刺了某些人的奴性,但正面意义更多,因为这群人中,也有很多爱国人士,他们活得有血性有尊严,也会为了理想为了这个国家不顾生死。
另外,这种对比也更能凸显四行仓库守军的伟大,能合理化逃兵们对生的渴望而作出的一些自私行为,还能升华最后的觉醒主题。
总之,《八佰》对战场群像的描写,是同类型题材中最特别的一个,不说后无来者,前无古人完全不夸张。
你将看到绝对不同于以往战争片中的一群人,他们如此鲜活生动,仿佛是从遥远的记忆里穿越而来。
《八佰》的导演管虎,作为第六代导演中极具个人风格的一位,不会满足于只将影片打造成一部纯战争动作片。
所以,在片中,他夹带了很多个人“私货”——比如用隐喻蒙太奇的手法引入了常山赵子龙在长坂坡单枪匹马冲向曹操军队的画面,来烘托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悲壮。
400人拼死抵抗成千上万日军,四行仓库将士人人皆是赵将军。
这个隐喻后来还以皮影戏的形式出现在了仓库里。
而最明显的,要数多次出现的白马。
它一开始惊慌逃窜,正如乱入四行仓库的散兵;后来白马又重新出现,步伐不再惊慌,就像已经觉醒的士兵,誓死守卫仓库的决心。
白马纯洁无暇,象征着和平和理想,代表着片中年纪最小的小七月和小湖北,还有那些一腔热血入军营的学生。
此前的《老炮儿》中,管虎也用了动物意象——鸵鸟,估计以后奔跑的动物会像吴宇森的鸽子一样,成为管导的电影符号。
摄影也是《八佰》的一大亮点。
《八佰》的摄影师就是大名鼎鼎的曹郁,曾经掌镜过《可可西里》和《南京!南京!》以及《妖猫传》。
黄绿色主色调很有末日感↓
影片有很多远景,很好的展现了苏州河两岸明暗对比,天堂地狱的景象↓
影片还采用了大量的手持摄影,增加了战争的紧张感,同时观众的临场感也很强。
身怀中国电影技术革新使命的影人们,更完成了好莱坞之外,首次全片IMAX摄影机拍摄的尝试。
为了更完美的《八佰》,主创们也是倾注了很多心血。
电影总共历时230天的拍摄,在封闭的仓库足足拍了6-8个月。在开拍前,所有演员包括群演,都经过了严格的军事训练。
而且饰演日军的演员完全是按照日军当时的规范集训,精确到了礼仪以及握枪姿势。
片中出现的四行仓库以及两岸的建筑,都进行1:1实景的搭建。中间的那条苏州河,是剧组生挖出来200米的河沟,河水从旁边的阳澄湖引流。
导演这么做的初衷,是希望能够不计代价地拍好这个故事。
可以说,在电影视听语言层面,《八佰》基本无可挑剔。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影片是完美的。
它也存在很多瑕疵,可能因为删减了一些戏份,导致中间叙事不够连贯,很多细节没法深究,一些角色的立场转变也很突兀;导演想表达的太多,皮影戏、隐喻,京剧等等轮番上阵,也是让人有点理解不过来。
另外,戏剧高潮出现在中段,导致后半段气势提不上来;叙事背景交代不够清楚,一些人物最终命运也没下文......
但还是那句俗话:瑕不掩瑜。如果你想看一部从视觉和思想层面都足够硬核的战争片,《八佰》不会让你失望。
真实的八佰壮士(以下信息参考资料记载)
今天,在现代化高楼林立的苏州河畔,矗立着一栋布满弹孔、满目疮痍的大楼,那就是四行仓库。
80多年前,不少国军将士连续与日寇鏖战几天几夜,最终殒身于此。
在四行仓库纪念馆内,有专门的蜡像表现了这次战斗↓
双方武器对比↓
据悉,当时日方负责侵略作战的正是后来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的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也是甲级战犯的松井石根。
那么,真实的四行仓库大战是什么样的呢?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
因为国民党错误地选择了上海作为同日军进行决战的地点,完全暴露在日军的海空火力之下,使得75万大军损失了30万人,精锐尽失,宝山大场防线失守。
大战末期,为避免全军覆没,国民党决定全线西撤,命令88师留下一个团进行掩护。
当时,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拿着88师师长孙元良的一纸手令,上面命令“524团第一营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
这最后一块阵地,就是四行仓库。
那时的四行仓库,南面紧挨苏州河,东面是英国、美国控制的公共租界,西面、北面已经被日本军队占领。
这幢钢筋水泥建筑占地0.3公顷,宽64米,高25米,最初是4家银行存储货物的联合仓库,以墙厚楼高、易守难攻著称。
大楼里事先储存了足够的饮水、粮食和弹药,这400余人就在这栋被日军围困的大楼里死守不退。
不过当时日军作战武器很强,加上镇守四行仓库的国军并不多,其实可以强攻。
但日军需要考虑到苏州河对岸的英国租界,还比较担心仓库附近两个特别大的煤气包,一旦击中那两个煤气包所引起的巨大爆炸将直接摧毁大量的租界区域,这也为国军固守四行仓库提供了一个相对有利的条件。
从1937年10月26日-10月31日,八百壮士在只能吃水煮黄豆,随时会丧命的艰苦条件下,在里面整整坚守了一个星期,为大部队撤退争取了时间,也保卫了租界居民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苏州河对岸居民隔岸观战的情节,并不是夸张,而是真实发生的。
当时正值九国公约会议召开,国民政府为了获得英美等国家的支持,遂决定留下一支部队掩护大部队撤退的同时也打给租界的外国人看,博取他们的同情,所以四行仓库保卫战某种意义上确实是“一场戏”。
可惜的是,这是一场开始便知结局的战争。
即便战士们与敌人殊死搏斗了几天几夜,最后还是失败。
电影《八佰》中并没有展现八百壮士撤退后的命运。这或许是出于片长考虑,也或许,是因为他们后来的遭遇都太过悲惨了吧!
据悉,谢晋元率部撤退至英国租界后,就被完全缴械了,然后被驱赶到胶州路旁的一处地方被软禁了起来。
随着上海形势的变化,日伪活动日趋猖獗,他们对谢晋元等威逼利诱,企图使其变节,但谢晋元毫不动摇。
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被日军收买的叛军刺杀,年仅36岁。
同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突入英租界,他们将困守在此,手无寸铁的“八百壮士”余部俘获押走,关进了南京老虎桥监狱,进行百般折磨和虐待,部分人被押送至南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日军集中营充当劳工。
正如《八佰》中的那句台词:战争的背后可能都是ZZ。八百壮士可能也是被当时的国民政府当作弃子,才会遭此磨难没有善终。
但这些人无疑都是英雄!他们抵住了日军的多番进攻,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成功,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也教会了很多国民自尊自省。
和平来之不易,多少仁人志士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吾辈必须倍加珍惜!
争议
《八佰》自全年第一次宣布定档后,随之而来的争议不少,一直持续到现在,不少人甚至因为其涉及一些敏感问题,拒绝观看这部电影。
而这些争议,很多是因为导演管虎的一些迷惑操作导致。
众所周知,说到四行仓库保卫战,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孙元良↓
镇守四行仓库的战士,大多来自国民党88师524团,而这支部队的总指挥就是孙元良。
然而孙元良并不是什么良将,他在淞沪会战期间干了不少缺德事:侵吞26万劳军物资,以劣材滥竽充数,导致大量国军士兵还没看清敌人,就葬身于日军炮火里。
另外,国破家亡之时,他还有心沉迷女色,看到一个长得不错的女学生就企图侵犯.....
这样的人,应该被钉在耻辱柱上,而不是通过一部电影来洗白。
在《八佰》还没放出成片前,不少人认为导演管虎是在为一个罄竹难书的坏人著书立传,非常不满。
但其实看过这部电影的都知道,影片根本就没有孙元良这个人物,也就不存在为无良国军将领洗地的嫌疑了。
然而没想到的是,管虎导演居然去拜访了孙元良的后人——秦汉先生!秦汉是中国台湾男演员,演过很多琼瑶剧的男主角,还和林青霞谈过很多年恋爱。
他还有个身份,就是孙元良儿子↓
这种迷惑操作让网友懵了:活下来的四行仓库战士们也有很多后人,作为导演不去拜访这些人,却去拜访坑害这些战士的逃跑将军的儿子,也是让人看不懂。
本来题材敏感,原本可以靠成片逆转风评的《八佰》,经管虎这么一通乱拳,更说不清了.......
当然,华谊为了宣传博出位整出各种骚操作也不是一次两次,管虎的行为也许是为宣传故意制造噱头。
不过经此一役,秦汉才是风评被害得最惨的吧!
本来没人知道他是孙元良的儿子,而对于孙元良的种种劣行,非历史爱好者也知之甚少,这下全国人都知道他老爸的德性了……
此外,先前一直疯传《八佰》没法上映,是因为审查问题。这让敏感的网友更敏感,认为其可能就是在为无能的国军唱赞歌才没法拿到龙标。
但去年管虎导演现身说法,称《八佰》不是电影审查的问题,而是时局造成,但是不能说太多,这个就需要大家自己去找答案了。
现在的争议,更多围绕的是一些剧情设置,基本上也是导演管虎的细节处理问题。
该片豆瓣条目一开始标注的时长是165分钟,如今我们实际能看到的版本是147分钟,因此删减时长应该是19分钟。
一些镜头做了处理:杨惠敏送旗的桥段被保留了下来,但根据两版预告片的镜头差异推测,可能把多数带有旗帜的镜头进行了一定的删改。
原版中阮经天的戏份被彻底删除,而这也是现在网络上最受争议的一场戏。
据悉,阮经天演了个好的日本平民,平时说中国话,在阻止日军杀中国人的时候说了日语暴露了身份,被中国人吊死。
这个戏份虽然在公映版本里删了,但依旧让很多人不满。
毕竟在很多人看来,这种描写让人不适。众所周知,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才是受害者,始终都很善良友好,吊死帮助过自己的日本人,这不是在抹黑中国人嘛!
不过这段戏份的初衷,导演可能更多的是展现极端状态下一些人的愚昧吧!
不管真不真实,是不是抹黑,从电影操作角度而言,也没什么必要了。
另外,影片国军杀死日军俘虏的情节,也颇受争议。一是因为这违反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导演居然在电影中展现出来,也有抹黑国军嫌疑。
其实这个设定在电影中结合前后发生的故事,并没有什么不妥,看过片的就会明白。
而且,杀死敌军俘虏的情节,不少战争片中都隐晦的表达过。
其实国军的确杀过敌军俘虏,史料有记载↓真正优待战俘的,是共军。
写在最后
《八佰》上映前,很多人其实就没有真正看过,纯粹是基于网络上流传的一些只言片语去做出各种揣测、推断进而引发各种争吵站队 ,显得很莫名其妙,也毫无必要。
还没上映的影片,因为流言而被大规模抵制,更是冤枉。
不过话说回来,作为一部基于史实改编的作品,肯定会有伴随而来的各路舆论审判,这是它的命运,逃不开的。
这些天,很多网友都在问:《八佰》值不值得看?
如果你出于厌恶某些人的骚操作或对影片个别情节设置不适的执拗而抵制它,可以理解;如果你只是纯粹想看一部战争片,却因为网络传言被绑架而拒绝观看,那实在可惜。
一部电影,观众可以选择不看;但无论赞它还是骂它,看了才有话语权不是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