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防止沙漠,共护绿水青山手抄报 防沙止漠共护绿水青山

6月17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我国主题为“携手防沙止漠 共护绿水青山”。

荒漠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将防治荒漠化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加以推进。

2017年和2019年,先后向第六届、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致贺信。他在贺信中指出,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荒漠化防治取得显著成效。库布其沙漠治理为国际社会治理环境生态、落实2030年议程提供了中国经验。面向未来,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共筑生态文明之基,携手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保护,为建设美丽清洁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携手防止沙漠,共护绿水青山手抄报 防沙止漠共护绿水青山(1)

△ 4月20日,来到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的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

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防治荒漠化成效显著。2019年,全国共完成造林706.7万公顷、森林抚育773.3万公顷、种草改良草原314.7万公顷、防沙治沙226万公顷、保护修复湿地9.3万公顷,美丽中国建设稳步推进。

携手防止沙漠,共护绿水青山手抄报 防沙止漠共护绿水青山(2)

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

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不懈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动黄河流域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4月,陕西省林业局发布数据,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意味着毛乌素沙地即将退出陕西版图。

携手防止沙漠,共护绿水青山手抄报 防沙止漠共护绿水青山(3)

△榆林毛乌素沙区河流水系固沙林

依托退耕还林等工程,陕西按照“全封、远飞、近造”的工作思路,采取人工、飞播、封育相结合,植治、水治、土治相结合等综合措施,相继开展了“三年植绿大行动”“陕西省全面治理荒沙”“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等治沙造林行动。

组织群众修梯田、修坝地、修水库,植树造林防风沙,引水拉沙造良田,在长达300多公里的沙漠地带,修了10条大型水系,将毛乌素沙漠拦腰截断。走出了既为用水,又为治沙,从水利治沙到综合治理的发展之路。

历史经过一千多年,让绿洲变成了沙漠;共产党领导群众奋斗70年,把沙漠变回了绿洲。从“生命禁区”到“塞上绿洲”的逆转,是榆林人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出的一条因绿而兴的发展道路。

携手防止沙漠,共护绿水青山手抄报 防沙止漠共护绿水青山(4)

携手防止沙漠,共护绿水青山手抄报 防沙止漠共护绿水青山(5)

八步沙,是腾格里沙漠南缘甘肃省古浪县最大的风沙口。上世纪八十年代,风沙从这里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吞噬农田村庄,“秋风吹秕田,春风吹死牛”。

1981年,古浪县6位年逾半百的老人,以联户承包的方式,组建集体林场,向风沙宣战。三十余年来,“六老汉”三代人扎根荒漠,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37.6万亩。

携手防止沙漠,共护绿水青山手抄报 防沙止漠共护绿水青山(6)

△ 2019年8月21日上午,来到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实地了解治沙情况,并与三代治沙人一同挥锹治沙。

2019年8月,来到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听取“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感人事迹。他强调,我们要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就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当作大事来抓,建设美丽中国。当前,生态文明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要继续发扬“六老汉”的当代愚公精神,再接再厉,再立新功,久久为功,让绿色的长城坚不可摧。

携手防止沙漠,共护绿水青山手抄报 防沙止漠共护绿水青山(7)

△ 4月3日,来到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八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身体力行,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携手防止沙漠,共护绿水青山手抄报 防沙止漠共护绿水青山(8)

携手防止沙漠,共护绿水青山手抄报 防沙止漠共护绿水青山(9)

防治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

2019年7月,在致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贺信中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荒漠化防治取得显著成效。库布其沙漠治理为国际社会治理环境生态、落实2030年议程提供了中国经验。

携手防止沙漠,共护绿水青山手抄报 防沙止漠共护绿水青山(10)

△ 内蒙古库布其沙漠穿沙公路绿化

30多年来,库布其综合治理区面积910万亩,占库布其沙漠面积的1/3,创造了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10.2万沙区农牧民受益,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2017年9月6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库布其作为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鄂尔多斯宣言》,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典范。“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成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防治荒漠化模式,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绿色名片”。

携手防止沙漠,共护绿水青山手抄报 防沙止漠共护绿水青山(11)

已越关山,再眺雄峰。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中国防治荒漠化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也必将继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不断跃上新台阶,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更多中国经验。

监制丨王姗姗 张鸥

制片人丨兴来 吴璇

主编丨宁黎黎

编辑丨陆明明 张亚楠

视觉丨陆明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