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狮子园区图鉴(动物园34)

动物园狮子园区图鉴(动物园34)(1)

图为即将与游客见面的小黑猩猩。 本报记者 张晓峰 摄

本报讯 (记者 刘 赟)“五一”前夕,市动物园对多个动物展区补充了动物,与天津动物园合作繁殖的小马来熊“石头”也回到园里。同时,羚羊、黑背胡狼、袋鼠等新生萌宝一齐亮相,动物运动场也热闹起来了,大熊猫馆和科普馆还将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据介绍,孔雀园新引进19只孔雀,并将在孔雀园展出15只河麂,别出新意的展出方式,提升了社群丰容的效果;儿童动物园增加展出了37只兔子,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触摸乖巧可爱的小兔子;鸣禽苑新迎来了40只文鸟,75只虎皮鹦鹉,20只黄桃脸牡丹鹦鹉,20只玄凤鹦鹉,60只珍珠鸟;河马馆从太原动物园新引进了一只雌性小河马,这只小河马是2020年2月9日出生的,圆滚滚的身材,活波可爱。

合作繁殖可以有效地促进野生动物繁殖,保护野生动物。2019年8月4日,市动物园的雌性马来熊与天津动物园的雄性马来熊合作繁殖成功,顺利生下一只雄性小马来熊“石头”。日前,快两岁的“石头”已回到我市动物园,在熊谷参加展出。

随着气温的回升,在兽舍里度过漫漫冬季的动物纷纷来到室外与大家见面。猩猩馆、狐猴馆、珍猴馆、山魈馆的动物上蹦下跳,爬树嬉戏;体型庞大的犀牛在泥坑玩得不亦乐乎;亚洲象和非洲象甩着它们标志性的长鼻子进行沙浴;大嘴巴的河马也在运动场慢慢地踱着方步,小心地窥探着外面的世界。

动物园人工育幼的小黑猩猩,已经结束了它的“尿不湿”生涯,出落得亭亭玉立,它的各项本领也越来越高超。它顽皮懵懂的样子一直以来深受游客的青睐。

在广阔的非洲食草区,到处可以看见母子深情的场面。2只小斑鼻羚、1只小列氏水羚、4只大羚羊宝宝、1只小斑马跟在动物妈妈的身边,玩耍觅食,顽皮的它们经常让动物妈妈操碎了心,在这里尽显动物世界的母爱和温情。

在中型猛兽区,今年动物园繁殖的6只黑背虎狼威风凛凛;在澳洲食草区,有3只袋鼠宝宝出生在这里,生活在妈妈奇特的育儿袋里;在美洲区,分别有一只大羊驼宝宝和一只小羊驼宝宝出生,可爱的模样,萌萌的眼神经常让人爱恋不已;历来“猴丁兴旺”等狐猴馆已经有16只狐猴宝宝顺利繁殖了,今年“五一”节日期间,这些新生萌宝将一齐亮相。

节日期间,动物园科普馆将举办“与动物相约 和自然拥抱”保护野生动物手工作品展。本次展览与广安大街小学合作,运用手工绘画、凳子画、团扇画、纸盘画、剪纸、手工作品等表现形式制作作品百余幅,以此来激发青少年儿童“保护野生动物、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同时,“大熊猫课堂”在大熊猫馆于“五一”期间继续面向游客免费开放。10:00至14:30,全天共8节课。志愿者运用PPT讲解、视频、互动问答、游戏等形式,带领小朋友们一起探究“大熊猫由历史演变而来的过程”“大熊猫一百天的发育过程”“大熊猫真的像看起来那么笨吗?”“大熊猫是六指?”等科普内容。

此外,“五一”期间,小朋友们可以来到科普馆,凭当日门票免费参加“动物课堂”,和志愿者一起争做“关爱灵牛”小卫士。在课堂上一起互动游戏,探索发现“带牛的动物都是牛吗?”“不带牛字的动物就不是牛吗?”“牛科的本土物种都有哪些?”等科普知识。

市动物园工作人员提醒,“五一”期间,动物园的开园时间为早7:00,市民入园前需进行测温、扫健康码,并要佩戴好口罩。

作者:刘 赟

来源: 石家庄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