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多如牛毛(草不黄俗话说129 )

“麻广广”,是“蒙”别人,“蒙圈”是自己“蒙”,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农村俗语多如牛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农村俗语多如牛毛(草不黄俗话说129 )

农村俗语多如牛毛

“麻广广”,是“蒙”别人,“蒙圈”是自己“蒙”。

游重庆,本来打算租辆车的,同行四人都有驾照,轮流开车,不累,走走停停吃吃看看,随心所欲。但欧阳不同意,欧阳挥舞着手臂很激动地说:“知道这是哪儿吗?重庆。知道重庆的路吗?导航都蒙圈。一个外〔地〕人还想开车逛,笑话!”(美丽羊羔《穿过重庆的街道去接你》,《文摘周报》2021年1月7日第13版《旅途》据《北京青年报》)

请看对“蒙圈”的解释:

蒙圈,网络名词,形容对某些事情犯迷糊,蒙头转向,不知所措的精神状态。是一种错误写法,正确写法应该是“懵圈”。

“蒙圈”一词在东北话当中有调侃的意思,原指拉磨的驴不停地围着石磨转而晕头转向的状态,也指被蒙上眼布的驴拉完磨后摘下眼布时仍惯性转圈的状态。

去一个大型商场,找不到方向,可以说我蒙圈了。(360百科)

“蒙圈”,唐聿文《东北方言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未收。

蒙圈:哈尔滨。蒙;胡涂:这一个问题就把他给造蒙圈了。(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综合本13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

看来,确实是东北方言。吾友双城徐建瑛先生说,此词可能跟“拉磨、打场、打麻将”都有关系。可以类比东北近义词“蒙门”,“找不着门儿”。还有个“蒙登”(按北京话也说)。

按:“蒙登”属于“酩酊、懵懂、耄耋、木大、酕醄、茅柴、茅台”系,详“在山居主俗话说:”《茅柴、茅台与酒》。“蒙”,兰州(兰银官话)、川渝(西南官话)等很多地方都说,是脑筋痴钝、胡涂的意思:脑壳发蒙。它跟苏轼嘲笑的广安“黎檬子”之“檬”是一回事,也就是“吂”。

吾故人黎錞,字希声,治《春秋》有家法,欧阳文忠公喜之。然为人质木迟缓,刘贡父戏之为“黎檬子”,以谓指其德,不知果木中真有是也。一日联骑出,闻市人有唱是果鬻之者,大笑,几落马。今吾谪海南,所居有此,霜实累累,然二君皆入鬼录。坐念故友之风味,岂可复见!刘固不泯于世者,黎亦能文守道不苟随者也。(苏轼《黎檬子》)

“黎檬子”,不是大风子科柞木属的“檬子树”,而是柠檬之属者,亦作“黎朦、黎朦子”:

黎朦子,如大梅,复似小橘,味极酸。或云自南蕃来,番禺人多不用酰,专以此物调羹,其酸可知。又以蜜煎盐渍,暴干收食之。(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花木·百子》)

黎檬子,一名宜母子,似橙而小,二三月熟,黄色,味极酸,孕妇肝虚,嗜之,故曰宜母。(清李调元《南越笔记·黎檬子》)

“蒙檬吂瞢懵-慢漫瞒-麻(麻人)迷媒(“媒和”同义复词)”等是一个组系。

如果按照网上的解释,“圈”是“打圈圈”之“圈”;徐先生说的“蒙门”是“找不着门”,二者都是动宾结构。笔者觉得,“蒙闷”可能犹如“蒙汗药”也叫“闷汗药”一样,“门”是“蒙”的韵尾失落的下一级形式,也就是说,“蒙门”是平列式,是联合式;“蒙圈”可能也一样,是“同义复词。”

我们先看“蒙过”一词:

蒙过:<动>蒙蔽人。吴语。浙江宁波。陈训正《甬谚名谓籀记》:“瞢。目不明也。读弱蒙。转上声。俗称蒙蔽人曰蒙过。音或转为瞒”

“蒙人”、“蒙过”,是蒙别人,“蒙圈”是自己胡涂。“蒙”好懂,“过”呢?理解成晋语的“动词后缀”行不行?再看“瞒过”、“过瞒”(或作过谩):

瞒过:〔云〕门曰。适才汝道。诸佛诸祖舌头。一总瞒汝不得。我拈起一盘故胡桃。汝便被我瞒过了也。(《五灯会元续略》卷第一下“麦浪明怀禅师”)

过瞒: 三娘子背着庄院,把嫂嫂过谩,分钗股与了一半。(《刘知远诸宫调·知远走慕家庄沙佗村入舍》)

开花仙藏擫过瞒得你,街道司衙门諕得过谁?(元杜仁杰 《耍孩儿·喻情》套曲)

两员将各自寻门路,整彪躯轮巨毒,虚里着实,实里着虚,厮过瞒各自依法度。(元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

从“瞒过”、“过瞒/过谩”看,“过”绝不是动词后缀。“过谩”之“过”也不大可能是川渝“老汉唱戏——过说”、“老太婆吃腊肉——过扯”之类歇后语之“过”,那是“拿;靠”等意思。

再看 “蒙(薨页)”、“蒙忼”、“蒙官”、“蒙昏”、“蒙惽”:

蒙(薨页):愚昧;胡涂。扬眉扺掌开蒙(薨页),人生嘉会安得恒。(明刘基《赠道士蒋玉壶长歌》)

“(薨页)”,《玉篇·页部》:“《字书》云:‘惛也。’或作(亻薨)。”《广韵·登韵》:“惛迷也。”呼肱切。“蒙(薨页)”为同义复词。

蒙忼:<形>昏昧;胡涂。冀鲁官话。河北新城。1935年《新城县志》:“行动冒昧为蒙忼,即蒙懂,昏昧不明白也。”

“忼”没有“蒙、胡涂”的意思,当是“(亻薨)、慌、恍”之类的字。

蒙官:<名>胡涂虫。西南官话。贵州大方。

蒙昏:初一,颛童不寤,会我蒙昏。测曰:颛童不寤,恐终晦也。一为思始,而当夜,颛童之人,不寤于学,终亦归于蒙昏而已。(《太玄·童》)

向来探幽人,酌罢祛蒙昏。(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以毛公泉献大谏清河公》》)

蒙惛:圣灵虽茂,无以叡蒙惛之心。(南朝宋颜延之《又释何衡阳书》)

或作 “蒙昬”。还有 “瞒哄”、“瞒混”:

瞒哄: 狄希陈在京开当铺,娶两头大……众人相约只要瞒哄素姐 一人。(《醒世姻缘传》第七七回)

到了这刻上,戴黑眼镜的人知道他有意瞒哄,一下子生起气来。(梁斌 《播火记》四六)

瞒混:他这是掩饰耳目,瞒混亲友。(《粉妆楼》第十七回)

“满混”,或解释为“欺瞒蒙混”,实则释为“欺瞒”即可。瞒哄,或解释为“隐瞒欺骗”,也释为“欺骗”即可(瞒哄-满混-媒和)。

“蒙官”不应该是“胡涂官员”的引申。把它们关联起来就是“蒙(薨页) 蒙(亻薨) 蒙忼 蒙哄-蒙官 蒙惛 蒙昏 蒙混 瞒惑 瞒过/过瞒 过谩-蒙过 迷惑 迷糊”,那“蒙圈”不就跟“蒙官”等等位吗?(吴语:“白茅”叫“蒙官”,实是“蒙菅”。蒙茻→蔓→茅)。

如果再加上 “怐瞀”系(草不黄俗话说127:二四 二百五 二五 二五眼 〔二〕)以及川渝的“麻广广”,那很完整了(“麻广广”参“在山居主俗话说15”:《哪有“瓜娃儿”不“哈”的》、“草不黄俗话说82”:《煤矿工人的电筒——“矿灯儿”》)。

“圈”可归入“㤮旷、荒-幻”系,相当于“憨(-m-n)、谖、玄”等词的位置。

憨:《尔雅·释鸟》“鵽鸠,寇雉”郭璞注“为鸟憨急群飞”陆德明释文引《字书》:“愚也。”

“山鷩旱害”李善注引《字书》、《玉篇·心部》:“愚也。”(《文选·潘岳〈射雉赋〉》)

“憨獠”胡三省注:“痴也。”(《资治通鉴·后晋纪六》)呼谈切。

按:《广韵·阚韵》:“憨,果决也。”(《汉语大字典》此义无书证)为憨直,为愚痴义引申。又,《说文·黑部》:“(黑敢),(黑敢)者,忘而息也。”段玉裁注:“今人所用憨字即此字之变也。”《方言》卷十三:“(黑敢),妄也。”

谖:《诗·卫风·淇奥》“不可谖兮”毛传、《尔雅·释训》:“谖,忘也。”况袁切,平元晓。元部。

“蒙过”、“过瞒”之“过”,可以认为与“怴”(《慧琳音义》卷九十五“而怴乎”注引《考声》“愚也”注引《字书》:“戆也。”许月切)、“惑”接近;或系“懖”(《玉篇·心部》:“愚人无知也。”《广韵·末韵》:“愚懖无知。”《集韵·末韵》:“通作聒。”古活切)的纯元音形式。

所以,“蒙圈”跟“瞒混”、“迷糊”没什么两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