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里的分经辨证是什么意思(的含义及经络的实质是什么)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二十八(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经络里的分经辨证是什么意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经络里的分经辨证是什么意思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二十八。(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三陰三陽,不應陰陽,其故何也?”——《黃帝內經•陰陽離合論》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黄帝内经》新一篇的讲解,叫做《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篇名就是《阴阳离合论》。首先我们要介绍一下《阴阳离合论》这个篇名的意思。此处的阴阳不是我们之前讲《阴阳应象大论》里边的阴阳,这一篇重点讲的是经脉,阴经和阳经。(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所以此处的阴阳指的是阴经和阳经,指的是经脉的问题。离就是分开的意思。合就是合并的意思。这一篇主要是讨论阴阳离合之术的问题,黄帝一开始就问∶“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就开始进行一番回答。本篇重点是探讨阴阳离合之术,所以叫做《阴阳离合论》。马莳在《素问注证发微·卷一》里边也对这个篇名进行了解释∶“阴阳者,阴经阳经也,其义论离合之数,故名篇。”离就是分,合就是并,所以阴经、阳经分和合的问题还涉及到对立统一的哲学问题。
古代的医家对阴阳离合之术有不同的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是两种,一种以张景岳为主,他认为阴和阳指的就是阴经和阳经,分开是二,合之为一。张景岳把《黄帝内经》的所有条文,《素问》八十一篇,《灵枢》也是八十一篇,加在一起是一百六十二篇,他把所有的文章去除题目,把里边所有的文字打散,重新排列。所以他把王冰整理的《素问》第六篇的内容放在《类经》当中的《经络类》里边的,所以他注解篇名就在《经络类》里边。他认为∶“分而言之为离,阴阳各有其经也;并而言之为合,表里同归一气也。”与张景岳认识相同的是明代的医家叫吴昆,他们两个人都是明朝人。吴昆在《素问吴注·卷二》里边也是这样解释的,他说∶“此言阴阳,经之阴阳也。阳表阴里谓之离,一阴一阳相偶谓之合。又异者为离,同者为合。”所以吴昆的理解也跟张景岳是一致的。这里边有个字叫做“偶”,偶指两个东西合在一起,这就是古人的一种用词方式。按照传统中医的理论来讲的话,表为阳,里为阴,我们身体的经络也是外侧是阳经,内侧是阴经,这就是有表里之分,也就是有阴阳之分。因此在这块他就认为是一阴一阳的代名词,阴阳离合的指的就是一阴一阳的代名词。
还有一种说法是《素问直解》里边的认识,他说∶“离则有三,合则为一,从三而十百千万,皆离也;三阳归于一阳,三阴归于一阴,皆合也。”这段注解认为离指的是分开的意思,也就是阴经分为三个,阳经也分为三个。分开是三个,合在一起又是一个,所以三阳归于一阳,三阴归于一阴,这就是和。要分开的话,就是一阳分成三阳,一阴分成三阴,那就是离。
这种看法,后代的学者都认为《素问直解》的解释与《黄帝内经》的原文比较吻合。为什么呢?因为《黄帝内经》这篇的原文大多数讲的都是三阴三阳之离合,少阴、太阴、厥阴、太阳、阳明、少阳,这就是三阴和三阳,我们身体的经络也是这样分的,所以这篇我们要是往后读的话会发现有论述“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我们后文就会详细解释,有厥阴,有太阴,有少阴,有阳明,有少阳,有太阳,这里不叫太阳,叫做广明,或者叫做太阳,这就是涉及到经络的问题了。三阴经和三阳经的问题重点论述的是经络。
我们要知道学习中医要是不明白经络的话,叫做开口动手便错。学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学了中医,你不懂的经络的话,无论是评论也好,还是直接开药方,或者直接针灸为患者治疗也好,总而言之都是错误的,这里边就涉及到一个经络问题了。经络问题现代医学做了一个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第一就是研究经络实质,中医学所说的经络到底存不存在,存在的话解剖为什么看不着?用显微镜,用电镜都找不着经络的循行的路线。当然了,现在西方的科学家也通过红外热成像,或者离子通道这种思路来解释经络,但是现在还没有突破性进展,大部分内容还是停留在对于模型的论述,还是一些分布的挖掘上。国外的经络研究还没有完全跟我们国内关于古代记述的,尤其是《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里边所描写的经络循行部位完全吻合的,无论是能量通路也好,还是物质的传导通路也好,没有完全吻合的。血管有血管的路线,淋巴有淋巴的路线,体液有体液的路线,各有各的路线。路径跟中医所描述的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是不一样的,有很大区别。所以关于经络的实质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门和主要的一个研究方向。
中医学关于经络的存在与否,因为时间有限,就不在这里展开论述了。要是一论述的话,我估计在讲上十几节课都讲不完。关于经络的源头问题到底是怎么发现的?在人身上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中医到最后形成了经络学说。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讲的,这个发现的问题,一方面与医疗实践很有关系。另外一方面也不排除有一些古代的医者,用我们现在来讲叫做经络敏感,或者是敏感型的人。他们对于经络的体悟比其他人要深入一些,所以他们在描述一些这个传感的时候,他就描述的就有点类似于传导路线的一个概念。
但是这些都不影响我们用,其实我经常想就是中医学的经典是让我们学会了理论之后来实践的,而不是从理论到理论,那就没有意思,从文字到文字,那我们就得不到实际的益处了,其实古人之所以把他们的经验或者他们的认知用文字记录下来,他不是为了让后人考证文字用的,做学问用的,这只是其中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最重要是从文字里面读出来我们在临床上,在实际应用上,或者在对生命的认知上应该怎么去应用,怎么去解决问题,怎么去思考问题,这一点特别重要。这就是关于经络的一个解释。(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二十八。(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