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260节解读(解读王阳明传习录之三十一)

王阳明传习录260节解读(解读王阳明传习录之三十一)(1)

原文: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①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有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词语解释:

①未发之中:《中庸》首章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译文:

陆澄问:“此心处于宁静的状态时,可以算是‘未发之中’吗?”

阳明先生说:“现在的人存养心,只是让自己的气定住。当他们宁静的时候,也只是气的宁静,不能算是‘未发之中’。”

陆澄又问:“‘未发’就是‘中’,那么宁静不也是求‘中’的功夫吗?”

阳明先生回答说:“只有去人欲、存天理,才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形式上的宁静,不但会渐渐有喜静厌动的弊端,而且中间有许多毛病被掩盖着,终不能去除,遇到事情,依然照旧发作滋长。以遵循天理为主,何尝就不宁静?而以宁静为主,未必能遵循天理。

解读:

探讨一下“未发之中”,先说一下这个“中”字,河南方言,对什么事情表示同意或者赞许,就会说“中”,可以说用的非常传神,这种说法比现在的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更能体现传统汉语的神韵。

“中”是个啥东西?大家不要望文生义,以为“中”就是中间,程颐对“中”的解释是“不偏之谓中”,当然了,程颐还有后面的一句“不易之谓庸”,这是程颐在解释“中庸”这两个字的意思。在这里我要为“中庸”这两个字洗洗冤屈,因为当代的一些人往往把“中庸”这两个字往“平庸”的沟里带,所谓的“中庸之道”仿佛也成了明哲保身,自私自利处世之方的贬义词。

我可以很严肃地说,这样理解是不对的,“中庸”表示自己比窦娥还要冤,通过程颐的解释,我们追本溯源,将“中庸”换成现代话就是“不偏颇不变易”。里只讲“中”字,所以我们只看“不偏颇”,至于“庸”字的“不变易”,后面会讲到。

“不偏颇”这三个字,发挥起来意义很广,我通过举例来说明为何“不偏颇”的“中”字不能理解为“平庸”之意。在李连杰的成名电影《少林寺》中,有这样一个桥段,王仁则的官兵来围剿少林寺,少林众僧碍于佛门主张不杀生的戒律,一忍再忍。后来当老方丈被火烧死后,忍无可忍的僧众终于和王仁则的官兵厮杀起来,少林寺那个二当家的胖和尚在后来的混战中也动手杀死了一个向他袭击的官兵,搀扶他的小和尚说:“师傅,你杀生了!”,胖和尚情绪激动地说:“该杀,该杀!”

问题来了,胖和尚此时算是犯戒了吗?答曰:没有犯戒。戒律中的“不杀生”这三个字,关键是如何理解这个“生”字,从字面意思理解,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称之为生,蚂蚁和蚊子都是生命,更别说五大三粗的人了。之所以说胖和尚没有犯戒,那是因为他杀的不是“生”,各位看到这里可能要蹦起来了,一个活蹦乱跳的人被老和尚干掉了,我非要说他杀掉的不是生命,难道老和尚弄碎的是一个纸人,诸位稍安勿躁,我喝口茶慢慢道来。

理解“生”字,首先要说在佛门看来,什么是“生”,佛门中对“生”的注释中非常有名的一句是“众生平等”,也就是说,“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平等”。所谓平等,是不分高低贵贱,大家都是一样的,当那个官兵举刀向老和尚头顶砍去的那一时刻,他就已经脱离了佛门对“生”的定义,他此时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剥夺另一个生命,而且是出于一种邪恶的目的,这样就已经违背了“平等”的这一定义。因为他此时的举动表明他认为自己的生命是凌驾于老和尚的生命之上的。

当然,在他做这个恶行之前,佛门还没有放弃他,可以称之为“生”,或者说在他举起屠刀的那一刹那,他幡然有悟,放下屠刀,即便不能立地成佛,也是回归到了佛门的“生”的定义范畴内。但是,就在他举刀的这一刹那,他的那颗发恶之心已经让他变成了“魔”,而斩妖除魔是佛门的副业之一,我们熟悉的法海同志就是将降妖伏魔这一佛门副业当作主业来经营,以持仗捧钵作为白娘子克星的形象而出现在《白蛇传》中的。

那么,当老和尚杀死那个正在行凶中的官兵时,不是杀生,只是除魔。也许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老和尚是在杀生,但是从佛门的观点看,他仅仅是在履行佛门众多业务中的一项“除魔”业务,不用这么反应过度。佛门还说过佛祖也有“狮子吼”的时候,并不是呆板的永远那么慈眉善目,这里要尤其注意。

回到“中”字上来,老和尚的除魔,从行动上来说表现的是很激烈了,但是,这种状态依然符合“中”字,举这个例子,是让大家明白,所谓的“中”字并不是毫无原则的活稀泥,关键是要切中事理之肯綮。

现在来理解“未发之中”,“未发”,是指事理没有显现时的状态,是就心体而言,既然“未发”,此时在心体上求的是什么“中”呢?阳明回答的很明确:“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求此心的宁静,只是息心的入门法则,只是固守一个“静”字,还不是功夫的得力处。

“未发之中”是在事件没有真正发生时就下力气,弭祸患于未发。回归到自我心体修养,“事上磨”很难,“未发之中”同样不易。这个实际上已经牵涉到“慎独”这个儒家学说十分重要的概念了,发挥来谈又是一篇大文章,这里不过多枝蔓。

总的来说,“未发之中”讲求的就是在宁静无事之时,能反观自心,将宁静中内心萌发的“不正”念头扼杀于萌芽状态,用中医的理论来讲,这个叫做“治未病”;用兵法的思想来说,是将力量用在战场之外,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这里的“不战”,是因为你在事理没有发见时已经将内心廓清为明镜状态,当然就可以事来能应,可以“不战而胜”了,但并不是真的不战,而是你把战线前移了,在宁静存心之时你已经“战斗”过了,等于美国的“先发制人”,不再等到拉登们把美国的大厦用飞机撞毁,就提前把他们的肉体和精神消灭掉。

“未发之中”正好和上面讲过的“事上磨”相对照来学习,“事上磨”重点落在事理发见处用功,侧重于外用;“未发之中”是于事理没有显现时用功,侧重于内明,这样说,只是为了大家学习的方便,而如果按照阳明先生的本意,外用也好,内明也好,唯一的原则都是遵循天理,所以它们何尝不是一件事呢?

欢迎关注我:

“一生伏拜王阳明、曾国藩,想交一起知行合一、修身养性的朋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