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滔滔女中尧舜(高滔滔一个沦为)
仔细读一读宋史,你会发现:宋朝是一个“阴气”比较重的朝代。
两宋300多年一共有18位皇帝在位,其中有一半曾经历过皇太后(妃)垂帘听政。历代封建王朝比较介意的“后宫干政”现象,在宋代似乎出现得较为频繁。
不过,宋代的士大夫们似乎对太后(妃子)干政的情况没太大意见。除了真宗的皇后刘娥当年稍显过分,被士大夫们背后指责(没几个人敢当面作对)之外,其他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妃)均在史书上赢得了美名。
影视剧中的刘娥
官方史书《宋史》对老赵皇室的后妃们给出了较高评价:
“我大宋三百年,既没有藩王作乱,又没有武媚娘、韦皇后那样的御姐干政,可真是个独一无二的朝代啊!”(宋三百余年,外无汉王氏之患,内无唐武、韦之祸,岂不卓然而可尚哉!)
宋代参与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妃)一共9名,其中7名的摄政时间基本不超过一年。仅有2人例外:
一个是上面提到的刘娥,在宋仁宗朝以皇太后身份摄政长达11年;另一个则是宋英宗皇后高滔滔,在宋哲宗朝以太皇太后身份摄政9年。
对于这两名皇太后,过去史书中的评价呈两极分化状态。大家普遍对刘娥很反感,很多史料有意无意地讽刺她“想当武则天第二”;而对于高滔滔,大家多有称赞,甚至被誉为“女中尧舜”。
这个评价可真是太高了!然而,历史上这么多在权力舞台上起舞的女性,我们很多人对高滔滔其实并不熟悉。
那么,她究竟何德何能,会被一群男性士大夫们高度认可呢?
品行贤惠的国母
刘娥去世前一年,高滔滔出生(1032年),“滔滔”是小名,“高正仪”是她的大名。
高滔滔的出身很好。这一点跟刘娥正好相反。
刘皇后家境贫寒,高滔滔父辈是名将(曾祖父是名将高琼),母亲娘家是功臣门第(开国功臣曹彬的孙女),妥妥的名门望族的千金大小姐。
当年,宋真宗想要立刘娥为皇后时,一堆大臣站出来反对,主要就是因为刘娥家境实在低下,按照王朝礼制是没资格“母仪天下”的。
然而高滔滔却没有这种问题。她自小跟随姨妈曹皇后(仁宗的皇后),在宫中长大,与姨夫宋仁宗和曹皇后的养子赵曙青梅竹马。这俩小孩又刚好同岁,姨父宋仁宗见他们金童玉女挺般配,曾对曹皇后说:“不让这俩孩子结婚就不合适了。”(异日当以婚配)
后来,姨父宋仁宗和姨妈曹皇后的确为两人主持了婚礼。
1063年,赵曙即位为宋朝第五位皇帝,即宋英宗。高滔滔则被立为皇后。
影视剧中的少女高滔滔
高滔滔后来为宋英宗生下四子四女,可谓“功劳甚大”。而且,史料中没有记载宋英宗宠幸或晋封其他嫔妃的行为。对此,学界和民间有两种猜测:
一是宋英宗一向多病,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后宫生活比较乏味;二是高滔滔有可能具备“河东狮吼”的品质,且是个“醋坛子”,导致哲宗沦为“妻管严”,很少(不敢)靠近其他女人。
影视剧中的高滔滔
不管实情如何,反正英宗在位不到4年就病逝了。他与高滔滔的长子赵顼继位,即宋神宗。高滔滔也从皇后变为皇太后。而那一年,她才36岁。
宋神宗
宋神宗即位时才20岁,他受过良好的教育,眼界比较开阔,加上年轻气盛,所以渴望在治国方面有一番作为。因此,他大胆起用王安石,推行变法。变法取得一定成效,但阻力重重,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朝中因支持与反对变法而出现党派争斗。
影视剧中的高滔滔
而此时,神宗的奶奶(非亲生)、亲娘、媳妇三位后宫大佬(太皇太后曹氏、皇太后高滔滔、皇后向氏)显然站在了反对变法的一边,天天轮流“劝说”皇上不要“瞎搞乱政”。
真正了解政治的皇帝,都很清楚自己并不能为所欲为。神宗就是这样。在老中青三个女的影响下,宋神宗压力巨大。
变法的推行者王安石理解皇帝的苦衷,他后来告诉神宗说,后宫反对变法,一定是向经(向皇后之父)、曹佾(曹太后胞弟)在暗中怂恿。
从王安石点名的外戚来看,并没有高滔滔的娘家人,可见高滔滔虽然站在反对变法的政治立场上,但她的私德确实不错。这是她生前死后获得好评的原因之一。
因为在位期间精神压力巨大,原本雄心壮志的宋神宗早早染上疾病,年仅38岁便忧郁而逝。
时年54岁的高滔滔在这关键时刻正式走上了历史的前台。
从幕后走向台前
在宋神宗病情恶化的时候,朝中各派就已经开始研究接班人的问题了。
宋神宗当时还在世的儿子当中,年纪最大的是9岁的皇六子赵煦。
如果赵煦继位,因年纪太小,按惯例必须得由太皇太后摄政,就必须让高滔滔来接这个活。
高太后的人品大家还是很放心的,最起码比刘娥要好。不过,考虑到新法能否继续推行,有些人就对高滔滔摄政感到担心了。
当时众所周知的是,高滔滔对新法有敌意,而时任宰相的蔡确则是新法的支持者,他和变法派担心一旦高滔滔垂帘听政,势必会罢除新法,甚至还会“收拾”他们。
于是,蔡确想起了大宋王朝的另一种皇位继承模式——“兄终弟及”。毕竟,太祖赵匡胤和太宗赵光义兄弟俩就是按这个模式交班的。
当时,宋神宗的两个弟弟——雍王和曹王都是30来岁,年富力强,智商和人品方面也没有大的瑕疵,做皇帝肯定没问题。因此,蔡确联合另一个大臣邢恕,密谋选立其中一人为帝。
与此同时,另一位显然不支持新法的宰相王珪(当时宋朝并非只有一个宰相)在探望病情恶化的神宗时,着急请宋神宗早日立赵煦为皇太子。宋神宗当时已经不能说话,只是点头同意。
此时,皇位争夺已处在关键时刻。这个时候,身为皇太后的高滔滔的态度就很重要了。
赵煦是高滔滔的孙子,雍王和曹王是自己的儿子。关键就看高滔滔怎么选了。
高滔滔
不过,关于高滔滔最初的立场,史书的记载已经模糊不清了。因为有关这场皇位之争的第一手史料《哲宗实录》,后来在宋徽宗朝之后被多次重修,其中难免会受到掌权的各种势力派别的“添油加醋”或“标新立异”。
有的版本说高滔滔一开始想让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当皇帝,但后来受阻挠而没成功;也有版本说高滔滔早就打算让孙子当皇帝,老早就警告自己的其他儿子别有乱七八糟的想法。反正众说纷纭,扑所迷离。
后来的史实是:宋神宗病逝前四天,高滔滔就开始垂帘听政。四天后,神宗驾崩,宰相王珪宣读遗诏,让9岁的赵煦继位,即宋哲宗。
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
史料没有说高滔滔是不是很愿意去垂帘听政,反正当时后宫之中属她辈分最高,按礼制就只能由她摄政。
宋朝第一个摄政太后刘娥,早在其夫宋真宗生病的两三年间就深度参与处理政事。所以等到宋真宗病逝、幼主宋仁宗即位时,刘娥已经积攒了足够的政治经验,很快就进入了熟练操控政局的状态。
相反,高滔滔在开始正式摄政之前,毫无政治经验。
她这个人非常守后宫的“妇道”,以前似乎从来没兴趣参与朝廷政治(也没机会)。最多也就是在儿子宋神宗推行王安石的新法后,表达了一些“不满”。
如今,她已然成为王朝摄政,有能力借助把控小皇帝来左右朝政。所以,面对此时最重大的事情——新法是否继续推行——她必须做出抉择。
高滔滔似乎很有“自知之明”,她知道自己没有从政经验,因此就开启了“十万个为什么”的模式。
高滔滔摄政后,立刻启用一批政坛“老人”,比如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等。这些人都是他丈夫宋英宗在位时的老臣。高滔滔把他们召来,但凡有政事就咨询他们的意见建议,也基本上会采纳他们这派人的措施。
更重要的是,司马光这批人是坚决反对新法的。
司马光
朝野上下也顿时明白了高滔滔的政治倾向。
史料记载,高滔滔摄政后,第一时间派遣太监到洛阳向司马光咨询国家政策。当时,司马光已经隐居洛阳15年,当初他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罢官离朝,如今忽然又受到了朝廷的重视,他自己都有些震惊。
很快,司马光再次入朝拜相,然后把自己的政治盟友吕公著、文彦博等人召回启用。跟当时的尚在朝中的蔡确、章惇等变法派形成对峙,双方势同水火。
司马光等人为了增强己方势力,又推荐了苏辙、朱光庭、王岩叟、刘挚等保守派给高滔滔,来攻击新法。
并且,司马光还建议高滔滔,给当年神宗朝反对新法的官员平反昭雪,官复原职。
政治斗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的人事斗争,哪一方能在政府部门占据大多数要职,就必然会占据斗争优势。显然,反对变法的派系掌控了较多的朝廷官职。
接下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王安石当年推行的新法政策几乎全被废除,大宋国家社会经济政策一夜回到了18年前。
不过,帮助高滔滔战胜新法后,司马光于第二年病逝(1086年),3年后,接过司马光反新法大旗的吕公著也去世了。这两位老臣去世时,高滔滔都痛苦不已,伤心欲绝。
然而,与其说高滔滔任用司马光等人废除新法,不如说是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利用高滔滔的权威而废除了新法。
在司马光死后,保守派内部逐渐分裂为三派,即后世所称的“蜀洛朔党争”。而高滔滔对这些党派并没有施展任何控制力,只是任其党争环境恶化下去,最后掏空了国家的精气神儿。
沦为政治工具人
尽管高滔滔摄政期间新法被废除,党政又不断,显得她缺少政治手腕和治国眼光。但在私下里,高滔滔确实是一位品德不错的后宫之主。
她不贪图享受,不贪恋权力,自己生活得很自律,对自己的外戚娘家人也很严苛,决不徇私情。这样的女人绝对是皇后、太后、太皇太后的绝佳人选。
但很多时候,“个人品德好”与“办事能力强”是不能划等号的。高滔滔虽然德耀大宋,朝野尊崇,但关于如何治国理政,她却是毫无见识的。因此,高滔滔只能被朝中的那些大臣“牵着鼻子走”,而那帮人中的绝大多数,虽然满嘴“仁义道德、苍生社稷”,其实骨子里都是在为自己牟私利。
所以,高滔滔以为这些“能臣名仕”是在帮她治理天下,其实他们只是在利用高滔滔为自己博取虚名或充实腰包。
难怪史书对高滔滔评价甚高,除了她个人品德好之外,最重要的是:这个老太太比较听话,好控制,不得罪人。
那群大老爷们当然会称赞这位高太后。高滔滔的摄政时期还被史书美化为“元祐治世”。但实际上,这段时间恰恰是北宋走向衰败的时期。、
所谓“元祐治世”其实潜藏着三个巨大的问题:
一是经济开始崩坏。宋神宗时期推行的变法内容遭到全盘否定,扭转财政危机、缓和社会矛盾的机会彻底消失。
二是边疆危机更甚。当时朝廷对西夏割土示弱,这极大刺激了西夏人对宋朝的狼子野心。
三是党政祸乱开启。那个时期由于朝廷缺少政治上的主心骨,导致政治派别的斗争越来越激烈,拉开了北宋末年翻来覆去的党争序幕。这也是北宋后来亡国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朝堂之上几乎再也没有人认真考虑如何治理国家,只有相互内斗。
其实,无论变法派还是保守派之中,都有一些人真的是一心为国。可惜,高滔滔却没有能力识人用人。她近乎单纯地信任和依赖反对新法的保守派大臣,而不会辨别其中的优劣。更可叹的是,她的信念中,似乎存在着对新法的极大厌恶,因而“恨屋及屋”,不分青红皂白地打击变法派官员,甚至完全没有节制。
变法派领袖蔡确被贬出朝廷后,曾在地方游历过程中写诗抒发个人情感。不料,保守派抓住机会,曲解诗意,上奏称其诗中影射高太皇太后为武则天,由此制造了“车盖亭诗案”。
更离谱的是,高滔滔让蔡确对指控的内容进行辩解,可人家蔡确有理有据地辩解之后,她又死活不认可,甚至还认为朝中有所谓的“蔡确党人”,并开始进一步扩大打击面,很多无辜官员因此遭殃。
后来高滔滔的做法,就连保守派之中的一些人也看不过去。其中,范纯仁(范仲淹的儿子)劝她说:“太后,您这是文字狱的做法,坑害的是无辜的人啊。”(不可以语言文字之间暧昧不明之过,诛窜大臣)
范纯仁
可惜,高滔滔听不进劝,像个“老糊涂”、“老顽固”一样,制造了北宋开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文字狱案。
然而,想当年,神宗皇帝活着的时候,著名诗人苏轼也曾因为写诗而被污蔑,那个时候,高太后曾在神宗面前为苏轼求情,表现得可谓知礼而开明。但如今,这位老太太已经活成了她“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不仅自己“变坏了”,她还因此拉开了党争报复的序幕,变法派从此与保守派不共戴天,一直斗到了北宋亡国。
皇孙的忌恨与复仇
高滔滔一共摄政9年。这9年里,时任皇帝宋哲宗赵煦从一个9岁的小孩,成长为一个19岁的青年。
按照古代礼法,哲宗早就是个成年人了,孩子都该满地乱跑了。
然而,当时的军国大事仍然由高太皇太后和几位大臣拍板,皇帝的存在感近乎为0。
9年里,朝中大臣潜意识里都习惯了“皇帝还小”的说辞,因而凡事仍以太皇太后马首是瞻。
宋哲宗
史料记载,在当时的朝堂之上,皇帝的御座与太皇太后的座位左右相对。根据礼数,大臣汇报工作的时候,应该面对皇帝才对。然而,那时候的大臣们都反过来,面对太皇太后,背对宋哲宗。这给青春期的皇帝留下了并不美好的回忆。
宋哲宗后来亲政后,曾感慨地回忆当年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场景,说自己个子小,只能看见朝臣的屁股和腰部。几乎天天如此。
有时候,高滔滔也会很讲究地问宋哲宗:“皇上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军国大事您就没什么意见吗?”
青春期的宋哲宗很干脆地回答:“您老都拍过板儿了,我还有啥可说的?”
那时的宋哲宗在高太后面前看似低调“懂事”,但作为青少年的那种叛逆情绪也不是没有。
据说有一次,高滔滔觉得宋哲宗办公用的桌子太旧了,就没打招呼直接命人把旧桌子抬走换新的。可谁知,宋哲宗很快就派人又把旧桌子搬回来了。
高太后知道后还挺纳闷:“给你换个新办公用品,你还不满意吗?”。
宋哲宗却意味深长地回答说:“这是先帝用过的(我有感情,我喜欢,我不想换!)”
高滔滔心中一惊,这才意识到,年轻皇帝的内心里已经对她有所不满了。可惜,高滔滔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晚了。
宋哲宗对高太后的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与日俱增。只不过,年轻的皇帝还算有理智,在高太后活着的时候,他不会怎么样。
后来,高滔滔病重,自知时日无多。同时,她也预见到了自己死后,哲宗会采取的报复措施。于是嘱咐吕大防、范纯仁等肱骨重臣,让他们多去劝劝皇帝,将来千万不要为了“撒气”而乱了朝纲。
1093年秋,62岁的高滔滔病逝。
彻底亲政后的宋哲宗果然放开了手脚,一通“撒气报复”。
对于高滔滔摄政期间任用的人和制定的政策,他一概罢免否决,通通反着来。他把章惇、蔡卞等变法派核心人物重新召回朝堂,把保守派官员几乎全部贬到岭南蛮荒之地。
不久之后,朝廷中就有人“贴合时宜”地站出来指责高滔滔“老奸擅国”。甚至有人劝宋哲宗把这种评价公之于天下,并废了高滔滔生前那些荣耀。
后来向太后和宋哲宗生母朱太妃的苦苦相劝后,宋哲宗才算收手。但是,宋哲宗又打起了司马光的主意,他认为高滔滔“专权”就是“司马老贼”起的头,因此曾打算掘了司马光等已故保守派重臣的墓。当然,最后不少人站出来劝皇帝别这么干,皇帝才罢休。
然而,宋哲宗这口“恶气”终其一生并未根本消除,他在位期间的治国理政方式,更像是对高滔滔摄政期间所产生的一切事物的报复。
大宋天下能好得了吗?
北宋后来在外族的蹂躏中屈辱地灭亡了。
然而,高滔滔的名声却奇迹般地“逆转”了。
南宋的儒家士大夫们,高度赞扬高滔滔是古今第一“有德有才”的女领导,以至于被捧为“女中尧舜”。她摄政那些年,也被捧成“朝廷清明,华夏绥定...我朝之治,元祐为甚,母后之贤,宣仁为最”。
高滔滔自此成为南宋乃至后世封建王朝男性士大夫们心目中完美的“贤内助”。至于武则天、刘娥之流,根本不配与高滔滔相提并论。
为什么会这样呢?
说白了,高滔滔摄政期间虽然也很有权力,但她贵在懂得配合祖宗成法,贵在甘当男性的附庸(国家政策都是听保守派大臣的话,她自己从不瞎搞)。因此,那些儒家的大老爷们怎么会不夸她呢?
历史书写的权力始终是在当权者的手里。后来,那些封建保守派最终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掌权最久的阶层,他们当然要吹捧“容易被控制”的高滔滔。因而,反对新法的高滔滔,成为了历代贤德女主第一人。
工具嘛,好用,当然会得到使用者的夸赞。
(参考自《文治帝国:大宋300年的世运与人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