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令人物黑化前后对比(那么多的耽改剧)

陈情令人物黑化前后对比(那么多的耽改剧)(1)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耽改剧来了一浪又一浪,或昙花一现,或流连数日 ,但结局大都是前浪被后浪拍在沙滩上。在这浪奔浪流中,却有那么一部剧,不仅没有被拍进时光的沙海里湮灭,反而在播出三年后的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在爱着它的人们心里越加熠熠生辉,以致于沉淀为一种现象,一种文化,乃至一种情愫。

他就是《陈情令》。

那他为何能够在众多的耽改剧中脱颖而出,一骑绝尘呢?我想,几个人值得我大写特写。

首先,作者墨香铜臭,高超的写作技法,能够架构这么庞大的涉及两世为人的主体情节,而且脉络清晰,高潮迭起,人物性格鲜明个性化。还有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我们领略仙侠世界风云诡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沐浴着中华古典文化的滋养:给人无限遐想的“云深不知处”;一派明媚水乡的“云梦”;出自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的那个“忘记“,消除机巧之心,甘于淡泊,忘掉世俗,与世无争的不就是蓝湛那个皎皎君子吗?“既无羡鱼志,外物非所迁”,不去羡慕别人,一心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走自己认为对的路,这不是那个心怀大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魏婴吗?鬼笛陈情的名字更是源自大名鼎鼎的屈原的《九章》,“愿陈情以自白兮,得罪过之不意。”直言说出了实话,却没想到因此获罪,这竟然就是魏婴前世的总结……

第二,导演陈家霖。正是陈家霖导演对原著精准独到的理解与挖掘,同时还在兼顾过审,这两个尺度把握得刚刚好。甚至,我认为电视剧版在传情达意含蓄内敛这方面要优于原著,感觉原著的部分内容太过放飞,太过直白,就失掉了一点韵致一点遐思,而这似有若无的似真似幻的全凭观者想象力补白的过程,恰恰是剧版的优势——永远让人共情其中。而陈家霖导演还不无委屈地提醒我们道:“该拍了我可是都拍了”!言外之意,你能看出来多少,看你自己本事了!

还有,陈导同样让人惊艳的文化功底,体现在剧版里的角角落落:山水外景、屋室陈设、人物服化道……都一一运用唯美的镜头准确鲜活地捕捉出来,让每一帧都是一幅画,都可作出一首诗。

下面放出来两幅截图,一幅是藏书阁布景图,一幅是拍摄完成图,大家就可以鲜明地感受到陈导卓越的镜头语言了。

陈情令人物黑化前后对比(那么多的耽改剧)(2)

陈情令人物黑化前后对比(那么多的耽改剧)(3)

我想,这一切也许是源于陈导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镜头里的人物的“爱”吧,只有爱到极致的人,才会呈现这样的精品。

第三。两位主演。高颜值、高投入、高情商、高演技、高真实。我就说最后一个吧。

王一博和肖战在参演《陈情令》时,还基本处于“小透明”状态,但这也许恰恰成就了他们的优势:没有偶像包袱,没有盛名负累,只有单纯的热爱,这样的发乎本心的投入,怎么可能不令人动容动心呢?其实真正让我入“坑”的,最初居然是几则流传出来网上的“花絮”。一则应该是拍摄间隙,肖战王一博蹲在墙角躲太阳,肖战问王一博,如果你来演魏无羡,你会怎么演?我们的蓝湛就洒脱地吹着小风扇,做起了“舔狗”——魏无羡那么难演,我演不了!结果,这个“马屁”拍歪了,因为看来肖战是真心实意地想探讨一下演技,结果肖战直接就怒了,立马丢了小阳伞,生气了!重庆大辣椒的本性暴露无遗。

还有一个,是杨夏领着王一博去见了个人,好像还喝了点酒。结果我们剧里大大咧咧的魏无羡马上又怒了,追着王一博要解释,连杨夏小姐姐出马都不买账,以致于最后逼得王一博说了一句话,没把我笑死:“没有话了,哑巴了!”类似的还有不少,就不赘述了。当时我就在想:我们对同事,虽然明知其做事不妥,但奉行“和气生财”的中庸之道的职场小白们,是宁愿在心里把那该死的同事骂上几遍狗血淋头的,也不会当面就使性子,甩脸子,这几乎是职场生存法则。我们只有对自己家里人的时候,才会卸下所有伪装,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袒露,哪怕是愤怒。

从这里似乎可以侧面证明,至少在那个炽热的夏季,他就是他的蓝湛,他就是他的魏婴。这样的“真情实感”,打动的不仅是他们,也还有我们啊,相信这也是我们至今还念念不忘的本因吧。

陈情令人物黑化前后对比(那么多的耽改剧)(4)

第四。他们在现实世界里活成了剧里面的人物。

这是《陈情令》区别于其他耽改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将剧里面人物的感情延绵到了剧外。

其他耽改剧,剧本杀青了,大家组团出去做几个宣传,光阴就会像一把大刷子,将剧里面所有的爱恨情仇缠绵悱恻统统扫走,穿着西服打着领带的他们,成了客客气气的“前同事”。而台下的我们,原本还沉浸在屏幕中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里,却被现实的灯红酒绿分道扬镳击得粉碎——好吧。我们原本是磕的剧里的张三和李四的,结果你们现在变成了王五和陈六,好吧好吧,那咱拜拜吧——所以,导致这些剧的后劲不足,热乎几天就剩下凉快了。而《陈情令》蓝湛和魏无羡不是这样。

陈情令人物黑化前后对比(那么多的耽改剧)(5)

先不说大家津津乐道的泰见,南见,也不说各种单采双采,也不说什么三抗高音,三改航班,各种撞衣柜——这里面确实有生拉硬拽的成分,但不觉得他们的巧合实在是太多了吗?虽然他们都是优秀的演员,嬉笑怒骂那是分分钟的事,但有些东西你怎么就看不出表演的痕迹呢?如果一定说是,那只能说他们太擅长于表演了。

我相信他们是有深厚的感情的。但至于这种感情是同事啊,还是朋友啊,还是知己呀,则是我最不关心的,因为那是他们个人的私事。而这两个人也像剧中人一样,同样的优秀,有颜值有实力又肯奋斗拼搏立于巅峰的人,太让人难以产生免疫力了。

而且,剧外这两人的经历和剧里又何其相似:227事件,于肖战来说,仿佛就是魏无羡那前世的悲剧的重现;而如今的肖战事业回春,凤凰涅槃,又像极了魏无羡重生的拨开迷雾的快意江湖;王一博刚刚解锁的《理想照耀中国》获得好评一片,马上街舞4又要上马,滑板,摩托,台球一杆清台……如此种种,正应对了蓝湛的人设:闷声干大事,典型的行动派。

陈情令人物黑化前后对比(那么多的耽改剧)(6)

这就使得观众的情感述求不仅没有断点,反而随着时间发酵而越发浓烈:因为《陈情令》代表了人世间一种至真至纯之美,很多人寻觅于现实而不得,就转而寄情于《陈情令》所塑造的情感符号了。《陈情令》的成功,源于天时地利人和,且一个都不能少。无论是作者、导演团队还是演员们,源于自心的“爱”: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爱,对彼此的信任与欣赏,成就了他们自身,更成就了《陈情令》的一骑绝尘,无可复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