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悟非常经典的一段话,这4个字暗藏人生

每日一悟非常经典的一段话,这4个字暗藏人生(1)

中国人只要被人骂说“你这个人没天良”,这个人就会很丢脸,这是很严重的指责。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1800字,深度阅读需5分钟,受益终生|

每日一悟非常经典的一段话,这4个字暗藏人生(2)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

然而时至今日,不少人对于天人合一的理念已不甚了解,犹如云里雾里。

自然就不能很好地遵循它的指导,体会不了它对人生无穷的妙用。

其实,要想悟透天人合一的理念,一定要明白下面这三点。

1

中国人为什么要讲天人合一

严格起来讲,中国人只有一门学问,叫做道学。

但是现在大家一看到道学,就想到道家,其实也是不对的。

难道儒家不讲道吗?法家不讲道吗?诸子百家每一家都讲道。可见,道才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学问。

但是,从汉朝以后,我们就搞错了方向,我们没有按照《易经》的思维往下走。

因为汉朝时,我们开始把道与器分开了。中国人,讲道一定要连带有器,讲求道器合一。

中国人一切都是合一的,因为《易经》告诉我们,阴阳本来就是合一而不能分的。

这样我们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讲天人合一。

中国人所说的天人合一,是指天、地、人,三者合一,不是纯粹的天与人合一。

因为我们知道,天不能单独存在,天单独存在就不会有功效。

现代人不是,一看到天,就只想到天,那地就不见了。

我们有时候到野外郊游,发现以前留下来的石碑上面写两个字——后土,只要一看到“后土”,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就要马上抬头看它上面一定还有两个字——皇天。

没有皇天,怎么会有后土呢?现代人没有这个修养,看到“后土”,就只是看到后土,不会去看“皇天”。

所以,凡是我们讲天的时候,一定包含地在内;我们讲地的时候,一定把天包含在里面。

这就是《易经》合的思想。

2

天人怎么能合一

这是外国朋友经常困惑的问题。他们说:“笑话,天那么高,人怎么能跟它合一?只有你们中国人才做这种梦!”

其实,这是他们不了解。

在看得见的部分,天跟人永远没有办法合一,要达到这个层面的天人合一,那真是做梦,但是在看不见的部分,天人是合一的。

在西方人的思想里面,天跟人没法合一,因为他们所谓的天就是God,God就是上帝,而上帝永远高高在上,主宰人类。

天是上帝,上帝跟人类当中有一条,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叫做双黄线,是不能超越的,人再伟大,永远只是人,不可能是God,God是唯一的、无可取代的。

中国人不是,只要一个人有很了不起的贡献,中国人就说“你真神”。可见,中国人的观念里,人能变神。

天底下只有中国人跟老天爷的关系最友善、最密切。

我们从天那里得到很多哲学,这一点都不迷信,因为我们所谓的天就是自然,而非其他的东西。

而整部《易经》就在告诉我们,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很自然的阴阳变化。

一切事物,不是阴消阳长,就是阳消阴长,如此而已。

3

天人在哪里合一

那么,天人在哪里合一呢?就在我们的心中合一。

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天理跟良心合一,就是说,我们想事情要凭良心。

良心从哪里来?从天理来。

天理在我们心中,不假外求。良心也在我们心中,必须向内求。

天理良心,在我们心中合在一起,天人就在心中合一。

所以,后来我们把“天理良心”这四个字浓缩成两个字,叫“天良”。

中国人只要被人骂说“你这个人没天良”,这个人就会很丢脸,这是很严重的指责。

因为骂一个人没天良,等同于说他完全没有做人的价值。

人存在的价值,就是要有天理良心。

孔子的伟大,在于他提出人跟动物是不同的。

孔孟之道最了不起的,就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人跟动物到底不同在哪里。

很简单,动物只有本能,人还有良心。

伏羲氏也告诉我们,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顺应自然。

八八六十四卦,分成上下两部分。上经从乾坤起到坎离为止,一共三十卦,大多着重于自然现象,用以说明天道。

下经自咸卦开始,到未济卦,一共三十四卦,虽然着重于人文,仍取法自然,说明人道必须配合天道,才能够天人合一,尽人事以听天命。

天人合一,最显著的成效,即在开智慧。

中国人把智慧看的比知识更重要,大家对于开智慧,都抱有高度的向往。

其实,开智慧并不困难,只要凡是合起来想,不分开来看,久而久之,智慧就开了。

从现在开始,凡事先想合,把所有相对的,都合在一起想,很快就会开智慧。

不假外求,也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自己用心去除私念,合起来看,不分开来想,天人合一就在我们心中完成。

总之,中华民族是《易经》的民族,非常重视合的思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人生于天地间,自然也要合,就是天人合一。

大道至简,做到天合一,只要凭良心,循天理,顺应自然,就可以完成。

人人若能按照天人合一的思路去厘清自己的思路,就可以过很愉快的生活——家庭美满和谐,邻居和睦相处,这才是做人最高的价值。

每日一悟非常经典的一段话,这4个字暗藏人生(3)

本文策划:贾欧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