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做过什么官(养士三千的孟尝君)

孟尝君做过什么官(养士三千的孟尝君)(1)

说起“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的孟尝君田文,那可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他养士三千,美名传于天下,就连秦昭王也要请他入秦为相。可问题来了,既然孟尝君田文如此本事了得,那他为何却不能使齐国强大起来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孟尝君的身世说起。

弃婴变太子,孟尝君华丽蜕变

孟尝君虽然后来声名显赫,但他的命运其实也挺悲惨的。首先,他的母亲是父亲田婴的“贱妾”,在子以母贵的时代,庶出的孟尝君在家族中的地位自然好不到哪儿去。其次,是他出生的日子不好——出生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在古人看来,这一天出生的孩子,长大后是妨父母的,也就是儿子长大,就要妨死老爹老妈。因此,当孟尝君刚生下来时,田婴就对他母亲说,赶快把这个孩子扔了。俗话说,儿是娘的连心肉。孟尝君的母亲不忍这样做,偷偷把孟尝君抚养成人。

孟尝君长大后,田婴虽然不得不接受这个儿子,但对他的存在却一直是耿耿于怀,根本就没有重用的打算。然而,孟尝君却并不因为父亲的冷淡而自暴自弃,反而是积极争取机会。当他看到父亲在齐国为相多年,却一直打着自己的小九九时,决定直谏父亲。

这天,他问父亲道:“儿子的儿子,你称作什么?”田婴疑惑地看着儿子回答道:“那是我的孙子。”孟尝君又问:“那孙子的孙子呢?”田婴不屑地看着儿子道:“那是我的玄孙!”“那玄孙之孙呢?”这次田婴被儿子问住了,只得尴尬地说:“我也不知道该叫他什么了。”

孟尝君做过什么官(养士三千的孟尝君)(2)

见父亲被问住了,孟尝君趁热打铁道:“父亲大人在我们齐国为官,已经经历了三代君王,不可谓不是齐国的重臣。可这么多年,齐国的土地不见增加,而你的财富却累及万金。再说了,我听说‘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而你作为齐国的国相,门下却不见一个贤者。现在,你不为国家着想,却一门心思要积攒财富,想留给你不知喊作什么的后人。我心里想着真的不是滋味,特意来向父亲大人谏言。”

孟尝君的一席话让父亲田婴对他另眼相看,主动让他主持家事,接待宾客。孟尝君也尽心尽力办事,一时间田家的宾客渐渐多了起来,孟尝君田文的名声也在诸侯中间传开,大家纷纷劝田婴:“你有这样一个好儿子,为什么不立为太子呢?”就这样,孟尝君完成了从弃婴到太子的华丽蜕变,父亲死后,顺利继承了爵位,为他进入齐国的权力核心奠定了基础。

养士得美名,孟尝君名显诸侯

父亲一死,孟尝君就放开手脚自己大干起来。他沿续父亲健在时自己招徕宾客的传统,凡是有人来投奔,不管他们是其他诸侯国有学问的人,还是逃逸的罪犯,他都盛情款待。更有甚者,甚至连那些能学鸡鸣、狗叫的偷鸡摸狗之辈,他也奉为座上宾。

这些人来了,孟尝君不仅管他们吃喝、给他们置家立业,而且就是他们谁家亲戚朋友有困难,孟尝君都让人偷偷记下来,随后立马派人给送去钱物。就这样,孟尝君好养士的美名传遍天下,天下之士也都一心想来到孟尝君的门下,一时间是“食客数千人”。

孟尝君做过什么官(养士三千的孟尝君)(3)

在一般人看来,孟尝君的号召力如此之强,那他一定是个能经天纬地的栋梁之才,哪个国家得到他,那这个国家就一定会强盛起来。一心想让秦国强大起来的秦昭王也是这样想的,他在听说孟尝君的大名后,就专门派人请孟尝君入秦当秦相。只是后来由于有人向秦昭王进谗言陷害孟尝君,孟尝君才不得不逃回齐国。

回到齐国后,齐国的国君齐泯王越想心中越不是滋味,自己家中的人才自己不用,差点让人家秦国抢了去,真是太丢人了!现在秦国不用孟尝君了,那我就来重用他。于是齐泯王就拜孟尝君为齐相,把国家大事交给他来处理。

按照常理来说,受到齐王重用,善于养士的孟尝君一定会带领众多门客,励精图治,辅佐齐泯王治理好齐国,使齐国不断富强,雄立于诸侯的。可事实却是,孟尝君当政后,君臣相互猜疑,齐国不仅没有强大,反而还闹起了内乱。这又是为什么呢?

风流故事多,孟尝君名不符实

关于孟尝君养士的风流故事有很多,人们在津津乐道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故事表面是在给孟尝君唱赞歌,实际上却是在给我们解释孟尝君不可能带领这些门客使齐国强大起来的原因。

孟尝君入秦后,被秦昭王囚禁,为了脱困,他手下善于狗盗的门客给他偷来了狐白裘,使他得以被秦昭王释放;在函谷关前,那个善于模仿鸡鸣的门客,半夜学鸡叫,使他得以顺利逃过秦军的追杀。这一故事虽然在历史上留下了“鸡鸣狗盗”的典故,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孟尝君所养门客档次太低,尽管其中也有魏子、冯驩这样的能人,但大多数都是些鸡鸣狗盗之辈,这些人干活出些力气还行,但让他们治国理政,他们是难以担此大任的。孟尝君曾劝他的父亲说,“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可最终他自己也没能做到,因此上,孟尝君尽管所养之士众多,但都不可能助力齐国强大。

孟尝君做过什么官(养士三千的孟尝君)(4)

既然孟尝君所养之士中没有大作为者,那为什么孟尝君还要养这么多人呢?原因无外乎两个,一来是以养士来沽名钓誉,让自己赢得爱才、惜才的好名声,以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孟尝君一个弃婴能被立为太子,以及后来齐泯王不得不让他来做齐相,靠的就是养士钓来的好名声。二来是养士多了必然人多势众,可以在非常时期为己所用,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势力。孟尝君在从秦国逃回来的路上,路过赵国,赵国的平原君对他盛情款待。赵国的老百姓听说大名鼎鼎的孟尝君来到了赵国,都想一睹风采,可当他们见到真实的孟尝君时,却很是失望,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孟尝君应该是个高大英俊的英雄人物,但一见面却发现他是个身材矮小的人,很是失望,于是就有赵国的老百姓说了实话——“乃眇小丈夫耳”。这虽是真话、老实话,但却让孟尝君很不受用。

手下门客见他大怒,便决定为主子报仇,“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这真是“有人好办事”呀!这些事虽然发生在赵国,齐王却不可能不知道,虽然他后来不得不让孟尝君坐上齐国国相的宝座,但他心中怎能不猜忌“势力强大”的孟尝君呢?于是,一有人在齐王耳边吹吹风,说孟尝君要造反,齐王就信以为真,立即给予孟尝君免职处理。这样孟尝君虽养士以增加自己的实力当了国相,但君臣相疑,也就注定他不可能在齐国有大的作为。

孟尝君做过什么官(养士三千的孟尝君)(5)

孟尝君“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的记载,虽然给人的感觉好像孟尝君是个大心胸大格局的人,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他一是贪财。当门客魏子把他封地的收入私自借给一位贤者时,孟尝君并没有去问魏子这样做的原因,而是粗暴地“怒而退魏子”,不让人家再替他收租;后来,冯驩为了给孟尝君赢得好名声,便把不能还钱人的券书都烧了,孟尝君得知消息是“怒而使使召驩”,见面就是一顿责备。二是无德。上面提到的“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事件,虽然是孟尝君的手下所为,但没有孟尝君的授意,他们谁敢去干?滥杀无辜的孟尝君绝对不可能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相国。三是自私。孟尝君在秦国差点丧命,逃回来后心中恼恨,决定联合韩、魏攻打秦国来报仇。

可就当大军兵临函谷关时,有人来游说他说,打仗不如和平解决好,让秦国逼着楚国把楚国东部的一块土地划给齐国,这样“齐得东国益强,而薛世世无患矣”。这里所说的“薛”就是孟尝君的封地,听说自己的封地薛将因得到楚国的土地而“世世无患”,孟尝君立即下令停止攻秦,使原本制定好的作战计划功亏一篑。孟尝君像这样为了一己私利而置齐国利益于不顾的例子还有许多。孟尝君这样一个贪财、无德、自私的人又怎能把心思用到齐国的振兴上呢?

孟尝君养士的故事是美好的,但背后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可以这样子说,孟尝君相齐不仅不能使齐国强大,相反由于上述原因,还加速了齐国的衰败。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赵倡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