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的雪散文(贾茂兴散文饺香飘满儿时梦)

额尔古纳的雪散文(贾茂兴散文饺香飘满儿时梦)(1)

饺香飘满儿时梦

作者:贾茂兴

俗话说“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面食,也是中国独有的饮食文化,深受普通百姓的广泛喜爱。在我们陕北地区及晋蒙一带,饺子又叫“扁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日月不好,生活艰苦,一般农户人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饺子,因为吃的次数少之又少,所以吃饺子在当地是一种不同寻常且较为隆重的习俗。记得小时候在家乡吃饺子是有由头的,一定是适逢重大节日或重要时刻才能吃上饺子,留在记忆深处的是春节过年时、考学考试时、出门远行时,即便生活再困难,妈妈也要包上一顿饺子,图的是吉利,为的是喜庆,祈的是顺心,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记忆犹新,倍感温馨,回味无穷。

过年吃饺子。饺子的谐音为“交子”,是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过年吃饺子就是在辞旧迎新之时祈愿来年能够风调雨顺、大吉大利、平安遂顺,加之饺子形似元宝,包饺子就是包进希望、包住福运、包含团圆,因此,除夕初一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喜气洋洋,包饺子成为了流传至今的保留习俗,成为了过团圆年的重要活动,全家总动员,一起过大年。陕北正宗的饺子是羊肉黄萝卜加红葱馅的,记得我家过年的饺子,在除夕下午吃完长豆面后,妈妈就开始着手准备饺子馅了,到了凌晨便早早起床,和面、捏皮、包馅,一气呵成,现在留存在脑海里的依然是妈妈坐在后炕上、煤油灯下包饺子的情景,温暖而亲切。初一的饺子要吃早点、吃饱些,为的是讨个好兆头。

考试吃饺子。饺子的谐音为“骄子”,考试前吃饺子寓意为“收获丰满,成功包圆”,其意是祈盼考生肚子里有货不怕烧,不惧烤,会的全对,不会的蒙对,如愿中榜,金榜题名,寄托了家长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当然这些对于一生不识字的妈妈来说,未必能够理解的那么深,思想的那么透,只是凭着朴素的情感祈祷子女考试能够顺顺利利,因此,每次遇到大一点的考试,虽然日子紧巴,东西稀缺,但妈妈总是想方设法,即便少一些,也要为我包点饺子,吃饺子进考场,壮胆子醒脑子,尤其是煮好饺子后,妈妈还要在门神前、灶台旁念叨几句,大概是说保佑孩子考试顺利之意罢了,常常看的人眼窝发热,自己便暗下决心,发誓要好好学习,现在想想,妈妈的心永远在孩子身上,这话是对的。说来也巧,每次吃过妈妈包的饺子,考试总能顺利些,成绩也会好些,这也许是天遂人愿吧,当然与学习努力是分不开的。

出门吃饺子。俗话说“出门的饺子回家的面”,出门吃饺子寓意是人们在离别时,以饺子相送表达对离别人的尊重,饺子皮相当于汉字“回”的外框,饺子馅相当于汉字“回”的里框,饺子形似“回”字,而且饺子是包起来的,送行饺子含有不舍亲人,希望远行之人能够顺利出行,平安归来,早日团聚之意。记得在家乡上学返校时、后来出门远行时妈妈也一定是要包顿饺子送行的,一直以来从未问过妈妈为什么回回都要包饺子,她也从来不曾提起过,只是默默的次次如此,直到现在才慢慢回想和体悟到,大概就是妈妈每次都把离别与思念剁进馅子里,把祈祷和祝福包进面皮中,把期盼和守望融进饺子里。诚然,人世间母爱如泉,含蓄静默而不张扬,母爱最伟大,“儿行千里母担忧”情真意切,千真万确。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饺子也是很平常的美食了,什么时候想吃就什么时候吃,想吃什么饺子就吃什么饺子,但儿时的饺子最让我想念,它不仅是留在味蕾深处的记忆,更是妈妈和家的味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